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1、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2、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3、•情点词语要注意抓住意象析思想
4、本站书法作品均为王忠敏先生亲笔手稿。
5、对的,头结点中的数值部分一定要给一值,以表示初始值,这个值就定为NULL值,p1和p2结点的数值部分可以赋值,也可以不赋值,因为这不影响操作,如果要用到那就赋值,不用,就可以不赋值。而且,把头结点赋null值,可以用来判断当前指针是否到达了头结点,常用于判断语句中。如:head!=NULL。收起
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7、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8、(参考答案)抓住“露”“月”“泉”“竹”“鸟”等意象来写景。这样描写一方面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意境,一方面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参考答案)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意对即可)
9、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10、汇总收藏:谢友谊老师带你学习普通话100天!
11、将标题和其所要表达的情感连接起来
12、这首五言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他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疏泉穿池,构亭筑屋,与农圃为邻。《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写于这期间。
13、(1)本诗通过描写了露水坠落,寒月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愈远而愈响的泉水声,山上的鸟儿有时偶尔鸣叫一声……"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2分)描绘了一幅孤寂冷清的画面,(1分)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心境。(1分)(2)以动衬静,(1分)用泉水声、鸟儿的鸣叫声反衬了四野的空旷和寂静。(1分)更好地表现诗人内心的寂寞郁悒。(1分)解析:略。
14、(朗诵)友谊好声音读唐诗300首214《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15、(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诗人。
16、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17、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18、倚(yĭ乙):斜靠着。
19、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20、(1)写了寒月初上,泉声泠泠的清幽之景: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2)结合全诗来看,诗人主要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来表达寂寞之景。首先,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幽愁萧索之景正面衬托了诗人寂寞无奈之情;其次,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再侧耳细听,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以动衬静,更深一层衬托诗人的寂寞孤寂之情。总之,“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二、中夜起望西园值日生
1、倚(yĭ):斜靠着。楹(yíng):房屋的柱子。旦:天明、天亮。言:说。
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3、半夜了,四野万籁无声。诗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多么寂静的环境啊!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这里用“闻”,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于是他干脆起床,“开户临西园”。
4、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
5、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6、元和五年(810),这已是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了。以前住无定所居无安室的他,终于在潇水西冉溪畔购得一地,经过疏泉穿池,构亭筑屋,终于与农圃为邻住了下来,还自己经营了菜园,“甘为永州民”。并与一位身份较低的女子结合,生了女儿。而在这期间所写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则叙述了诗人触景生情而引发的一种别样的心境。
7、(再也没有睡意,)“我”斜在房柱上一直到天亮,心中的寂寞还能怎么说呢。
8、本站书法作品均为书法家王忠敏先生亲笔手稿
9、汉江回,派作九龙盘①。
10、了解近十年高考古诗歌鉴赏题有关情感的考查
11、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12、在读诗的过程中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
13、(作者)柳宗元(朝代)唐
14、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15、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6、•依照思路来作答自己不要乱主张
17、学生找出情感词句较快,但表达不够准确
18、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也是教学难点。刘燕莉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知识容量大。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引导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规范答题思路。同时,此课针对性较强。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难到易,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归纳分析能力有所提升。
19、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20、(朗诵)友谊好声音读唐诗300首211《后宫词》
三、
1、明确: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泗阳青少年阅读会名誉主席
3、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4、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5、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6、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物,并称“韩柳”。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7、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8、(作者)柳宗元(朝代)唐
9、虽然明确古诗歌鉴赏考点突破的前提是读懂诗歌,但读懂诗歌其实还需要学生强大的知识储备,例如古文化、古文学常识,古代名流大家的生平事迹,古文言基本字词知识等,不夯实相关的基础知识,要靠简单的技巧读懂诗歌、把握情感还是相当困难的。
10、在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学生很难答准确下片中的愁,可当告诉他们辛弃疾生平经历时,他们刹那间就明白了过来,所以,关注作者是重要的一点。
11、根据学生的集体回答总结:关注题目:诗歌的写作缘由、写作目的、作者感情以及内容分类。
12、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总结法
13、(小题1)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1分)描绘了一幅月下西园凄清寂寞的景象(2分)。(小题2)以动写静,(2分)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音,反衬出夜的寂静,(1)从而衬托出他在谪居中郁悒的情怀,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心情无人理解的寂寞情怀。(2分)解析:略
14、中夜:半夜。值:碰上……的时候。
15、本来挺喜欢他的,不过后来发现有点……额……变态~心理还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家伙的~为了创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灵魂也出卖了,(好象是出卖给死神了)。看到现在对月是同情,这种感情也包括对L的。毕竟牺牲了
16、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17、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18、半夜醒来听到露珠的滴落声,打开门看到了愚溪住宅西边的园地。东边的岭上,清冷的月亮正在升起,那声音是水流冲刷竹根的脆响。泉水从岩石上流下越远越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我斜靠在柱子上等到天亮,寂寞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9、•鉴赏诗情莫要慌调动积累细思量
20、寒月的描写与依然是反衬写法的泠泠水声,营造了幽静与凄清的意境。
四、
1、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爱她(他);但爱一个人的前提,却是一定要喜欢她(他)。喜欢很容易转变为爱,但爱过之后却很难再说喜欢;因为喜欢是宽容的,而爱则是自私的。喜欢是一种轻松而淡然的心态,但爱却太沉重;爱一旦说出口就变成了一种誓言,一种承诺。爱是把双刃剑,如果拔出,一不小心,即伤了别人也了拉自己。被爱所伤的人心中永远都有一道不会愈合的伤口。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你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如果心中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温馨,那就是喜欢;如果其中还有一份隐隐的疼痛,那便是爱祝福你:友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我的答案能帮助你,请给个5星,谢谢。
2、面对这幅空旷寂寞的景象,诗人斜倚着柱子,观看,谛听,一直到天明。诗人“倚楹至旦”的沉思苦闷形象,发人深思。他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想些什么呢?“寂寞将何言”一句,可谓此时无言胜有言。“寂寞”两字透出了心迹,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3、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6、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7、《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反衬写法描写了一幅月夜西园图,营造了空旷凄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被贬永州寄寓谪居僻远之地、情怀无人理解的寂寞心情。
8、诗人此时被贬永州已经是第六个年头。尽管此时诗人已在当地娶妻生女,但作为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来说,仕途的受挫、远离京城而谪居永州这偏僻之地、自身政治抱负与胸臆情怀无人能理解......都是诗人深感“寂寞”的原因。
9、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10、这首诗写于元符二年(1099),时苏轼已六十四岁。据记载,苏轼于绍圣四年丁丑(1097)被贬滴到昌化军(属今海南省),元符元年戊寅移至儋耳谪所。初寄居在一所官屋中,后朝廷听到这个消息,便派人把他赶出来。于是他只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筹建一处住宅,名日桄榔庵。
11、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12、“寂寞”就是此诗的诗眼。
13、通过这个展示,让学生明白——思想感情是常考题!并特别向学生强调2107年高考题看似未考感情,其实所给语句分析到后还是要落在诗歌要表达的感情上。
14、近十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古诗歌鉴赏题例展示
15、(小题1)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描绘出一幅月下西园凄清寂寞的景象。(描述景象2分,概括意境2分。)(小题2)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微细的声音,以动写静,反衬出夜的寂静,从而衬托出他在谪居中郁悒的情怀,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心情无人理解的寂寞情怀。(答出“以动写静”或反衬2分,感情理解准确2分。)解析:略
16、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
17、月的出发点是正义的,因为社会的逼迫及一系列原因渐渐远离了他的出发点,他的下场挺可怜的L么就是个很尽忠职守的人,为了调查及消灭KILLER和DEATHNOTE牺牲了自己不过貌似有些不值。凭他的智商应该能想出更好的方法
18、给出提示,学生较快地根据诗歌中意象的描写把握住了情感
1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这首诗构思精巧,诗人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渊明、韦应物之超脱。
五、
1、请说明“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字的具体内容。
2、(朗诵)友谊好声音读唐诗300首212《悯农》(其一)
3、试分析“犹有归时一段愁”作者愁的内容?
4、“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5、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2)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4分)(1)(4分)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2分,答出4个即可得2分)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2分)(2)(4分)以动(声)衬静。(1分)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反衬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渲染了静谧的气氛(1分)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2分)
6、比较经典的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尤其这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被人认为是经典中的经典。
7、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8、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以动写静,或反衬。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泉和鸟的声响反衬了环境的幽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心境的寂寞。
9、快速找出每首诗表达情感的词句。
10、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11、“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
12、诗的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3、呈现题例,引导学生在做题的同时总结归纳古诗歌情感把握的方法
14、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5、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16、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7、《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六个年头。
18、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19、谢友谊,江苏宿迁泗阳人。朗诵艺术指导,录音师,配音员,影视策划师。他嗓音浑厚,富有磁性,音域宽广,张弛有度。他长期从事广告配音、专题解说、青少年口语培训、普通话基础培训、朗诵艺术培训等工作,其朗诵作品深受听众喜爱。
20、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六、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1、《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吉星高照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欢度春节
2、以动写静,或反衬.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偶尔鸣叫一声.泉和鸟的声响反衬了环境的幽静.突显了诗人被贬谪后心境的寂寞.望采纳
3、(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5、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6、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7、诗人在中夜时分起望西园,寒月下的夜景使诗人触景生情,诗人以动写静的反衬写法,写出山居的凄清、山野的空旷与夜半的寂静,从而抒发出诗人孤苦、寂寞与失落的情怀。
8、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9、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0、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1、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