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精选文案71句)

一、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

1、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童年趣事的作品俯拾皆是,每每读来,总让人兴味悠然,别有一番情趣。

2、溪居即事唐代: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稚子弄冰宋代:杨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桑茶坑道中宋代:杨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闲居初夏午睡起宋代:杨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译文: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4、拾花钿:“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5、《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池上》唐代: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7、《池上》——(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8、童年如茶,醇香、浓厚;童年如水,清澈、纯洁;童年如画,美丽、动人……

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0、(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11、译文: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1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13、《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本词中的“举棹、年少”就是和声,均无实际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等。所以,这首词去掉和声,相当于一首七言绝句,加上和声,相当于一组歌词,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

14、《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5、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6、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17、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18、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19、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0、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二、

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作者)范成大(朝代)宋

2、柳阴眠:“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4、从这些天真烂漫的童趣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一幅幅的画卷,使人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多么可爱而又可贵的童趣和童心啊!

5、清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7、扫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溪上青青草有名的当属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无赖我向大家推荐一首唐朝诗人皇甫松的《采莲子》,描写了江南一个采莲的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读来饶有趣味。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 唐 ) 皇甫松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9、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10、译文:看到人就学着咿咿呀呀的说话了,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睡觉。娇娇滴滴的啼哭了一晚上是因为什么事呢?是嫌衣服上少绣了金线花。

1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敕勒歌》(南北)无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塞作》(唐)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12、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释义: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5、远处有人向小孩问路,小孩则只招手不做回应,因为他怕惊到了钓竿之下的鱼儿。这又是一个接地气的自然画面,未加任何修饰,却倍觉鲜活生动、富有逸趣。作者利用行人问路这一画面捕捉,将小孩垂钓的模样和心境轻松展现出来。

16、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里“开轩”二字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忘情在农事上了。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参考资料:百科

17、(作者)杨(朝代)宋

18、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9、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20、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三、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释义: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3、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6、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到,原来胡令能从一个手工业者迈入诗歌创作行列,竟是因为一个荒诞不羁的梦。

7、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出自唐代韦庄的《与小女》

8、《村居》——(作者)高鼎(朝代)清

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1、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一扫五代以来的宫廷靡靡之音,向我们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贪玩的童心,犹如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1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3、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4、一个鲜活可爱的小孩儿就这样展现在作者笔下,作者对其既有表面形象的凝定,也有心灵之境的展示,可谓见其貌更得其神。

15、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

16、诗人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们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故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17、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18、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9、而作者的这一描写也恰好又一次将“小儿”的形象展现得更加到位、具体,体现出人物的纯真无邪和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

20、陂”字本意为山坡,这里指池塘,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有“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这里的“陂”也是池塘。这两句的意思是,池塘的周围长满了春草,池塘里蓄满了春水,远山衔着落日也倒映在闪动着涟漪的池塘里。“草满池塘”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连用两个“满”字,描绘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而一个“寒”字,又透露出现在的天气还不是特别暖和。“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四、

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指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3、恋小车:“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4、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5、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7、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8、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0、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上一篇上一篇:描写人物动作的四字词语(精选文案129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