一、望天门山的意思
1、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2、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
3、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4、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5、(赏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6、这首诗的声音在哪儿啊我怎么没找着?
7、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8、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9、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
10、《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诗,全文原文如下:
11、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12、原文:碧水东流至此回。
13、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1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5、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
16、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17、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18、《望天门山》写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李白晚年时,曾打算加入李光弼的军队,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但走到当涂一病不起,后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去世。论资排辈,李阳冰算是李白的族叔,既是文学家,也是篆书大家。李白对他信任,将自己平生创作的诗文交付于他,请他代为整理编辑。李阳冰编辑的李白诗文集叫《草堂集》,已经失传。但是李阳冰所写的序保存了下来,这就是《草堂集序》,详细地描述和评价了李白的一生。
19、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0、《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望天门山》古诗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望天门山的意思怎么写
1、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3、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望天门山》原文及解释如下:
5、(赏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6、《望天门山》的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7、《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8、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9、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
10、日边来:日边:天边。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11、《望天门山》赞美天门山的奇美景观,将天门山的景色以动、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的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浩荡奔流,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后又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12、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13、好了同学们听了讲解,下面跟着我一起把这首诗再来复习一下。
14、赏析: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5、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16、(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7、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这一年,李白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江油,乘船一路沿长江向东,途经天门山时,看到景象壮观,不由得大发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1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9、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20、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三、望天门山的意思翻译
1、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咱们再来看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在船上只见天门山离得越来越近,仿佛正迎面向自己走来欢迎李白的到来。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大家想想看,每次坐在车上的时候看到两边的大树好像扑面而来,像是能活动的一样,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平常的物理现象。诗人的用词的精妙,一个“出”字就把山给写活了,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说明诗人的心情怎么样呢?
4、(诗词原文)《望天门山》——唐·李白
5、“孤帆一片日边来”,一般来说,古诗词的“孤帆”意象,重点是表达一种孤独、悲伤的情感。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要去扬州了,李白看着朋友乘孤零零的一艘船随长江水东去了,离别的忧伤浮上心头。再比如:“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远离家乡的游子,看到天际的孤帆,想到自己孑然一身,不由得潸然泪下。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7、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8、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9、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10、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11、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12、古诗《望天门山》的意思为: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13、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14、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