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
1、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怀时事。
2、⑶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3、这一句话如果你不仔细地看,或许就会感到很难理解。其实它的意思是,当你身处空旷的平原地带,前方的视线没有遮挡物的时候,你会看到远方的天空和地平线连接成了一片。
4、作为干谒诗,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5、示例二:颔联通过写仰视所见禽鸟来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6、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7、教师节的第二天,我和好友相约一起去希拉穆仁大草原。早上5点半,我们就起来了。匆匆忙忙的,为赶时间,来到校门口打车去万豪酒店集合。一出校门,内蒙的秋晨吹动着些微微的凉风。五分袖子的衬衣里也和表露的那几分的手臂一样感受到丝丝凉意。可总归,不像深秋般的萧瑟和凄凉。
8、一些网友认为:康震教授不但把“天低树”中的“低”读成了“去声”,并且还质疑他到底是否懂得“低”字在古汉语中的用法。
9、对此,我不得不佩服他们强大的想象力。不过很遗憾的是,“渚”字在《新华字典》第12版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指水中间的小块儿陆地”。
10、所以,在阅读或者解读古诗词的时候,千万不要自我设限,用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去限制自己的想象,因为这样只会让自己被困于一个很狭小的空间的里。
11、起句“移舟泊烟渚”,既是点题,又为下文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既点名因为日落黄昏,江上才烟雾茫茫,又写出了由于日暮而增加新的愁思。“野旷”二句,绘出一幅野旷天低、月近的图画。
12、杜甫更是他的晚辈喽,他在诗中写道:“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意思是说,孟浩然一生布衣,只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他的诗写的也许并不多,但是却比史上著名的鲍照和谢灵运还要好。就连到了中唐的白居易,在游襄阳的时候也禁不住怀念孟浩然,说:“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游襄阳怀孟浩然》。“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大意是说,孟浩然的文章秀气结成了气象,真是令人难忘。可见,孟浩然无论在盛唐时代还是在中唐以及以后,都以他这种真性情、真人格和潇洒倜傥的风采感染着第的诗人们。
13、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14、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5、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会有分享,都是免费订阅,请您放心关注。
16、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全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低树下一句:江清月近人。满意的请采纳哦!
17、但是,康震教授却把这句诗解释成了“树反而到天上去了”。那么,他的这种解释,算不算错呢?其实我认为也不算错。
1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9、孟浩然落第后,心情烦闷,写下此诗。
20、“去声”,是指现代汉语的第四声。为此,我专门去看了那一期的节目,康震教授只是把“低”字的音发得有点重,但是并没见有发成了“帝”音,发的还是“一声”。
二、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怎么写
1、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王孟诗评》:读此四句,令人千万言自废(“我家”四句下)。
4、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5、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伤,孟浩然漫游吴越,在暮宿江边时,写下此诗。
6、⑤月近人:谓水清月明,看得分明,因而月亮似与人近。
7、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8、傲骨梅无仰面花这是郑板桥题>的联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抓住梅竹特点,展现人的美好心灵。上联“有低头叶”,指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下联“无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气品格。此连语言朴实,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对仗精工,堪称佳作。
9、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10、没考上进士,到吴越游览解闷,可闷气压心,纵有万水难冲洗,纵有千山难储存,目之所见,耳之所听,无不勾起闷气。
11、我们都知道,盛唐时代,无论是像李白、像王维、像孟浩然,还有高适、岑参,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漫游的经历。这样的漫游一方面是为了遍交天下名士,游览名山大川;一方面也是想将自己的诗文介绍给这些著名的人物,把自己的名声远播天下。孟浩然离开长安之后啊,在吴越一带漫游,他游览了江苏的镇江、浙江的杭州,还有浙江的绍兴。唐玄宗开元18年前后,就来到了浙江的新安江一带。所以呀,为什么今儿个晚上孟浩然住在了建德江畔,就是这个原因。
12、“野旷天低树”的后一句是:
13、划船停泊到云烟蒙蒙的小沙洲,在这日暮时分我不由得又生了愁绪。原野空旷,看去天似乎比树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映照,晃悠悠好像要和我亲近。
14、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15、这时候孟浩然能回家吗?回不了家呀,可能也不太好意思回家。我猜,如果你拿到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相对于一百分来讲,你拿了一半的分数。我想你这个傍晚会在外面转很长时间,一直等到爸爸妈妈都睡觉了,你才回到家里。所以我在想,孟浩然此刻的心情肯定是的复杂,一方面无比的思念家乡、自己的亲人;一方面呢,又不得不在外面漫游上一段时间。
16、更早之前,他还因为把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的名句——“野旷天低树”,解释成“天比树还要低,树反而到天上去了”而受到网友讨伐。
17、任选一联品析其如何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
18、同时,所有爱好古诗词的人,都应该大胆地放飞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心去聆听古诗词。自然也可以把真实的感受写出来,求同存异,让我们彼此得以进行审美上的交流。
19、康震教授作为中文专业的博士生导师,自然不会在“渚”字的理解上犯错误。但是他却在“低”字的解释上,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
20、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三、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2、大家好,我是宋振华老师。
3、孟浩然又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所以他的朋友对他也是有情有义。我们知道,惆怅的情感都来源于对情感的这份执着。李白是特别尊崇孟浩然的,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我太爱这个老头子了,我太爱我们的孟夫子了,为什么呢?他那风流倜傥的风度让我长久地不能忘怀。王维写《哭孟浩然》,诗说:“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哎,再也见不到我们的孟夫子喽,只能看见这襄阳边的汉江水日日向东流啊。
4、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5、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6、(向右滑动关注"高考语文资讯")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8、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9、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10、其实,押不押韵其实也不重要了,反正大家都只是看内容而已。这忽然让我想起了近很红的“作二代”,大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写的诗。
11、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日近黄昏,旅人心中又添愁绪。原野空旷无际,天比远处的树还低,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显得与人更亲近。
12、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14、康震教授对于“野旷天低树”这一句的解释,猛然一听,仿佛和“标准答案”有所不同,但是事实上,他的解释和诗意其实并不相违背。
1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6、诗人在暮色苍茫的秋江之上,举目远望,无限空阔,天空低垂,气氛孤寂;诗人转身俯视,清水沉璧,一轮明月,似解人意,在抚慰着孤独的诗人。这种化静为动的拟任化笔法,使江中侧影人格化,频添生意,于寂寥之中给人以亲切感。
17、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好一幅深秋景象。而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1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20、《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四、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是啥来着
1、低年级的语文课,不会深入地解读它,只是会对一些字词进行注释。近我注意到,有网友在网络上质疑书中的注释有一些问题。
2、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3、如果你闲时,读一读孟浩然诗,体会孟浩然诗中的雅致况味吧!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这首抒写羁旅愁思的小诗,是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此诗不写行人出发,也不写途中,而是着重写舟泊暮宿。寥寥20个字,便刻画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江夜泊图。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孟浩然这首诗,就是感物吟志,自然。
8、这个时候的天(与地平线交接的地方),就会显得比树木的位置还要低。有野外旅行或者户外露营经验的朋友,对此就会深有体会。
9、如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思是“因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徘徊”的“可怜”是指“可爱”的意思等等。
10、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11、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12、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13、出自:《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14、下一句:江清月近人。 意思: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出自:《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诗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翻译:扩展资料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作品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15、《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16、那为什么说“客愁新”呢?为什么非要说“新”字呢?这也很好理解。其实这一路走来啊,我们想孟浩然一直都在发愁,一直都在忧伤,只是到了傍晚的时候,只是到了烟雾缭绕的傍晚的时候,只是到了烟雾缭绕的“江渚”边的傍晚的时候,他的忧伤仿佛更加地浓郁了。大家都有这种体会,白天早晨的时候,我们虽然忧伤,但是可能只有五分忧伤,到了下午的时候可能就是七分忧伤,到了黄昏、晚饭前的时候可能就是八分忧伤。孟浩然此时住宿在建德江畔,估计还没有开始吃晚饭,所以我想他的忧伤有八分。
17、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18、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19、即便干谒,孟浩然也显示出其高洁来,诗前两联,成为描写洞庭湖美的诗篇之显示出孟浩然难得一见的雄健。后面两联,虽然是求人,却也说得得体而无乞求相。
20、说到这儿,我们又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流行歌曲,就是原来王菲唱过的《又见炊烟》,说:“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袅袅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没错,我估计呀,孟浩然此时此刻看到的这个黄昏的夕阳景象也是有诗情画意的,要不然他就不会写出后面这两句了。
五、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是什
1、④“野旷”句:此句意谓原野广阔,(从船上望去)好像远处的天空比树木还低。
2、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3、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车子里放着音乐,草原渐渐进入眼球。枯黄的草尖下有一只棕色的胖老鼠抱着自己的食物,不紧不慢的吃着,看着在它旁边的行动车子,除了那圆溜溜的眼睛有动静外,它的一切是那么泰然祥和,现世安稳。再往远处看,那是一个群,里面有羊,有牛,有马。
5、描写的是浙江省新安江流经建德时的沿水风景。建德江,即是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市的一段江水。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这首诗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
7、③客愁新:即客添新愁。
8、⑸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9、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浑浑不落边际。四惬当,浑若天成。
10、下一句:江清月近人。意思: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出自:《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诗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翻译: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2、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浩然作《鹿门歌》,其本象清彻闲淡备至。
13、野旷天低树下一句:江清月近人。翻译: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出自:《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诗歌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翻译: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14、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的乡思之愁,全诗抒情重心在二句的“客愁新”三字。
15、“野旷天低树”这一句,按照上辞版《唐诗鉴赏辞典》的解释,是指的傍晚时分,旷野无边无垠,远远地望去,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16、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17、出租车行了二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我和好友为了不再受着凉意的骚扰,走进酒店的大厅,在那儿坐下。导游也到了,这次出行的有我和我的朋友和一对夫妻以及一家三口人,共8人。一路上陌生,使我和除了我朋友的其他人没有多说的话。大家陌生礼貌而客气。
18、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19、车子带着我们这些想去看草原的人。一路上我们为未曾见过的景物惊喜。说真的这一路的风景还真不错。三小时的路途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固阳县,毕竟那可是古代兵家要地。以及那弯腰的向日葵,黄色晕染的秋叶,宛若毕加索的名画向日葵,颜色鲜明,生命鲜艳也不过如此。偶遇一片片花坛,朵朵鲜也在这个北方的微凉的秋季里竞相开放。那些不知名的树也就不知名的从眼前溜过。天空有留下痕迹的,依旧是往常随处可见的蔚蓝和一吹就散的云的自由自在的开阔。心中暗自想到,这不和我想去的草原一样吗。一切是那么和乎想象。心中窃喜。
20、而他在老家写了很多显示自个高雅生活与闲情逸致的田园诗。
六、野旷天低树的下一句
1、比如第一句,“移舟泊烟渚”中的“烟渚”,真的是指江中的小岛吗?有的人疑心,烟渚其实只是旁边的一个灌木丛而已。
2、《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3、四十岁之前,他在襄阳老家隐居。这种隐居不是真正的隐居,而是入仕的手段。盛唐取士的路径较多,除了科举(科举也有很多种类,像明经科,你只要背书背得好就中。当然,没法和进士科相比,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考上明经科,是考上得晚了,五十岁考上进士也算是考上得早的),还有征召辟举隐士,满足文人们起于屠钓、风云际会的幻想(这是盛唐田园诗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故而隐居是当官的“终南捷径”(当时很多人在长安不远的终南山隐居,故称终南捷径),可孟浩然大概隐居起来就忘了自己的目的,不像别人“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隐居那么多年,朝廷也没有征召他。
4、在杜牧的《山行》这首诗中,里面“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或者是“深”的分歧,其实也是因版本不同而来。不过,前不久人教社已经确定是“生”了。
5、好,感谢,我们下期再见!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