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国庆节的古诗100首(精选文案121句)

一、国庆节的古诗

1、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4、沁园春·国庆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赠湖南博物馆》国庆逢秋节,芙蓉映桂花。灯红歌不歇,明月照长沙。

5、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6、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啊,这芬芳在我心中四季难忘,

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2、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3、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作者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1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6、《祖国颂》朗诵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1978年,一位巨人以超人的胆识,审时度势,将尘封的国门向世界洞开!1997年,她迎来了紫荆花的清香,1999年,她又增添了水莲花的芬芳!走过世纪的风雨,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世界高坡。我们的共和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威武强大,

17、岁月峥嵘应有忆。洪魔肆虐似,

18、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9、年代:现代作者:

20、长鼓方圆,笙歌一路,枫叶凌霜叶正红。

二、国庆节的古诗100首

1、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

2、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3、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今朝起,领风骚千载,万众心间。

7、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8、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9、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

10、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11、《我亲爱的祖国》龙腾马啸,与时俱进。月白风清,共酒开怀。鸡鸣凤舞,同乐共欢。《庆国庆》看世界沧海桑田,庆中国成立四九年。中华美德源流长,英雄辈出焕荣光。《国庆》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喜迎国庆》金秋十月好心境,举国欢腾迎国庆。四十九年风雨径,共祝未来更光明。

12、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13、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1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5、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6、而今白鹿奋清风。山长水远不知踪。

17、你好,有关国庆节的古诗真的没有,这个并不是古人不爱国或者什么的,只是因为在当时还没有国庆节这个概念,真正的国庆节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建国以后,新中国成立,才明确的提出国庆,总得来算也才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样子,所以你要的国庆节的古诗,是真的没有,也不可能出现,不过你可以找一下现代国庆节的诗句,还有古代爱过的诗句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一种方式一直执着下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8、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19、关于国庆节的古诗6首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供参考。

20、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三、国庆节的古诗20首四句

1、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2、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3、人类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国庆节的意义还体现了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这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

6、视如今,风雨过后更神气。

7、花团锦簇喜相迎,锣鼓喧天奏乐鸣。

8、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神的圣人节。

9、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10、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1、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12、光辉历程世瞩目,神州大地遍地花。

13、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4、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15、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16、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亚里士多德

1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8、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

四、国庆节的古诗6首

1、陆游《金错刀行》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3、《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5、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这首《题临安邸》是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已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7、喜逢盛世全国庆,快乐平安送你来。

8、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9、虽然绝大部分国家都有类似的纪念日,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关系,部分国家的这一节日不能够称为国庆日,比如美国只有独立日,没有国庆日,但是两者意义相同。

10、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11、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1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8、国富民强歌盛世,中华儿女享康宁。

19、关于国庆节的古诗国庆节的诗句大全

20、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词存三首。

五、国庆节的古诗七言绝句

1、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2、国庆节的由来或来历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建议可以去香港迪士尼乐园,如同进入一个奇妙国度。在米奇老鼠和其它迪士尼朋友的陪伴下,宾客可以在(美国小镇大街)、(幻想世界)、(探险世界)和(明日世界)展开童话式的奇妙之旅。香港迪士尼乐园设有的特色景点、两间迪士尼主题酒店,以及多姿多彩的购物、饮食和娱乐设施,处处洋溢欢笑,妙趣事情皆看得见、触得到。

5、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6、“码”上与名师近距离沟通

7、祝福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8、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9、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0、从炎夏荔枝满树的福建旅游山村,

11、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3、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

14、临国庆,道青春风采,挺立中坚。

15、《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16、祖国,是多么温暖的归属!每次听到都泛滥起自豪的心绪,在心底深深感激先辈的壮举,立志要把祖国的明天托起。

17、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8、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9、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20、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六、国庆节的古诗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春夏秋冬,花香遍地,绿水青山不夜天。

5、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6、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7、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8、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9、极目秋峰,五彩山岗,阵阵东风。正娇阳雾散,林涛澎湃;黄河浪涌,大地葱茏。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国庆逢秋节,芙蓉映桂花。

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14、礼炮声声震天下,五星红旗似彩霞。

1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6、想看到更多精彩文章请:

17、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8、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19、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20、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上一篇上一篇:形容战争的诗词(精选文案107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