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成语故事
1、企业、旅游区、美食店等
2、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3、田忌赛马:战国时期,田忌跟齐威王赛马,孙膑给田忌出主意改变马匹的出场顺序取胜。
4、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高超。
5、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沈诸梁的封地叶邑。楚国令尹、司马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6、(近义词)破釜沉舟、背城借济河焚州
7、(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8、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9、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同时,南明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抗清政权先后建立。
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1、拔苗助长
12、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13、一鼓作气: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曹刿论战》里说,打仗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14、奇货可居:战国时期,秦异人年轻的时候曾在赵国都城邯郸做质子处境艰难。吕不韦知道后认为他是“奇货可居”,格外照顾秦异人并把赵姬送给他。奇货可居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15、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6、三国赤壁之战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不然就军法处置。诸葛亮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操水营。曹操令岸上的士兵,拼命向船上射箭,密密麻麻都钉在草人上。诸葛亮回来,把草人上的箭取下数了数,超过十万只。周瑜的奸计没能得逞。
17、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8、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9、(周末看书)永远的费曼8本全pdf
20、孔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孔子二十世孙,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童。除了有4岁让梨的典故外,其10岁的时候巧见李膺也是一件睿智的事情。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在都城洛阳生活。当时的著名文人李膺受欢迎,去李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于是李膺吩咐下人,除了亲戚朋友,其他的人一个个排队等候接见。孔融父子到了李膺家门口,被挡了下来。孔融灵机一动,对下人说:“我们是李君家的亲戚,赶快通传!”李膺见到孔融父子后,并不认识,问说:“我家与你家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一本正经的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是通家(相互来往的朋友),因此我们两家是世交!”在场的人听了都惊奇,叹服这位小神童的睿智。诸葛恪7岁智斗孙权
二、古代成语故事简短
1、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2)相见欢☞诗词赏析☞双双燕
3、历史经典:二十四孝故事
4、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5、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6、(成语故事)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诗人王昌龄官场屡屡失意,触犯了权贵豪门,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而,决心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1645年,清兵挥军南下,至扬州遭到明朝将领史可法的顽强抵抗。但由于寡不敌众,扬州陷落。5月,清兵攻陷南京,弘光政权覆灭。此后20余年,清廷终于完全平定了反抗势力。
8、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在都城洛阳生活。当时的著名文人李膺受欢迎,去李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于是李膺吩咐下人,除了亲戚朋友,其他的人一个个排队等候接见。孔融父子到了李膺家门口,被挡了下来。孔融灵机一动,对下人说:“我们是李君家的亲戚,赶快通传!”李膺见到孔融父子后,并不认识,问说:“我家与你家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一本正经的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是通家(相互来往的朋友),因此我们两家是世交!”在场的人听了都惊奇,叹服这位小神童的睿智。
9、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10、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11、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12、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历史故事。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何为"永结秦晋之好"?为什么说“问鼎中原”?“桃李满天下”又出自什么典故?......以下40个历史典故,你家孩子知道多少?快收藏学习!
13、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4、图穷匕见:战国时期,燕太子丹找荆轲去刺秦王,荆轲带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地图见秦王,后没有刺杀成功。比喻事情发展到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5、中国古代成语故事连环画第二辑:图穷匕见一鸣惊人倒行逆施四面楚歌投笔从戎完璧归赵乘风破浪狡兔三窟出奇制胜有志竟成
1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7、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却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时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8、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19、补天浴日: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20、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三、古代成语故事表演详细剧本
1、这一年的八月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2、➢(2)相见欢☞诗词欣赏☞(醉妆词·你之右我之右)
3、口令是6个字符,本文中已经设置彩蛋了,请细心找找。
4、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5、袁绍于官渡之战败北后,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公元207年,刘备三访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言“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6、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
7、(人物)《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渡陈仓之计。”
8、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中,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唐朝的李密有一首《淮阳感怀》诗,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史。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9、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动乱持续8年,史称“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0、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1、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隐士,叫老莱子,他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好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她就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使父母高兴。
12、读诗、写诗、交友,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13、清兵入关后,为清朝出力大的明朝降将有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等。清廷平定南方后,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东、耿仲明之孙耿精忠镇守福建。
14、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15、(周末看书)电池手册(中英文共5个版本)
16、回复“美文”即可分享经典美文作品;
17、➢(2)相见欢☞诗词欣赏☞三小调
18、释义: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19、讳疾忌医: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见蔡桓公(齐国国君,为与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区别称为蔡桓公,都城为上蔡)。疾病在腠理、肌肤、肠胃、骨髓。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0、“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四、古代成语故事200字左右
1、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2、34、成竹在胸——文与可
3、胯下之辱:秦末时期,韩信早年不发达,喜欢挂宝剑四处闲逛,遇到一个地痞流氓说韩信如果有本事的话就用佩剑刺他,如果不敢就从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为成霸业受辱从胯下钻过。
4、43、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5、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6、一字千金:吕不韦找门客写《吕氏春秋》,并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珍贵。
7、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8、(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9、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10、立木为信:战国时期,商鞅为推行新政,在都城南门立三丈高木头,如果有人把木头从都城南门搬到北门就给十金,人群中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后,商君信守承诺赏赐金子,人们相信商鞅新政。
11、2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
12、30、程门立雪——程颐、杨时
13、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14、“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15、我们的创意不只是设计,
16、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17、中国古代成语故事连环画第十辑:东山再起南柯一梦兵不厌诈家徒四壁削足适履举世瞩目画虎类犬鸟尽弓藏曲突徙薪死里逃生
18、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19、32、梦笔生花——李白
20、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五、古代成语故事及寓意
1、(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秦末,刘邦带领义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攻占咸阳。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他又退守霸上,召集关中一带的领袖开会,宣布废除秦朝的酷刑,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同时与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3、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她称帝以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4、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情谊不减。
5、南柯一梦
6、中国古代成语故事连环画第三辑:墨守成规门庭若市百发百中一诺千金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捷足先登唇亡齿寒退避三舍趾高气扬
7、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8、凿壁偷光: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9、46、画龙点睛——张僧繇
10、唐代僧人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到达天竺那烂陀寺取真经,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共带回600余部经文。
11、(语出)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