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古诗词
1、010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4、(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5、(6)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喜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他是这样写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9、(1)诗歌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新娘的性格?
1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12、(写法)全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1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1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15、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1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8、(8)——————,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9、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默写填空100题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4、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5、(写法)上阙写景,但景中藏情。千里清秋,夕阳垂地,长江,滚滚东流,这些是眼前景物,但清秋夕阳逝水渲染出极其肃杀、悲凉的气氛,暗含着山河残破、国运衰落的气象,寄寓着诗人悲凉抑郁的心情。下阙运用了反问、比拟手法,表达了他渴望收复故土的爱国心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
6、(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对岸酒楼里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泊秦淮》杜牧
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
10、《终南别业》王维
11、(浣溪沙)(晏殊"宋)
1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5、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1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7、(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8、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19、(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垮。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铠甲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20、⑷——————,关山度若飞。(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1)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春社日已临近了,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主题)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5、《黄鹤楼》崔颢
6、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7、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9、(8)——————,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2、(石 壕 吏)(杜甫)
13、(泊秦淮)(杜牧"唐)
14、北山愚公者,年且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16、(9)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用李白《行路难》中原句回答)
17、(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18、⑻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9、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
20、(写法)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四、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全84首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5、(主题)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6、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8、(6)——————,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0、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1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2、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3、(3)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15、(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1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7、(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18、☞上册同步微课|☞上册教师用书☞上册资料汇总
19、(2)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20、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五、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中考重点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要施展雄才大略、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01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7、(写法)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8、(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
10、仍怜故乡水,送行舟。
1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1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13、(5)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14、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1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6、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7、《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18、(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19、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20、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六、初中语文古诗词
1、(写法)四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7、(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观书有感》朱熹
10、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11、(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12、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14、(3)诗中用“”二字点明了作者觉醒后的感伤。
15、(10)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1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饮酒》(其五)陶渊明
19、(游 山 西 村)(陆游"南宋)
2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9)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