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现代诗歌鉴赏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精选文案90句)

一、现代诗歌鉴赏

1、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2、桃花血湮没了儿女的碎身,

3、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4、(选自《扬子江诗刊》2016年第1期)

5、欢迎下方留言交流,点赞支持

6、能从一块石头的沉默,读出

7、石匠是社会底层劳动者中的一个群体,诗人车延高眼光向下,聚焦他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世界,拿起手中的笔,从石头里凿出坚硬的诗意,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爱憎情怀。作为积极入世的诗人,车延高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浓郁的人文情怀观照生活,他的作品不仅承载了强烈的个人修炼意识,而且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底层人群的观照渗透出明显的担当意识,呈现出诸多精美的诗歌文本,应该得到读者的尊重。

8、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9、再次:考虑“平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顺口或是通顺。

10、五要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11、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12、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含泪,如“感时花溅泪”;心凉之时美景却又倍受诘问,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13、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逆选题错误项的设题技巧而言。归纳此类题的一般设题技巧,及早发现选项障碍,对于答题是有帮助的。一般说来,此类题设题障碍主要有:曲解字句;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无限拔高;鱼目混珠;故意反说。

14、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15、1920年2月间作

16、接着第二段,苘麻花的影子向他走近、靠近,作者以沁人心脾的笔触,深入地表现“情”,歌颂苘麻。他在诗中写道:“它手捧着缕缕圣洁的丝麻献给了我,献给了妈妈”。在这里,诗人赞美苘麻把圣洁身体的一部分贡献给了人类。

17、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18、六要重视诵读。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19、后:以自己的观点及认知,综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领会及具体章法;逐一点评。

20、“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现代诗歌鉴赏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2、感情不在,责备也不存在。

3、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4、全诗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字字包含了诗人对家乡一花一木的无限热爱,对自然的爱,爱贯穿始终。这就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诗的“意境”。这首诗是美丽的意象和炙热情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的结合、是用虚的手法把实的情感表现淋漓尽致的典范。

5、一棵树的人格力量——冰客《向善而生的树》赏析

6、因为经历过的人生才是美丽的。要想成功,要想有自己的舞台,要想为自己或长或短的生命增添斑斓的色彩,我们就前进吧,和着风伴着雨。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7、鹅黄色绒绒的花朵,含情脉脉,无比芬芳;争先绽放的花蕾,清纯可爱,夺目闪光;还有几颗将要成熟的果实,经过时间的洗礼,黑色的珍珠已经内藏。我沉醉于美的渴望,

8、用心、用情、用力,感动也感伤。

9、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

10、体味诗情,还要善于在诗歌的抒情中寄托情思。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杂的生活现象加以精炼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就需要好好挖掘

11、对于成功,是需要落实的,而在行动的过程中未免有许多风雨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阻碍自己前进的东西才更能丰富你行走的道路。一直向前。一切顺利是不可能的。也是缺乏美感的。

12、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3、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14、A.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一句“啊,我年青的女郎!”喊出了蓄积已久的眷恋祖国的热烈感情。

15、其次:斟酌其用词及句法构成。

16、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17、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体裁,自有一套规律可循。不过我认为,普通的作者,或抒怀,或咏志,起码应该做到立意新,构思巧,感情真,语言流畅自然,朗朗上口!

18、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19、要么读书要么旅行,心灵和身体必须一个在路上。而读诗比读书更能震撼人的心灵,我个人认为诗是书中美的语言的集合,尽管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人读诗了(因为现代人思想越来越复杂了,只有思想简单的人才能读得懂诗的意境),但当代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却不应被人忘记。

20、也许,我太会隐藏自己的悲伤。

三、现代诗歌鉴赏400字

1、后两句,点出来全诗的主题,他感谢梦中的苘麻花,把他带回了故乡;提示人类,多使用麻类制品,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的家园。第三段的三个“带走”,和第一段的三个“带来”呼应巧妙,这是诗人的独具匠心之设计。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3、第一段,作者以“虚”的“影子”引入“实”。诗人在似睡非睡的朦胧中,看到了他儿时熟悉的苘麻花的影子,苘麻给他带来了一阵清风,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春的力量……

4、归根到底,时代呼唤诗歌的担当,诗歌考验诗人的担当。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是诗人。诗人,应当具备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生活,要有浪漫的气质,对一切的美好有强烈的感知和创造。要有长远广裹的目光,高尚的情操和境界,更为重要的是将诗歌当做一种追求一种信仰。信仰,是造就神话的动力。

5、全诗分为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6、鉴于诗歌语言以上的特点,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7、稚嫩的小叶,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模样;宽大、浑厚的心形叶子像颗颗赤诚的心一样坦荡;

8、以凋敝的方式离家出走,

9、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

10、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11、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2、意境。一首诗必须要一个中心思想且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内容要贴近现代实际,立意要高远。

13、遍山野一片“秋烧”春痕,

14、第2小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依据上面对诗歌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拟,但不是这些事物都用于比拟了,A项以偏概全,也不正确。D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亡女紧相联系,是正确的。

15、第一节中的“前世”可以是中华历史上周秦汉唐里任何一个朝代的人物。他可以是百家诸子中的一个,可以是苏武或李白杜甫。在前世,他可以是任何有担当有风骨的一位诗者。他就是“语言的孝子”,他对中华文明礼敬如佛,他像一个佛教徒一样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坚守着传承着中华文明。

16、关注底层观照生活——车延高《石匠》赏析

17、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

18、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9、首先,一首好诗,应该如灿烂的阳光,如清澈的甘泉,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够为读者指引前行的方向。"共鸣",应该是诗歌高的境界。没有读者认可的诗,只能算是梦话,终将一风吹去!这就要求作者,在充分表达诗意的同时,又能做到语言透明晓畅。

20、从寺庙进去,从前世出来,

四、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1、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

2、把握意象,体味诗情

3、抓诗眼。诗眼是诗中富表现力、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4、看不见你的时候,才爱你。

5、“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6、第三层,后面五行,石匠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石匠的劳动是忙碌而艰辛的,石匠的人生是普通而平凡的,他们为别人“刻了很多碑/却来不及刻自己的墓志銘”,来不及为自己留下一点什么;他们默默无闻地告别人世,就连那些曾经陪伴一生的“铁锤和凿子”都累倒了,“靠在墙边/不说话”。这里运用拟人,将工具人格化,以物写人,以物衬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匠平凡的一生。

7、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此刻,我已感到它的脉搏跳动丹心滚烫!屏住呼吸,凝固空气,

9、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其实,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在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10、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11、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12、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显然作者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错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13、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14、我把炙热的心情藏在那里。

15、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16、春风,吹散开多少流亡哀训?

17、是它一生同病相怜的伙伴

18、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19、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20、(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五、现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1、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2、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3、夜郎诗歌投稿交流邮箱1362540172@qq.com

4、青马的这首诗,采用了体“实”用“虚”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苘麻的热爱。全诗共分三段: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

6、B.这首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9、青马的诗作《夜静》,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助于夜静时分,朦胧的睡意中,苘麻花影子出现、消失过程,寄托他对家乡怀念之情,对苘麻的热爱之情。

10、方法:诗眼是诗中富表现力、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技巧:创造性思维,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一项思维活动。诗歌中的创造性思维往往通过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在前人、常人认识的基础上得出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一种性、开拓性,使所描写的形象更具新颖灵活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上一篇上一篇:现代诗集摘抄配图(精选文案132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