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精选文案111句)

一、诗词赏析

1、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每日一点)栏目的意义在于每天帮助大家多学一点点,日积月累,必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欢迎大家每天打卡哦~

5、一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

6、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在陆游心中,或许悔恨自己的轻易屈服,但他却始终不能对父母说一个不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了亲情,只能放弃爱情。明知是错,也无法回头了 。

7、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8、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9、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10、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11、:具备基本的格律常识,熟悉工具运用;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1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15、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6、离别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大概是因为人喜聚不喜散,但又不得不散,于是对相聚的留恋、对分别的感伤甚至痛惜,便常常成了诗词歌咏的对象。所以,诗人写离别很少轻松用笔,像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高昂笔调并不多见,而是大都写得很沉重,且往往在伤情中引发出一种生命短促、前路茫茫的无可奈何之叹。

17、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18、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19、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20、端午•古诗词赏析芒种•古诗词赏析

二、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

1、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3、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

4、创作方法:赋、比、兴;

5、惊蛰•古诗词赏析大暑•古诗词赏析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7、泉水就要干涸了,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但是,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谴责“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从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与其两个人一起受苦,不如相忘于江湖。

8、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9、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10、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11、⑵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哪怕是苏轼那样的豪迈男儿,对着亡妻的坟墓,也只有感伤的份。

14、:掌握基本的评价标准。如司空图所说雄浑.悲壮.平淡.苍古.沉着.痛快.优游……能辩识作品风格;

15、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1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7、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18、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19、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20、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三、诗词鉴赏视频

1、永远是这样,人的心啊,看过辽阔的大海,就看不上寻常的小溪小河了,去看过巫山的云,就不觉得其他地方的云是云了。所以其实不要太早遇见好男人/好女人,因为万一捉不住他/她,你会一辈子都活在这句诗句里。

2、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3、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4、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6、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7、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8、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9、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10、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11、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2、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13、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

14、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5、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6、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17、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诗歌鉴赏方法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1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19、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20、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

四、经典诗词鉴赏

1、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独自在他乡作外乡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不禁加倍思念亲人。

4、2020高考考前提分神器!

5、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6、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7、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8、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9、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10、离别多为私情,离乱则可能更能体现时代特征。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分割。每一次战乱,都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痛苦。但“国家不幸诗人幸”,有良知的诗人都会以一颗爱悯、忧伤的诗心,去表现人民的的苦难、家国的伤痛以及诗人个体生存的艰辛。这些诗作的意境因多为诗人的亲历之境的再现,所以往往表现出情感深沉、思想深刻的特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赋到沧桑句便工”。

11、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12、“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琵琶行》)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时续。

13、第二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一阶段要比第一阶段复杂。

14、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15、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

16、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17、⑶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8、第一重意:句中的本意,

19、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

20、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五、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3、诗词赏析一般有两种写法: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6、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7、“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8、落“花”流“水”传愁绪:

9、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0、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11、在第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12、以鸟的翱翔太空表达诗人对超然玄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4、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5、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16、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17、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18、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林”。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

19、泛泛之谈,权当抛砖引玉吧!

20、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六、诗词赏析

1、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全诗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用典工丽典雅,极富神韵。颈联两句写平生抱负,笔力遒劲,境界阔大,意味深长,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

4、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6、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7、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8、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

9、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10、“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感到了诗人们急切跳动着的企图摆脱束缚的自由心。

1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上一篇上一篇:歌颂祖国的诗文章(精选文案104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