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的成语
1、狼餐虎噬——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2、狼吞虎餐——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3、将门虎子,读音jiàng mén hǔ zǐ,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4、(拼音代码):lhxd
5、虎头虎脑——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6、卧虎藏龙、三人成虎、狐假虎威、龙争虎斗、为虎作伥、龙虎风云、龙潭虎穴、狼吞虎咽、虎视眈眈、暴虎冯河、虎头蛇尾、龙腾虎跃、降龙伏虎、生龙活虎、骑虎难下、马马虎虎、与虎谋皮、照猫画虎、虎落平阳、调虎离山、如狼似虎、放虎归山、虎踞龙盘、虎踞龙蟠、如虎添翼、虎口拔牙、虎头虎脑、豺狼虎豹、养虎遗患
7、燕额虎头——同“燕颔虎头”。
8、出处:明·朱有炖《义勇辞金》楔子: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归山。
9、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10、龙驰虎骤——谓群雄逐鹿。
11、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12、狐假虎威(hújiǎhǔwēi)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3、骏波虎浪——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14、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15、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6、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17、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18、引狼拒虎——见“引虎拒狼”。
19、与虎谋皮——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办不到。
20、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二、虎的成语大全100个
1、生龙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或者是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也是祝福语,例句,他工作中努力拼搏,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2、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事无成
3、养虎贻患——同“养虎自遗患”。
4、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5、9) 虎斗龙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6、如虎添翼,拼音是rú hǔ tiān yì,意思是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7、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8、委肉虎蹊——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9、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10、老虎头上搔痒——比喻不自量力。
11、龙行虎变——《易·干》:“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12、鸡的成语:闻鸡起舞、牝鸡司晨、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鸡犬不宁、呆若木鸡、杀鸡取卵、杀鸡儆猴、金鸡独立、鸡飞狗跳、鸡犬相闻、鸡零狗碎、鸡飞蛋打、小肚鸡肠、鸡犬升天、手无缚鸡之力、鸡毛蒜皮、杀鸡吓猴、偷鸡摸狗、杀鸡焉用牛刀、鼠肚鸡肠、范张鸡黍、杀鸡骇猴、土鸡瓦狗、割鸡焉用牛刀、山鸡舞镜、土鸡瓦犬、鸡口牛后、牛鼎烹鸡生肖虎成语:卧虎藏龙、三人成虎、龙争虎斗、狐假虎威、龙虎风云、龙潭虎穴、为虎作伥、虎视眈眈、九关虎豹、苛政猛于虎、龙腾虎跃、暴虎冯河、降龙伏虎、初生牛犊不怕虎、虎头蛇尾、如虎添翼、与虎谋皮、虎踞龙盘、骑虎难下、笑面虎、一虎不河、狼吞虎咽、虎背熊腰、酒虎诗龙、照猫画虎、调虎离山、马马虎虎、虎落平阳、生龙活虎、画虎不成反类犬
13、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14、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15、引虎拒狼——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16、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17、成语:虎头蛇尾(hǔtóushéwěi)
18、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这所大学卧虎藏龙,人才济济。
19、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
20、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三、虎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1、成语:为虎作伥(wèihǔzuòchāng)
2、龙精虎猛——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3、如虎傅翼——好象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4、虎字成语:卧虎藏龙、三人成虎、龙争虎斗、狐假虎威、龙虎风云、龙潭虎穴、为虎作伥、虎视眈眈、九关虎豹、苛政猛于虎。
5、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6、乳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7、潜龙伏虎、龙吟虎啸、龙行虎步、将门虎子、风虎云龙、为虎添翼、画虎类犬、
8、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9、7) 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10、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11、造句:运动场上,~,竞赛进行得紧张激烈。
12、初生之犊不惧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13、龙江虎浪——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14、刺虎持鹬——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15、画虎类狗——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16、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17、纵虎出匣——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18、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19、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20、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四、虎的成语解释
1、10) 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2、一虎不河——《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3、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4、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5、卧虎藏龙、三人成虎、龙争虎斗、狐假虎威、龙虎风云、龙潭虎穴、为虎作伥、
6、龙跄虎卧: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7、虎窟龙潭——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8、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9、虎口脱险,虎口余生,猛虎出山,
10、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11、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12、虎狼之势——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13、鱼鲁帝虎——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14、搜索《虎开头的成语》就找到一个《虎头虎脑》。虎头虎脑(hǔtóuhǔnǎo)——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下面是搜索到的内容。虎开头的成语:虎视眈眈、虎口拔牙、虎落平阳、虎头蛇尾、虎背熊腰、虎头燕额、虎豹九关、虎尾春冰、虎体元斑、虎生而文炳、虎豹之驹、虎变龙蒸、虎口之厄、虎狼之国、虎珀拾芥、虎不食儿、虎略龙韬、虎踞鲸吞、虎狼之穴、虎荡羊群、虎口夺食、虎子狼孙、虎而冠者、虎视鹰扬、虎父无犬子、虎体鹓斑、虎墨沉香、虎啸狼号、虎饱鸱咽、虎头虎脑、虎冠之吏、虎穴得子、虎兕出柙、虎啸风生、虎视耽耽、虎头鼠尾、虎目豕喙、虎狼之心、虎口余生、虎变不测、虎跃龙骧、虎牙桀立、虎党狐侪、虎质羊皮、虎狼之势、虎穴狼巢、虎口残生、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15、(近义词):两虎相争、两败俱伤
16、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17、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八回:又兼陆好善的母亲、妻子帮虎吃食,狐假虎威……
18、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19、(拼音):liǎnghǔxiāngdòu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五、虎的成语吉祥
1、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2、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3、鲸吞虎噬——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明·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他谋多中伤,威权明仗,鲸吞虎噬,谁敢拦挡?”清·徐芳《诺皋广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桥
4、(英文):appearanceofstrength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调虎离山(diàohǔlíshān)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7、割肉饲虎——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8、使龙虎降服驯顺。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龙伏虎的故事。《後汉书·方术传下·徐登》“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李贤注引《抱朴子》:“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又引《异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能以祕呪々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常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9、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10、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11、虎荡羊群——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12、6) 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13、(拼音):hǔtóuhǔnǎo
14、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5、羊落虎口——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16、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危险。
17、畏敌如虎——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18、带虎字的成语:狐假虎威、龙潭虎穴、狼吞虎咽、如虎添翼、马马虎虎、调虎离山、虎踞龙盘、虎视眈眈、龙盘虎踞、降龙伏虎、藏龙卧虎、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谈虎色变、放虎归山、与虎谋皮、为虎作伥、龙争虎斗、骑虎难下、......
19、龙拏虎掷——犹言龙争虎斗。
20、降龙伏虎: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六、虎的成语
1、狼餐虎咽——见“狼餐虎咽”。
2、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3、龙跃虎踞——喻超逸雄奇。
4、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5、4) 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6、麟角虎翅——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7、放虎归山(fànghǔguīshān)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8、雕虎焦原——《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9、九阍虎豹——同“九关虎豹”。
10、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11、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12、造句: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13、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14、2) 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15、虎虎生威,像老虎一样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祝福孩子们身体健康,虎虎生威。
16、卧虎藏龙、龙争虎斗、三人成虎、龙潭虎穴、狐假虎威、虎视眈眈、龙虎风云、为虎作伥、降龙伏虎、苛政猛于虎、龙腾虎跃、暴虎冯河、虎头蛇尾、初生牛犊不怕虎、与虎谋皮、虎踞龙盘、如虎添翼、狼吞虎咽、骑虎难下、虎背熊腰、虎啸风生、生龙活虎、马马虎虎、虎落平阳、照猫画虎、谈虎色变、画虎不成反类犬、虎口拔牙、敲山震虎~~~~~~~~~~~~~~~~~
17、《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18、豕虎传讹——同“豕亥鱼鲁”。
19、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20、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1、聪明的家长早就偷偷关注了,赶紧扫码吧!
2、大贤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3、①《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4、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