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心散文
1、冰心散文奖:是在冰心捐增的稿费基础上设立的,是全国以女性作家命名的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冰心散文奖的奖金是每一个获奖者都是一千元奖金。
2、《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初发于北京的《晨报》。
3、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4、王俊鸣老师在近40余年一线语文教学中,桃李满天下,崔永元就是王老师的得意弟子之一。王老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王老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对语文教学方法及古诗词通解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读者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学习读书的方法,“怎么读好书,怎么读懂书”,从而获得读书的智慧和乐趣。
5、小道上,嚷着笑着地奔走追逐。琉璃世界之中,亭立在小山上的几棵白皮松,衬托着这几个
6、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7、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8、(一段议论抒情,烂漫,骄奢,光艳,概括了眼前春的特色。而“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实际铺垫着后说“遗憾”的原因。)
9、冰心散文奖是中国散文学会的高散文奖项,也是全国专业散文评奖的高奖项。该奖根据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作家冰心先生生前遗愿并捐资于2000年设立的,每两年评选一次。
10、《小橘灯》是作家冰心创作的散文,是其晚期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用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
11、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
12、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13、母亲啊,天稀里哗啦地下着雨,弱小的小鸟躲到它们的巢里;心中有了失落与哀愁,我只能扑向你温暖的怀里。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母亲我赞美你,你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亲我赞美你,你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亲我赞美你,你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亲我赞美你,你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14、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橘灯送“我”这几件平凡的事情;
15、冰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感情的文字表达。冰心往往将自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自然景物的点染表现出来。
16、原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屋上地上厚厚软软地一白无际,几只寒雀在蒙着一层雪片的枯枝上啁啾上下;几个上学的、穿着红色蓝色“棉猴儿”的孩子,手里握着雪球在新扫出来的一条
17、《小橘灯》是作家冰心创作的散文,是其晚期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艰难的生活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坚强的农家少女的形象。作者从小处着手,用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
18、(这句话很有意思。怎么一下子把话题扩大到“天下事”上去了?“如此”是指什么?为什么用一破折号?我理解——以情解文,作者在失望之际或许寻求一点理由自安自慰:这春天太让人失望了——不过,天下事不让人满意者十之八不要太伤心啊。所谓“如此”,他的具体所指就在下面的描写中,这需虚实互解,而破折号也正是用来表示“解释”关系的。)
19、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20、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二、冰心散文《母爱》摘抄
1、《拾穗小札》,冰心作品。196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为冰心解放后到1964年前所作散文作品的汇总。共收录有《走进人民大会堂》、《你不感到自豪吗》等作品51篇。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冰心在国内的所见所闻,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2、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3、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4、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
5、世纪老人冰心先生这篇发表于1921年的散文,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莫名的感动。人们说它委婉地抒写了洋溢在作者心中对生活的爱,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这种说法,但未免太笼统了些。
6、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7、细细品味文字间的那一份感触
8、(即将出版的著作:《唐宋诗词难点解读》《新说》)
9、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风吹草动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10、照着镜子,看着,究竟镜子里的那个人,是不是我。这是一个疑问!在课室里听讲的我,在院子里和同学们走着谈着的我,从早到晚,和世界周旋的我,众人所公认以为是我的。
11、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
12、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13、No.78王俊鸣:冰心散文《一日的春光》评点
14、冰心的散文集有:《闲情》、《超人》、《平绥沿线旅行记》、《关于女人》、《还乡杂记》、《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往事》、《南归》等。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冰心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人性是它的生命力,那富有声音的作品,以及对人性的一种侧面的仔细的洞察,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
15、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精粹。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
16、说法一:冰心、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秦牧、汪曾祺、余光中、余秋雨说法二: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劉亮程一些事情是没有原因的,世界未解之谜一般,只要有人提及,并且熟读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得到别人的赞同,便有了说法。这些都是别人的看法。冰心早期的散文作品张扬“爱的哲学”,大胆抒写个性,擅长营造柔美、空灵的意境。愚见是因为她写作手法自成一派,便成了人们口中的“大家”。
17、《关于女人》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等,福建闽侯人。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散文集《寄小读者》表达作者对小朋友的关心和扶植,对未来充满希望。本书是冰心的一本集子,署名“男士”,属“开明文学新刊”之一种,为“增订本”。
18、同时一改空幻、迷茫的那种忧愁感,而是以一种舒缓、欢快的旋律,向作品中添加了几分清新和美妙之情感。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
19、清夜独坐的我呵!在寂静清明的时候也请莫忘却周旋世界的我!相顾念!相牵引!拉起手来走向前途去!
20、(这一段先写色彩:“浅淡”,“不淫”“不伤”,都是不过分,适合人的欣赏——适度宜人!再写其“秾纤适中”,以“少女”为喻:天真、健美、欢悦、充满生命活力。这两段从气味、颜色、枝叶、精神几方面写足“喜欢”海棠花的缘由。)
三、冰心散文短篇
1、第二点,意象鲜明:形象生动,有色彩。画面清新,有情致,生气勃勃。色彩的调谐中暗示了作者了主观情感。
2、(终于如愿以偿,“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再也没有了“怨恨憎嫌”,照常理,文章就可以收住了。而作者偏又写一笔“遗憾”,没有蛇足之累,而得余音袅袅之妙。从内容上说,它避免了“矫情”之嫌。好了伤疤不忘疼,“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实在把人折磨得够呛,“心想事成”不是人之常情吗?从手法上看,它用小孩子打架做喻,新颖而又充满情趣,其喻点也很鲜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知有这样的一日春光,何必来得如此之晚,让我等得如此之苦。解读比喻,需要的是宾主互解:本体是“主”,喻体是“宾”。)
3、我的童年生活,在许多零碎的文字里,不自觉的已经描写了许多,当曼瑰对我提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觉得有兴味,而欣然执笔。
4、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鲜丽。──一会儿好容易天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5、(抓住情态语:“吞咽”,狼吞虎咽,大快朵颐,用以比拟对春天的观赏,表达了尽情享受的强烈愿望。“今年北平的春天”指明对象,而标题是“一日的春光”:显然矛盾。发现矛盾,就产生究其所以的欲望。)
6、《斯人独憔悴》是冰心在1919年发表的。主要写了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7、烟也有影子,可是太稀薄,没有阴。大晴天,几团浮云会投下几块黑影,但不及有阴,云又过去了。整片的浓云,蒙住了太阳,够点染一大半天的阴,够笼罩整片的地,整片的海,造成漫漫无际的晦霆。不过浓阴不会持久;持久的是漠漠轻阴。好像谁往空撒了一匹轻纱,荡肠在风里,撩拨不开,又捉摸不住,恰似初识愁滋昧的少年心情。愁在哪里?并不能找出个影儿。
8、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9、《樱花赞》为散文。冰心作。描写作者回忆1961年访问日本时的情景,尤以汽车工人为了接送中国作家代表团而特意将罢工时间推迟这一友好举动,更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作者借赞美日本的樱花来赞颂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作品借景抒情,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10、父亲办公的时候,也常常有人带我出去,我的游踪所及,是旗台,炮台,海军码头,火药库,龙王庙。我的谈伴是修理枪炮的工人,看守火药库的残废兵士,水手,军官,他们多半是山东人,和蔼而质朴,他们告诉我以许多海上新奇悲壮的故事。有时也遇见农夫和渔人,谈些山中海上的家常。
11、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意大利的今昔;苏格兰的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