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城子秦观
1、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2、良辰美景总是能激发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会不自觉地回忆起美好的过往。这首词就是词人在春光烂漫的季节里,出游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3、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4、冰轮峰始露,醉眼赏农庐。
5、“西城杨柳弄春柔”写景背后寓含深意,“柳色”常使人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使人想到感春伤别。加之古代“柳”与“留”谐音,又有折柳送别之说,所以,因此本词“杨柳”象征离别之意,依依不舍之感。
6、厚道之人,必定立身正直。
7、第十名:画堂春
8、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
9、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10、老翁不惧铜镜映照颜色老
11、xīchéngyángliǔnòngchūnróu,dònglíyōu,lèinánshōu。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yóujìduōqíng、céngwèixìguīzhōu。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bìyězhūqiáodāngrìshì,rénbùjiàn,shuǐkōngliú。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sháohuábùwèishàoniánliú,hènyōuyōu,jǐshíxiū?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fēixùluòhuāshíhòu、yīdēnglóu。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biànzuòchūnjiāngdūshìlèi,liúbùjìn,xǔduōchóu。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2、处事严谨,认真,不马虎,这样的人能够让他人信任,让他人放心。厚道的人做事一定是严谨的,凡事都能落到实处,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都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坚决将细小问题解决好。处事严谨,方能称得上厚道之人。
13、春光还是以前的春光,桃花和李花依旧飘香,浅白深红的花争斗着自己新的妆颜。可我伤感那个爱惜花朵的人已经看不到了。我唱一首歌,留下数行的泪。
14、编辑:唐诗宋词元曲(ID:Tsscyqu)
15、《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词为抒写暮春别恨之作。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16、第七首:点绛唇
17、翠盖:装饰有翠羽的车盖,用来泛指华美的车辆。
1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9、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大石调”。双调一百八字,上片下片各十句五仄韵。
20、清周济(止庵)论词,将词分为自在、当行。自在是自然、不费力;当行是出色、费力。
二、江城子秦观拼音版
1、秦观的传说指的是秦观逝世二十五年后,叶绍翁在《四朝闻见录》记载,江南绍兴的一位士人,妻子怀孕后,竟然梦到了秦观。这个士人,又惊又喜,心枰枰地跳,想:“秦观来送梦,莫不是,我们的孩子将有他那样的才华吗?”于是,就给将要出生的孩子取名为“游”,字“务观”。果然,这个孩子出生后,才华冠世,所取得的诗词文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远远超过了秦观。孩子成年后,亲眼看到了秦观的画像,为表达其仰慕之情,作了一首《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的诗,云:“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这个孩子,就是陆游!。
2、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4、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释义: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释义:离别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
5、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元符三年四月,秦观被移诏衡州,苏轼也被获准内迁,这对饱经磨难的师生希望马上见面,共话别情。六月,师生会于康海。此次相会,秦观赋《江城子》以记之。
6、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7、⑹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8、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游苏轼之门,人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存《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词属婉约派,内容多写男女情爱,颇多伤感之作。词存九十首。
9、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10、又牵我缕缕情丝斩不断世俗之见
11、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12、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13、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释义: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在独自流淌)。
14、唯恨一副愁肠一往情深罢了
15、第四首:踏莎行
16、飞絮即柳絮,既表春景逝去,又表如柳絮一般漂泊无依,离愁别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词为抒写暮春别恨之作。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17、城西杨柳轻飘朱桥水波微滔
18、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19、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20、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秦观
三、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1、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2、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3、此词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具体作年难以考证。
4、实的是没有你要找的江城子,你看看这些如何?
5、吟作白茶煮,抚琴绿蚁沽。
6、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7、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8、词的下阕,乃写饯别。当时雷州,地处蛮荒,经济十分落后,在迁谪中的秦观能够备酒为乃师饯行,已属不易。“小槽春酒滴珠红”虽然用典,但出语自然,形象逼真,更兼词人殷勤劝酒,倍觉感人。“莫匆匆,满金钟”六字,写出了当时迁臣所处的环境,一边有部使者(犹后世的监差)在旁,王命不可延迟,苏轼要匆匆上路;一边是秦观借酒挽留,哪怕是多留一会儿也是好的,师生情谊,何其深永。“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一句用比喻,化用李煜、柳永词成句,恰切,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三句,以景结情,蕴含深远。苏轼西去廉州,关山远隔,前途未卜,秦观不由地担起心来。此刻他望着烟雾腾腾的江面和重重叠叠的暮云,怅然出神。虽未言情,而无限深情,自寓景中。
9、不恨时光翩迁只怨柔情绵绵
10、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11、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2、(新朋友)可点击上面文章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古诗VS现代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13、注释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南来”句:此句仿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飞乌鹊北飞鸿”句意,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绿鬓朱颜:黑发红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衰翁:老翁。悠悠:思念貌;忧思貌。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金钟:酒杯之美称。钟,酒器。烟浪:雾霭苍茫的水面,同“烟波”。唐刘禹锡《酬冯十七舍人》诗:“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暮云重:喻友人关山远隔。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4、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15、以后的相聚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见江面烟雾腾腾,暮云叠叠重重。
16、藏锋蓄睿。隐藏起锋芒,低调做人,暗自充实自己。做人切忌锋芒毕露,要懂得藏锋守拙。“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说的是锋芒毕露者的下场。那些为人张狂、锋芒毕露的人,难免会遭人嫉恨,遭人陷害。而善藏锋者能成大器。藏锋蓄睿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锋芒毕露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17、第九首:鹧鸪天
18、“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释义: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释义:即使这满江春水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19、过片“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原因。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20、茵茵柳叶染出河岸水波斑澜
四、江城子秦观原文及翻译
1、⑸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2、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3、消磨容颜颓唐意志空留下解不开的缠绵
4、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5、厚道者必有厚福。“君子以厚德载物”。厚道之人,能约束自我,海纳百川,以德服人。人们都愿意与厚道之人交往,因为他们能让人感到放心,让人觉得可以信任。但纷繁世界,千人千面,各有品性。怎样看出一个人是厚道呢?如果一个人拥有以下这三种品质,那基本就是一个厚道之人了。
6、登楼阁倚雕栏望春花叹流水
7、想当年没有都是黑发红颜,而此时重见却是两个衰朽的老翁。
8、第八首:减字木兰花
9、诗人秦观的《江城子》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0、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11、周介存谓“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刘融斋谓“周旨荡而史意贪。”此二语令人解颐。
12、朵朵桃红晕开江边殷红艳彩
13、《江城子》这首词正是以“水”喻愁的典范佳作,它在艺术上的大成功之处,就是以善用比兴见长。上片主要叙事,而以咏柳起兴,自然引发离别情事的叙写,归舟、碧野、朱桥、玉人皆由此顺序叠出,离忧、愁泪也由此相继而生;下片主要抒情,在直抒胸臆之后,以“春江流不尽愁”这个夸张性的比喻作结,文情流畅而韵味无穷。此词写柳,妙在“弄春柔”、“系归舟”二语,笔意深细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在引而不发,语气微婉,后由景触发一个巧比妙喻,将清泪、江水和感伤离别与人生失意的愁苦,融汇成一条滚滚滔滔的情感激流,由此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读罢此词,不禁使我们潸然掩卷,为秦观这个“千古伤心人”一掬同情之泪。
14、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15、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16、西城的杨柳逗弄着春天的柔情,让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止不住的流。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在独自流淌。
17、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18、“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释义:让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止不住的流)。
19、河水潺潺冲落我层层波纹
20、年少不知归舟难系年暮空叹白鬓成霜
五、江城子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
1、厚道之人,必定心存善念。
2、江城子年代:(宋)作者:(秦观)体裁:(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4、(老琴书法●观字悟理)
5、厚道之人,必定做事严谨。
6、秦观(公元1049年~1100年),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的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辞。20岁,作《浮山堰赋》。24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7、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这满江春水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8、面前的珍珠美酒滴滴红,不用行色匆匆,尽管把酒斟满在金钟。
9、此词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感叹时光荏苒,韶华易逝。
10、本词体春物、抒春情,写物境的笔法细腻柔婉,应为秦观所长。词人用虚实相融、情景交合之法,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春情冷境,将破晓寒春之中的迷蒙愁情描摹得深邃而轻灵。
11、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12、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意思是西城的杨柳逗弄着春天的柔情,让我想起了离别时的忧伤,眼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词的开篇便点明题旨,抒发别情。“弄”字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杨柳依依,牵动起词人无限离愁。
13、⑹金钟:酒杯之美称。钟,酒器。
14、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15、本首音频来自诗友罗乔乔
16、朱红的板桥无心等候匆匆行人
17、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18、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19、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是婉约的词锋!观少与清姐在宋朝文坛上,都属于翘楚之流。我认为,这种婉约是大气的,在荡气回肠之时,掩不尽的是家国的悲伤。这是境界。词分派别,但是境界却是相同的。豪放如东坡者,也有小轩窗之言!婉约如清照者,却传为鬼雄的壮语!欣赏就是一种共鸣,他的心供范垛既艹焕讹唯番沥境跟你的心境达到了大部分的重合,那么你就是喜欢她了。
20、上片里的醉与狂,呼应的恰到好处。很放松,无拘无束。但作者不写游郞,用莺儿燕儿来衬托游郞的情态。同时也描绘出春日风清日朗的,莺与燕纷飞的春日一景。又用远景,或者俯视的角度,来写道路上来往车辆,忆起当年,也是这样带着几分赶路的心情,与她相逢于垂柳之下,依约记得,当时她的着装华丽。
六、江城子秦观
1、(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词人。他的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由于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他是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他的词在内容上以艳情为主,在艺术表现上既吸取了花间小词和柳永长调的营养,又融入了苏轼所开拓的文人情怀,将从情词中提炼出的悲剧因素与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结合在一起,为婉约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代表作有《鹊桥仙》、《踏莎行》等,并有《淮海集》和《淮海词》传世。
2、第五首:八六子
3、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全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4、淮海此词上片写由见春柔绿柳,勾起离忧,接以回忆当时之事,而感叹人事已非,水流依旧。表现了作者因物神伤感叹物是人非,韶光易逝的无奈而凄迷的心绪!两词都以比喻的手法以实物描抹虚的愁。而淮海此词结句又略有不同,他用双层比喻更把春水比作泪,水流不尽缘愁不尽。水泪互拟颇有小山《留春令》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的味道
5、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6、《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作者:秦观,朝代:宋。原文: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译文: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7、分别后世事悠悠您就不用问了,无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8、日出东山灿烂如许春花落泥来年依旧
9、第三首: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