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随便说说的成语
1、语出《庄子·在宥》。形容静下来像死尸,动起来像龙。
2、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对某一事物了解透彻或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
3、从“哀鸿遍野”引出《诗经·鸿雁》,从“瓜田李下”引出曹植的《君子行》,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引出陶渊明和山水田园诗,从“扑朔迷离”引出《木兰诗》……
4、例句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5、语出《庄子·齐物论》。原指实质不变,改换名目让人上当,后比喻反复无常。
6、历史故事里还藏着一堆成语:
7、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8、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9、34处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多含贬义)。
10、任性妄为rènxìnɡwànɡwéi
11、第3集:晋惠公的哥哥逃亡在外,楚成王接济他。楚成王问他以后如果当上国君,如何报答。哥哥说交战时会主动退让,这就是(退避三舍)。
12、辨析成语的不同语素,区分意义
13、(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14、第5集:追随晋文公多年的介子推归隐了,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放火烧山,把他逼死了。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15、比如“后起之秀”这个故事,要突出人物聪明中带着傲慢,是这么画的(左)——
16、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17、例句12: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18、语出《庄子·人间世》。山上的树木因有用而被破伐。比喻人因为有才能而招祸。
19、不情之请:对自己的请求的客气说法。
20、开本选择16开(205mm*270mm),比A4纸小一点,每本110页左右。
二、形容随便说的话
1、“得过且过”的寒号鸟,这么画——
2、例句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语出《庄子·让王》。指房屋破漏,不能遮挡风雨。
4、方法一注意关键字词防范“望文生义”
5、1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知识点齐备,10全大补
7、真是重要的事情说两遍。
8、方法十注意词义差别防范“近似混淆”
9、语出《庄子·人间世》。对于将来的事,不可以期望等待。
10、语出《庄子·逍遥游》。旋风自下而上又急又大,冲向很高很远的地方。
11、例11中“出奇制胜”可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12、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13、比如,“写人和描景”这个大类别下,细分出“容貌”“体态”“仪表”“行为动作”,以及“环境”“声音”“地理”“景色”等小类别。
14、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15、对各朝代顺序和关键事件已经有所了解的孩子,我依然首推这套《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
16、⑥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17、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选A。
18、例8中“鼎力相助”意为大力相助。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19、方法三注意感情色彩防范“褒贬误用”
20、操刀者都是古文功底深厚的儿童文学作家、一线语文教师,他们专业知识过硬,又了解儿童心理,赋予了故事很高的可读性。
三、形容随便说说的成语有哪些
1、蓬荜生辉:谦辞,表示别人到自己家或张挂别人的字画使自己光荣。易误用于别人身上。
2、每个朝代圈出一批成语:
3、从此直接对号入座,学成语再也不用打开百度了。
4、每个成语的相关古文,都配备了全文注释+重点字词注释,这就拿出了做古文启蒙读物的劲头。
5、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信口雌黄。
6、②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7、解析:选CA项,不情之请:客套话,指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B项,姑妄言之:指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句中用于“大家”,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C项,德薄才疏: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使用正确。D项,蓬荜生辉:指由于宾客来到家里,或张挂别人赠送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光荣。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句中用于“你家”,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
8、《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汉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宋史》等史书,《诗经》、《论语》、《墨子》、《孟子》、《周易》、《庄子》、《韩非子》、《世说新语》、《全唐诗话》等典籍,都是这些成语故事的来源。
9、以耳代目: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10、语出《庄子·山木》。指道义之交。
11、语出《庄子·齐物论》。生动得跟活的一样。形容逼真。
12、首先,从一个成语拉出一群人,每个人又引申出一堆成语,这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13、语出《庄子·则阳》。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14、 这个盗窃犯交待犯罪事实时躲躲闪闪,~。
15、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16、①经过三年的监狱生活,这位曾经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独断独行、自作主张的影子消失了。
17、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易误用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8、七嘴八舌:qīzuǐbāshé形容人多口杂。
19、语出《庄子·刻意》。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同外界来往。
20、注意语法功能,防范“搭配不当”
四、随便说说的短语
1、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2、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
3、解释: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4、议论纷纷:yìlùnfēnfēn形容意见不议论很多。
5、解析:选B“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这两个成语都有“东西齐全”的意思;“一应俱全”偏重于东西齐备、不缺,“应有尽有”偏重于该有的都有。文段第一条横线的空白处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介绍“大洋一号”的各种科学实验室,用“应有尽有”比较合适,用“一应俱全”也没有错。
6、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7、第1句,带着朝向右上角的“栗子”登场,是从古今经典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句子;
8、语出《庄子·在宥》。原指文章具有独特的风格,后指行动不受阻碍,单独来去。
9、下面展开说说这套书好在哪儿。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1、无妄之忧wúwànɡzhīyōu
12、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C.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德薄才疏,发言时请在座的各位作个参考,也许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
14、语出《庄子·齐物论》。用一匹马的道理就解释了复杂的道理。比喻剖析一件事物就可以了解其他事物的道理。
15、语出《庄子·秋水》。形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16、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17、但这套书有在“见缝插针”地输出成语。
18、解析:选DA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从语境“在幕后不断地交流磨合”“分享了整个创作的缘起和经过”可知,该成语在句中被误解为“坐下来谈论事情”的意思。望文生义。B项,坐拥百城:比喻藏书极为丰富。从语境“已经成了一个……的王者”来看,句中将“坐拥百城”误解为“拥有一百座城池”的意思。望文生义。C项,心慕手追:心里仰慕,手里模仿。形容对精湛技艺极其欣赏,潜心学习。从语境来看,句中将“心慕手追”的“追”误解为“追赶”的意思。望文生义。D项,勠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致,很齐心。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使用正确。
19、《成语上下五千年》串联成语与历史事件的经典做法是,总能从一个人牵出一大家子人,再扯出一串故事和成语。
20、痴心妄想chīxīnwàngxiǎng
五、形容随便说说的成语句子
1、《成语上下五千年》这套书的核心成语有150个,跟一些核心成语达到200~500个的书相比,不算多。
2、③这次签名售书活动很成功,作家张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读者对这部书过分的溢美之词,是对我的肯定,我会用更多的作品来感谢大家。”
3、在成语精讲上做到10全大补、知识点齐备的“成语一姐”《一读就会用的分类成语故事》,美中不足是没有按历史顺序呈现。对历史了解不深的孩子,阅读这套书时被推着在不同朝代之间横跳。
4、解释: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无妄之灾、
5、语出《庄子·天运》。原指没有一定的规则。现指不因循守旧。
6、例9中“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词中已经包含“不能“的意思了,此处与前面的“不能”重复。
7、文中的“画竹先得成竹于胸中”衍生出“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9、姑妄言之gūwàngyánzhī
10、语出《庄子·大宗师》。互相用唾沫粘湿以活命。比喻在困境中以极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11、语出《庄子·天道》。永久不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