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舌写在书签上的名言
1、静安区教育局、静安团区委、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为升旗手、护旗手及宣讲的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静安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增进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携起手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持续奋斗。
2、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
3、计:空城记/空城计
4、措辞要柔,关系不愁说话要软是首要,措辞表达在其次。语言的艺术博大精深,不想数字那样客观理性,表达要具有弹性。
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6、(辨析)“坦荡如坻”应为“坦荡如砥”。“砥”和“坻”读音均为dǐ。“砥”字从石,是一种石料,可作磨具,能使刀、剪等被磨后光滑锋利。“细石曰砥,粗石曰砺”,“砥”和“砺”都是磨刀石,只是质地不同。所以这两个字可以构成“砥砺”一词。“砥”是质地细腻的磨刀石。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磨刀石是讲究平整的,质地细腻的磨刀石更是如此,所谓“坦荡如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强调的是宽广平坦。“坻”字从土,义为山坡,多用于地名,如天津宝坻。
7、7月1日上午,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静安区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举办“我爱祖国,同唱国歌”——“国旗下成长”静安区青少年学生升国旗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主题活动。
8、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9、(辨析)“得不尝失”应为“得不偿失”。“偿”,繁体字作“償”,形声字,本义是“偿还”。引申指抵值,如“杀人偿命”。由此又引申指“满足”,如“如愿以偿”。“尝”,繁体字写作“嘗”,形声字,从旨尚声。本义是“辨别滋味”,即吃一点试试。“卧薪尝胆”等词语中的“尝”,用的就是本义。“得不偿失”的“偿”指抵值,即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自然应用“偿”而不用“尝”。
10、我们常说中华语言深奥,同一句话不同的措辞说出来,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表达的感情也相差甚远。同一个词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褒可贬。
11、青少年活动中心(南部)
12、(病例)黄昏的观前街上,太阳刚刚西下,行人便已寥若辰星。
13、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让风华初学子认识到阅读这一行为应该要内化为一个人的习惯,它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工具,阅读能帮助我们以更广阔的的眼界,更有效的方式了解世界。
14、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15、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16、当天下午,上海市十届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复旦大学陈光磊教授,久隆模范中学校长朱建平等出席活动并致辞。久隆学子在党支部书记吴玮的领誓下,重温了入团宣誓。
17、果:食不裹腹/食不果腹
18、为学作事,忌求近功。
19、(辨析)“水性扬花”应为“水性杨花”。“杨”和“扬”读音均为yánɡ。“杨”,木字旁,名词,指杨树;“扬”,提手旁,动词,义为举起、升起、风吹使飘、往上抛撒等。“水性杨花”意思是像水一样流动不定,像杨花一样随风飘动,喻女子作风轻浮、朝三暮四。既然是以杨花作比,自然应写成“水性杨花”。
20、第一项活动是衍纸制作和动漫书签制作,当同学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手工模板和工具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随后并选择了各自喜欢的制作工具。不一会儿,同学们就忙得热火朝天。在逸夫职校哥哥姐姐们们的帮助下,同学们都顺利地完成了手工制品,自豪满足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第二项活动是“绘画上海”,同学们尽情地释放想象力,都绘制了别具一格的油画作品。
二、
1、上海——“评价他人的生活”
2、(辨析)“依马可待”应为“倚马可待”。“依”,音yī;“倚”,音yǐ。《说文》中两字互训:在解释“依”字时,说“依,倚也”;在解释“倚”字时,又说“倚,依也”。两个字的本义几无二致,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的。“依”偏向于挨着,间距很小,如“依山傍水”“白日依山尽”;“倚”偏向于靠着,往前为“凭”,往后或往两边则为“倚”,如“倚着东门”“倚着树干”。“倚马可待”说的是晋代的袁虎。桓温领兵北征时,命令袁虎起草公文,袁虎靠着马背,手不停挥地写下了七张纸,而且写得文从字顺。后世便用“倚马千言”“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此处的“倚”是靠着,理应用“倚”。
3、关键在于吃亏之后,曾国藩反思自己的言辞,自此后逐渐养成习惯,说话体贴他人。
4、(辨析)“跌坐”应为“趺坐”。“趺坐”是一种特殊的坐姿,也许一般人不太熟悉的缘故,出版物中常误为“跌坐”。这两个字虽然只差一小撇,但一个摔倒了,一个稳坐着,字义差得很远。“趺”,音fū。形声字,本义为脚背;用作动词时,指左右脚交叉盘坐。这是佛教徒的一种常用坐姿,称为“趺坐”。这样坐着是不可能“跌”的。用作名词,可指石碑的底座,如“石趺”“龟趺”等。“跌”是一个常用字,看字的构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的意义:失足。——失去平衡自然容易摔倒。引申义有坠落、降低、价格下降等,如跌落悬崖、股市暴跌。
5、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鲁迅
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病例)“车子马上就要开了,你还在那儿发什么楞啊!到底走不走?”张大妈冲着女儿说。
9、用树叶子做一个好看的树叶书签。把树叶涂上一个漂亮的颜色。把它夹到书里面。就做成一个漂亮的书签了。
10、(辨析)“滥芋充数”应为“滥竽充数”。“竽”,音yú,一种古乐器,类似于现在的笙,多用竹管制成,故其字为竹字头。“芋”,音yù,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茎富含淀粉,即日常食用的芋头,故其字为草字头。成语“滥竽充数”出于《韩非子》,说的是一位南郭先生,本不擅长吹竽,也装模作样成了宫廷乐队里的演奏员,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南郭先生吹的是“竽”而不是“芋”,芋头是只能食用而不能吹奏的。
11、(辨析)“火坑”应为“火炕”。“炕”,音kànɡ,“火炕”是我国北方农村睡觉时用的土台,下面有孔道,孔道两端连接炉灶与烟囱,烧火后可以取暖。“坑”,音kēnɡ,指洼下去的地方,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坑”旧可通“炕”,但早在宋代时已不通用,“火炕”不能写作“火坑”。南方因没有火炕,常有人因为形似把“火炕”读为“火kēnɡ”,笔下也误为“火坑”。
12、领导们在发言中指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全社会育人的有效路径和有效经验,希望通过“上海六千年”之旅实践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种子。希望学生游有所感、行有所得、学有所获,在知行合一中寻根、育情、问道、铸魂,感受榜样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13、(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14、(辨析)“切蹉”应为“切磋”。“磋”和“蹉”读音均为cuō。“磋”初指加工象牙,其打磨的过程与石头有关,故其字是石字旁。古人同样表示加工,因材质不同而用字不同: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因磨制东西需来回反复,又引申出研究、讨论的义项,《诗经》中便有这样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即反复研讨、商量。“蹉”,义为“失足”,所以是足字旁,又引申为失误。组词成“蹉跎”,意思是时光白白耽误过去,如“蹉跎岁月”。
15、暑假,我准备阅读5本名著和科幻小说,运用彭学军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过好假期。
16、白话释义:学习的功夫,宁下而不高,宁沉而不浮
17、(病例)老年人发生搔痒病,往往以躯干痒,患者有针刺、灼热或虫爬行感。
18、(辨析)“坫污”应为“玷污”。“玷”,音diàn,形旁是“玉”。“玉”在古文字里是一根绳穿着三片玉的象形,因为整齐化以后和“王”字很相像,于是就在旁边加了一个点以示区别。“玷”本义指白玉上面的污点。后引申指使有污点,如玷污人格、玷辱名誉等。土字旁的“坫”,读音也是diàn。原来这是古代在室内放置食物、酒器等的土台子。商业兴起以后,商贾们将所售之物堆在土台子上供人选购,“坫”就成了柜台的初级形态。后来,土字旁演变成了广字头,“坫”俗变成了“店”。商店便是由此而来的。“玷污”和柜台无关,不应用“坫”。
1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2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三、
1、杨:水性扬花/水性杨花
2、给出一段阅读材料,材料内容为,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有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实践等。
3、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4、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病例)同学之间纯洁的感情,却遭到了金钱的坫污,这是不能容忍的。
6、点击“18楼上学堂”,每天知道多一些。
7、本书为线装古籍版,高档宣纸三彩印刷,西泠印社出版社发行。书中附有郑显理老师创作的书法作品近50幅,并附精美国画50余幅,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为成就事业、教育子女、修炼心态、思考人生、馈赠朋友之思想佳礼,以飨读者。
8、(病例)我还记得那幅漫画,几个挖墙角者兴奋地抱着砖头,殊不知一堵高墙正向他们压下来。
9、(病例)臧克家先生曾说,他崇拜鲁迅、郭沫若、茅盾先生。因为在他眼里,他们是万众景仰的革命先进,文坛巨擎。
10、晨:寥若辰星/寥若晨星
11、书签上写的名言名句有:
12、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13、(辨析)“壶奥”应为“壸奥”。这两个字高度形似,仅一横之差。“壶”是一个常用字,茶壶的“壶”,音hú,下部为“业”。“壸”是一个冷僻字,音kǔn,下部为“亚”。“壸”的本义为宫中的小路。初的字形呈现曲曲弯弯的形状。引申可指内宫。“壸闱”即帝王后妃居处,“壸政”指宫中政事。宫中的事自不可外泄,故“壸奥”可形容难以猜透的奥秘。
14、活动当天,学生们分成四组,分别来到不同场景开展体验活动。整个活动分为“母亲之盼”、“人生抉择”、“遗书明志”、“孤军抗争”四个场景。通过和演员们的互动,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段硝烟弥漫、铁血卫国的时代。当演员扮演的谢晋元向战士们传达“死守四行仓库,与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时,生动再现了当年800壮士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的英勇气概。
15、(辨析)“签赏”应为“鉴赏”。“鉴”的繁体字作“鑒”,本是古代一种金属做的盛水盆。在镜子发明前,古人常用这种盆盛水“照镜子”。铜镜发明后,具有同样功能,故也称“鉴”。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其中的“鉴”即镜子。再引申指“照”。如“水清可鉴”“光可鉴人”等。进一步引申指“审察”“仔细看”。如“鉴定”“鉴别”等。还可指使人警戒或引以为教训的事。如“前车之鉴”“引以为鉴”等。鉴赏,即仔细审视或判断(真伪、优缺点等)及欣赏。如“鉴赏字画”“鉴赏古诗词”等。“签”的本义是指“书签”,没有审视或判断的意思。
1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7、(辨析)“巨擎”应为“巨擘”。“擘”,音bò。它在用作动词时,义为分开、剖开,如成语有“擘肌分理”;用作名词时,义为大拇指,所谓“巨擘”,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都和手有关,故其字为手字底。“擎”,音qínɡ,这个字同样和手有关,义为向上托住的意思,故其字也为手字底。两者的区别在于声符不同:“擘”的声符是“辟”,“擎”的声符是“敬”。“擎天柱”就是支撑着天的柱子。“擎”是动词,“巨擎”是说不通的。
18、(病例)没想到沈家的书房,成了朋友们清谈之地,有人提议取名为“挥尘堂”。
19、并非所有的人都以一样的方式对待梦想。
20、突破很容易,难在坚守,很多人坚守不住,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很难重新找回,也走上了歧途。
四、
1、(辨析)“粘度”应为“黏度”。“粘”和“黏”两字长期纠缠不清,和不了解异体字的变化有关。早在1955年12月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黏”曾作为异体字被淘汰;凡是原来用“黏”的地方,一律改用“粘”。但在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黏”字已恢复使用。“粘”和“黏”的分工是:“黏”的读音为nián,形容词,形容能把一种东西附着到另一种东西上去的性质,比如胶水就具有这种特性。“粘”,除用作姓氏时读Nián外,其他地方一律读zhān,动词,指通过黏性物把两种物体结合到一起的行为,如“把邮票粘到信封上”。“黏”和“粘”读音不同,词性不同,词义不同,在“黏”和“粘”两者明确分工以后,继续以“粘”代“黏”,是不符合用字规范的。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说话如水,要软要柔,措辞要恰当,语气要真诚;做事如山,要硬要稳,能力要提升,原则要坚守。
4、使用书签功能可以实现。步骤如下:1选中要替换的内容2点击书签,选择要替换的书签,点确定。这样两步就可以替换书签中的内容了,不需要多余的操作。
5、(辨析)“空城记”应为“空城计”。“计”是会意字,从言从本义指结算,后引申有计划、计谋、策略义。“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马谡失街亭以后,司马懿率军直逼城下,诸葛亮无奈定下空城计。这个“计”是计策、计谋,不是记载、记录,不应用“记”。
6、不能太贪心,否则你什么也抓不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只要什么,就会就回报,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老天赋予任何人以能力,无非希望他成为一个勇敢的人。除了我个体的强大以外,还因为我属于团队!成熟的人不需要辩解,仅仅一个微笑就足够了。始终要记得,别把你的头抬得比帽子还高。总想超越,却发现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没有什么可惜不可惜,仅有此刻有没有努力!留着老客户。这要比增加一个新客户便宜许多倍。
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8、在戏剧中唤醒记忆,在活动中传递真情。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砥砺家国情怀,在爱国奋斗中书写青春,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9、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10、重视基础知识,重视阅读,重视写作方法点拨,重视写作的技巧创新与突破,重视思维训练;常年开设分年级,分层次的班组教学。
11、来源:《常见别字辨析》编辑:秦川
12、(病例)荆轲之所以萁居,显然是想以这样的姿势,表示对秦王的藐视,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
13、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根却不点地。
14、(病例)“深得《金瓶梅》壶奥”,这是脂砚斋在《石头记》第十三回写的一条批语,向为人们论证《红楼梦》与《金瓶梅》之渊源关系时所引用。
15、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