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语录
1、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2、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6、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7、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8、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0、学堂博客:http://blog.sina.com.cn/bzkzxt
11、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
12、☆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3、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14、解释:好的名声,可以去依恃,但是不可以去过分的依赖。能够善始的人,不一定会善结,以百里为目标的人,走到了就是里才可以称得上是走了一半。
1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6、当然不是。语录者,话语之记录,多是一些精彩的话语,从文章中节录出来的。家书,是写给家人的一整篇一整篇的书信。
17、1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1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2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二、曾国藩语录懒与惰
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3、1有其功,必有其效。
4、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5、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6、☆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7、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特患业之不精耳。
10、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1、10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2、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3、 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曾国藩
14、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15、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6、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7、10禁大言以务实
18、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9、☆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20、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三、曾国藩语录子若不如我
1、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整个建筑像北京四合院结构,包括门前的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3座藏书楼、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朴亭,还有咸丰七年曾国藩亲手在家营建的思云馆等等,颇具园林风格,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3、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含义:说家室太过显赫,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
6、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7、1甘苦自得。
8、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9、☆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0、10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1、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2、1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3、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
14、☆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5、☆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6、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
17、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
18、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9、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20、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四、曾国藩语录花未全开
1、1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2、1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4、1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5、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1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9、1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0、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2、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4、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5、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16、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8、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19、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20、1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五、曾国藩语录过往不恋
1、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2、10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3、☆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4、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5、1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6、意思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7、☆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8、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
9、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0、富厚堂的精华部分是藏书楼,曾藏书达30多万卷。
11、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2、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
1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4、1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15、10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16、含义: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点一点清点的人,如果有一天的事情等到明天再做的话,以后想要补救就难了。
17、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8、1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19、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20、☆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六、曾国藩语录
1、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4、广其识则天下大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6、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7、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8、1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9、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0、☆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1、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2、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3、☆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4、☆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1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6、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曾国藩
17、曾国藩年幼时修身自立,成年后封侯拜相,终成一代封疆大吏。当我们仰视这位一代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拜网友所赐,将曾先生的家书中的部分语录整理出30条,以供来驿站小憩的朋友品读、回味、思考。
18、☆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9、 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曾国藩
2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2、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3、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4、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5、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6、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7、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
8、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
9、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1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1、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2、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13、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14、1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5、1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17、☆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8、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9、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