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诗歌赏析
1、这一节有两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一是明暗线的设置:明写“我”的感受,暗写“等待者”感受,等待者的感受解释了游子的感受;二是照应的运用:“达达的马蹄”是对第二节“跫音”的照应、“美丽的错误”又是对第一节“莲花的开落”的照应。
2、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3、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4、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
5、第七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诗的末尾与首节回应,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着”改为“飘过”,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
6、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7、第十九辑:车延高/张执浩/刘益善/田禾/荣光启/剑男/黍不语
8、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9、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10、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它文体一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在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受截然不同的描写,就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
11、第五辑:李慎明 / 曹宇翔 / 潞潞 / 王欣
12、李又然送书给狱中艾青的三本外文书名已找到——
13、诗眼是诗中富表现力、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14、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15、长征胜利,遵义会议奠定领导地位,
16、"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
17、慢:舒缓(交代性内容,庄重、悲哀)
18、“这里什么都不能送进来的!”是的,我知道:除了孝敬你们的钱!
19、第十一辑:赵丽宏 / 徐刚 / 桂兴华 / 钱文亮 / 沈世坤
20、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二、现代诗歌摘抄大全
1、诗歌从明天开始,却走向了今天,当后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回到了我的心灵的现实。我真正能够愿望,能够得到的只有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那是只住我一个人的房子。诗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完成了一个循环,空间上走向外面的世界,后回归自己的小世界;时间上从明天走向今天。
2、他们手里的铁锤和凿子寻找坚硬
3、此刻,我已感到它的脉搏跳动丹心滚烫!屏住呼吸,凝固空气,
4、我是在1975年第一次读到的《艾青诗选》,先严寄给我时,附带四个字“兰颂精读”。说起艾青对诗创作的理论贡献,根本上是爱人类、为人民的审美思想和自觉意识。记得在一座谈会上有人问到“诗歌怎样为四化开路”,他当即答:“开路就去开推土机”。他坚持的“诗言志”是“诗人必须说真话”、“诗是清醒剂,不是迷幻药” ⋯⋯以《诗经》《诗学》论,“风雅颂”,“真善美”,艾青的诗是风、是真;那“人鬼神”呢,毫无疑问是人!
5、第四节,写“她”和“我”在这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相遇,相较“我”的恋恋不舍,“她”只是默默的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后“她”“如梦一般的飘过”。
6、艾青本名蒋海澄,莪伽(伽)为艾青之前使用的笔名,其在狱中诗作《ADIEU——送我的R远行》,主题“ADIEU”为法语“别了”“永别”之意(其时,为防监狱检查按古法语译“再见”至今),副题“R”即李又燃的“燃”。李兰颂拜望艾青夫人高瑛2019年艾青:《ADlEU一一送我的R远行》除开无端绪的烦恼,
7、真地,亲爱的小姐,“他咳漱,吐血,病到快死了”,哪里还能读书呢——且假定“还有读书的自由,在牢中”!
8、大陆“后”的诗人之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纯净美好。用生命写诗,是对海子高的评价。北大高才生,25岁去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是语文课本的经典诗歌作品。
9、欢迎下方留言交流,点赞支持
10、是的,2020年,是诗人艾青诞辰110周年,逝世24周年。鉴于此,中国诗歌学会倡议发起获准今后每年的五月,开展中国诗歌艾青月活动;还在其秘书处订阅号上——联络大家“云”上忆艾青,全部共发出二十五辑。我接受邀请,以小视频的方式推出——我事先已向组织者之该学会副秘书长木汀,提供了一个3分21秒和一个4分46秒两个小视频;只隔一天被安排在第六辑的头一个,选用的是短的,恰巧我把这长的用在这文章里。
11、诗:包括古体诗(往往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和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
12、第二节,写树的寥落。秋风萧瑟,黄叶纷纷,能引发人的伤感情绪,所以,“遗落的树叶/是一片片伤心的秋天”。孤独的时候容易伤感,何况又遇万物凋零时。当“树叶落尽/一树的孤独落尽”,那剩下的只有“默默生长”的一圈圈年轮,只有“穿过秋天”的一寸寸时间。年轮是看得见的,那是生命的记录,更是活着的信仰;时间是看不见的,那是季节的轮回,更是岁月的沧桑。时间在一天天流逝,而年轮在一年年增加,秋叶落尽,寥落之树将走进更为严酷的冬天,积蓄着从春天再出发的能量。孤独的沧桑感在此呈现,同时,孤独的坚韧性也深藏其间。
13、诗歌是一种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现代诗则反映了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了“五四”时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新诗和现代人写的旧体诗。阅读大量的现代优秀诗篇,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那么,如何鉴赏现代诗呢?
14、春风,吹散开多少流亡哀训?
15、豪迈的意兴,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6、(1)按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17、《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主旨。从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大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18、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不忍相离,又不得不相离,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与姑娘的相遇,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还是这简直就是写的一场梦?
19、总体风格: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20、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三、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1、充沛的感情,丰富的联想、想像
2、(选自《王统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你,听清否?这钟声——
4、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5、谁的梦还牵含着水软山温?
6、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7、春天是千图万言争鲜的样子
8、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9、〈汉子诗人~2019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廿六日*6时22分于北京〉
10、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2、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13、(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14、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5、(2)按表现形式:分为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民歌
16、二十一辑:潘耀明/方平/王家新/刘功业/蒋登科/季风
17、运用自己的联想、想象抓住诗中的意象,去体会诗歌要表达的内涵和思想情感。
18、专业技巧的弊端。一张纸,写满了字,再来画一幅画,就会有干扰。一张白纸反而好用。诗歌,你学习了专业的写作技巧,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容易陷入”文字陷阱”,影响情感的自然表达,成为“做作”。因为那些技巧很可能会教你“如何让你写的话更像诗”。
19、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20、第一层,前面七行,石匠的性子是厚道实在的。他们了解石头,“能从一块石头的沉默,读出/大山的心思”;他们如石头一样,“习惯了被埋在底层”,总是用“铁锤和凿子寻找坚硬”,去战胜坚硬;他们不畏艰辛,“凿出柱墩、基石、门当、石狮和街石”等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手上茧就是LOGO”,就是他们辛苦一生的见证。这一层,简洁勾画了石匠的劳动和性情,为下文叙写石匠的品格做好扎实的铺垫。
四、诗歌《生命》泰戈尔
1、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2、它消失得那么匆忙。我睁大眼睛,眼前竟是一片迷茫,心里充满哀怨和忧伤……影子模糊了,还会再清晰吗?影子走了,还会再回来吗?倘若没有它的存在,我会感到世界的空旷!影子,你把我带回了故乡,你给人类带来深深的思量…
3、1938年,抗战开始后
4、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5、第十辑:郝林海 / 赵振江 / 梁志宏 / 李满强 / 吴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