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高中语文必背诗词大全(精选文案147句)

一、高中语文必背诗词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6、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湖心亭看雪(张岱)

8、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9、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0、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1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4、《归去来兮辞》—陶渊明——背全文《滕王阁序》—王勃——背三段《陈情表》—李密——背全文

15、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7、观刈麦(白居易)。

18、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2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二、高中语文必背诗词大全

1、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058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6、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7、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8、岳阳楼记(范仲淹)

9、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10、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11、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2、雁门太守行(李贺)

1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4、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15、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6、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7、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9、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20、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三、高中语文必背诗词开放性默写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5、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jiào/jue阳平)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8、陋室铭(刘禹锡)

9、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1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11、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13、|标签:高考语文资讯备战高考背诵全文

14、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5、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6、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17、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1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9、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2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四、语文高中必背古诗词14篇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渔家傲(范仲淹)。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7、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8、“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9、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0、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2、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3、过秦论(背诵后三段)贾谊

14、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5、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16、问题补充:人教版湖南的~《逍遥游》不需要背,《归去来兮辞》《陈情表》需要背全部,《滕王阁序》需要背二三段地区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

1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8、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19、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20、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五、高中语文必背诗词大全汇总一

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3、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5、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6、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7、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8、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9、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0、苏教版必修文言文课文必修五陈情表131项脊轩志136长亭送别141报任安书143渔父150逍遥游154兰亭集序160

11、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1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15、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6、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17、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8、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19、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20、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六、高中语文必背诗词

1、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4、译文: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英雄没有找到孙仲谋处。昔日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走。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如猛虎。

5、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北宋·辛弃疾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10、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11、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2、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4、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5、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6、水调歌头(苏轼)。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9、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2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4、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5、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6、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7、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8、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1、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3、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4、琵琶行(背诵全文)白居易

1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6、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1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18、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9、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4、069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6、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7、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

上一篇上一篇:中秋节诗词96首(精选文案108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