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古诗词鉴赏智慧树答案(精选文案112句)

一、古代诗词鉴赏

1、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2、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人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姜夔《扬州慢》

3、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4、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5、从其他人分析当中你又多感悟到了什么是主要的,挖出更深层次的知识,那才是真正的鉴赏。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7、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8、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9、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思乡怀人;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10、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1、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12、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13、要积累熟记古诗中常出现的双音词,如“端居(闲居)、取次(随便)、若为(怎能)、阑干(纵横)、无那(无奈)”等。

14、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15、这是一首月夜怀人的诗,海上升起了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对月相思,久不能寐,只觉长夜漫漫。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

16、2009年3月14日。。。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训练大全金华黄日成诗歌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古代诗歌鉴赏:

17、因此把握全诗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词中末几句含意。

18、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19、(注释)①朝宗:归向大宋王朝。

20、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高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

二、古诗词鉴赏智慧树答案

1、常见古代诗词的六种描写手法介绍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3、(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4、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5、明确类别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等七类古诗抒发的情感是有规律可循的。

6、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7、(诗海选粹)经典宋词柳永

8、(2004年高考湖北卷)

9、(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

10、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1、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12、(评析):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13、D.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14、杜甫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持重而严肃的,其实,他亦有柔情的一面。

15、(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16、(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17、《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18、(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19、①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②并具体分析写风的活动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20、从相同作品的意境中区分鉴别,抓住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三、古诗词鉴赏网站

1、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2、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

3、这首诗历来注释不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置。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4、(注释)①刘十九:刘十九乃白居易堂兄刘禹铜,两人常有应酬。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5、可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6、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却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于并船而归。诗中描绘船家少女的大胆和聪慧,憨厚如实的语言维妙维肖,可爱。

7、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

8、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9、(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10、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11、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12、“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夜色苍茫,沉沉如水,寒风阵阵紧吹,吹过这古道的驿亭和暂歇驿亭的行人。“如水”、“风紧”,以其重量感造就出一种强烈的空间的挤压感。似一股无形的力在肆意捏挤,取境也随之由远拉近,凸出一个特写:驿亭紧闭的大门。那般突兀,那么引人注目,空间的闷压至大限度。作为一个审美对像,“驿亭深闭”既是现实的意象,也是心灵的象征啊!在新旧党争的政局变幻中,词人无辜受害,如今身坐党籍,艰难跋涉在贬途中,身心憔悴,纵有满肚的不平又怎敢铺展?词人的心情从这纯粹的景语中已暗示出几分。

13、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

14、难懂的词语,不注释,容易形成理解障碍;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6、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17、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20、(诗海选粹)千年宋词美醉了千年四季

四、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2、(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4、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或说不同,《春》诗中“花鸟”与诗人情感已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无情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或说出同中有异。

5、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6、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7、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8、(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9、九年级上册《专项训练古代诗词鉴赏》同步练习卷

10、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1、(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12、(评析)这首重九怀人词是李清照寄给她丈夫赵明诚的。元伊世珍《琅环(左应为女旁)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曰:‘只有三句’。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

13、②后写渔翁垂钓的成果的展示,写垂钓的欣喜之情。

14、焜(kūn)黄:枯黄色。

15、(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

16、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1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8、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19、(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20、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五、古代诗词鉴赏程序是什么

1、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③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3、鉴就是鉴别,区分不同,找到诗词精妙之处。因此应从读者诗词分析去区别查找,鉴别诗词。

4、(评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5、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8、(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9、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0、“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11、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12、A.《游山西村》的尾联,诗人表达了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的愿望。

13、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4、(这首诗一开始就紧扣春雨的特点写出了一个苍茫的空间,暗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

1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6、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17、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18、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1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六、古代诗词鉴赏

1、(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2、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3、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

4、(1)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

5、(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6、如果有卫青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7、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8、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1、懂“诗家语”掌握了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才能消除文字隔阂。

12、12692525qzone.qq.com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战争的诗歌100字(精选文案13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