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路难原文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4、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5、(13)首阳蕨:《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6、华亭鹤唳(lì)讵(jù)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7、内容: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8、闲(xián)来(lái)垂(chuí)钓(diào)碧(bì)④溪(xī)上(shànɡ),忽(hū)复(fù)乘(chénɡ)舟(zhōu)梦(mènɡ)日(rì)边(biān)。
9、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10、(7)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浪。”会:当。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过。
11、长(chánɡ)风(fēnɡ)破(pò)浪(lànɡ)会(huì)有(yǒu)时(shí),直(zhí)挂(ɡuà)云(yún)帆(fān)济(jì)沧(cānɡ)海(hǎi)。
12、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
13、这四句显然受到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诗句的影响,但已带有唐人诗的流宕风华。诗从愤懑情绪发端,倾泻而出,很有气势。
14、(18)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这两句还是写陆机和李斯。《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15、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16、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1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19、译:(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小船随水漂去。
20、有耳莫洗颍(yǐng)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jué)。
二、九上语文行路难原文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3、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3)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
6、jīn ān zài
7、(19)秋风忽忆江东行:这句写张翰。《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8、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
9、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姜太公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10、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11、人生的道路艰险,又充满许多岔路,走过了这许多路,现在走到那里了?暗含政治不顺利,抱负难以实现的感慨。
12、译:(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马一般)飞奔。
13、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tuō)驾苦不早。
14、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15、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16、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17、大(dà)道(dào)如(rú)青(qīnɡ)天(tiān),我(wǒ)独(dú)不(bù)得(dé)出(chū)。
18、(16)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19、译:山泉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鸟儿们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20、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三、初三行路难原文
1、四句诗表露出来的激愤感情,大有洪水破堤之势。由于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对诗人行为表现的描写反映出来,不仅使人感受到诗人的情绪,还能看到他被苦闷煎熬的神态,大大加强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正是这种现实与希望在内心中的激烈冲突,使诗人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呼喊,诗进入第三段。先以“行路难,多歧路”把情绪由憧憬拉回现实,准确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欲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3、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6、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7、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8、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9、zhí guà yún fān jì cāng hǎi
10、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11、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12、弹(tán)剑(jiàn)作(zuò)歌(ɡē)奏(zòu)苦(kǔ)声(shēnɡ),曳(yè)裾(jū)王(wánɡ)门(mén)不(bú)称(chèn)情(qínɡ)。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ì)沧海。(1)
14、长(chánɡ)风(fēnɡ)破(pò)浪(lànɡ)会(huì)有(yǒu)时(shí),直(zhí)挂(ɡuà)云(yún)帆(fān)济(jì)沧(cānɡ)海(hǎi)。
15、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16、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háng)雪满山。(一说:雪暗天)
17、诗开头写“金樽美酒”、“玉盘珍馐”,给人一个欢乐的宴会场面。接着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又向读者展现了作者感情波涛的冲击。中间四句,既感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看到了吕尚、伊尹忽然得到重用。“行路难”四个短句,又表现了进退两难和继续追求的心理。后两句,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1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9、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
20、译: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功名利禄;
四、行路难原文拼音版
1、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2、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4)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5、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6、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
7、拔剑四顾",诗人停止了倒酒,扔掉了筷子,拔出了长剑,四处不停地环顾。这些反常的行为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在京城受挫后苦闷抑郁的内心状况。本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雄才大略的诗人能够幸运地亲近皇上,舒展自己才略是件快意人生的事。但现在,诗人却不幸地遭到皇上无情的"变相驱逐",连京华之地都不能逗留了,没有人能体会得到诗人此时的惆怅和失落的情绪。停、投、拔、顾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这种心理状态下的真实情况。
8、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9、行(xínɡ)路(lù)难(nán),归(ɡuī)去(qù)来(lái)!
10、行(xínɡ)路(lù)难(nán)!行(xínɡ)路(lù)难(nán)!多(duō)歧(qí)路(lù),今(jīn)安(ān)在(zài)?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
1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13、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
1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15、(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6、令人纠结的是,诗人不想放弃,他对政治还有所盼望。于是乃有下文。“闲来”二句,暗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相传姜太公曾在磻溪(在今陕西宝鸡东南)垂钓,得遇周文王,后辅佐文王之子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
17、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刘礼担倒等军,驻军在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担倒等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郡太守周亚夫担任将军,驻军在细柳;用来防备匈奴侵略。
18、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19、点击上方关注(诗词天地视频号)
20、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五、行路难原文及翻译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3、译:(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4、淮(huái)阴(yīn)市(shì)井(jǐnɡ)笑(xiào)韩(hán)信(xìn),汉(hàn)朝(cháo)公(ɡōnɡ)卿(qīnɡ)忌(jì)贾(jiǎ)生(shēnɡ)。
5、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jué)。
6、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那不合我心意。
7、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8、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9、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10、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11、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诗中虽因理想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未失去进取的信心,全诗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迅速展开,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12、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13、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
14、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11)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折节:一作“折腰”。
16、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犟、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首诗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写出了诗人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精神。
17、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18、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19、中间的四句是诗的第二段,釆用比兴象征方法,运用多种意象,形象传达出失望与希望的内心矛盾。开头是用现实中的险山恶水,暗示当时自己处境的艰难和政治道路的坎坷。
20、起四句高开低走。“清酒斗十千”,好酒每斗十千钱(即万钱),夸言价格之高。“直”,同“值”。如此盛筵,正好大快朵颐,而诗人却没有胃口,推杯掷筷,拔剑而起,茫然四顾,无所适从。四句有意设置不同寻常的生活情节,耸人听闻,以构成悬念。
六、行路难原文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3、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4、遭遇的则是不断射来的明枪暗剑:“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简直无法再在长安驻足,只好“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了。这不能不使诗人心中充满愤懑之情。
5、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6、玉 盘 珍 馐 值 万 钱。
7、“歧路”就是岔路口。可东可西,可南可北。“在”犹如说止处,这里引申有往意。诗句节奏短促跳跃,他仿佛走到一个歧路上,找不到那四通八达的青天大道,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他徘徊、彷徨,在人生道路上不知所从,这和上面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前呼后应的。
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梦寐以求的是像他们那样受命于贤明君主,作一番大事业。这两位开始并不顺利,但终成了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这给了李白以信心,也使他万分不平。
10、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得遇商汤,辅佐商汤灭夏,建立了商王朝。用此二典,可见诗人自我期许之高。这中间的四句,抑而后扬,诗情复又振起。
11、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1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13、行 路 难 (李白)
14、欲(yù)渡(dù)黄(huánɡ)河(hé)冰(bīnɡ)塞(sè)川(chuān),将(jiānɡ)登(dēnɡ)太(tài)行(hánɡ)雪(xuě)满(mǎn)山(shān)③。
15、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16、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8、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19、与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