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词
1、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2、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3、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4、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8、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9、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10、(张晓玲)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诱人力量。一句有味是清欢,浅烟疏柳、香茶春蔬,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是无法回避,也无从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应放平心态,坦然接受。总有一天峰回路转,一切都会好起来,平淡日子才是真。《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一词有滋味。
11、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12、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1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岁月之无情,相思之愁苦,都通过一种虚实结合,一种对彼此衰老容颜的特写,十分鲜明形象地表达出来。
14、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跃然纸上。
1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6、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17、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8、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1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0、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二、苏轼词定风波云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的乡
1、收藏国际ID:shoucanggj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上阕一波三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与死之间的阻隔虽然是无尽的茫然,分别十年了,即使不去有意思念和怀想,那音容与笑貌永远也忘不掉。一个“自”字极有深度,情思已溶入生命,一息尚在,思念犹存。这是一波。
4、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6、《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出自于《东坡乐府》,是苏轼于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
7、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8、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9、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10、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1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2、下阕先记梦,点明作者深夜披衣下床,独自徘徊于生死之间的缘由。“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我们知道,人世间梦幻无数,但色彩与情绪是各不相同的。一个“幽”字,写尽徘徊者心中的怨艾与梦中的凄凉。生离死别已十年,时空悠悠,愁绪茫茫,在幽暗的梦中,苏轼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扇熟悉的有栏杆的窗前,看到那心爱的妻子正在窗内梳妆。
13、合作、投稿:i8art@sina.com
14、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15、(常用繁体字异体字用法表)
16、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17、选自宋·苏轼《题西林壁》。身处庐山山中,是看不清庐山的全貌的。只有置身于庐山之外,才能看清整个庐山的面目。意在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18、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热。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19、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20、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三、苏轼词代表作十首
1、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2、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3、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4、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5、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6、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7、苏轼之前,世人词风大多以婉约为主。
8、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9、苏轼,作为北宋文坛上一位杰出的大文豪,在我国词的发展上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苏轼词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词的表现领域的扩大。苏轼前代的文人,他们写词不是抒发儿女情长,就是叙述迎宾宴客的场面,其代表是晚唐的温庭筠;五代时,词到李后主手中表现领域有所突破,但也主要写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亡国之情。宋初年的词也主要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词到了苏轼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突破了当时那种柔弱的文风,扩大了题材,开阔了境界。他的词内容十分丰富,有怀古的,有思亲的,既有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又有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的抒发,真可谓“无事不可入词,无意不可入词。”
10、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1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2、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超级实用)!
1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出自宋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15、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16、超脱于生活的磨难,抒发远离人世纷争的愿望,有归隐山林的消极倾向,如
1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8、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19、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20、十首苏轼词,道尽人间事,不过如此!
四、苏轼词作的风格特点
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3、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由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只求阅读而不求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然也遵守音律规范但不拘不于音律。
4、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生死两隔,再次在梦中重逢的时候,却只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6、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7、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诗人想要乘风归去,与明月相伴,但是对人间的眷恋之意,又让他无法舍得。
10、到了傍晚,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11、选自宋·苏轼《纵笔三首》(其二)。古路,古道。此写诗人晚年被贬儋州时寂寞无聊的生活情状。儋州本就是天涯海角的荒僻之处,而溪边古道与行人稀少的三岔路口,自然更是荒僻而难见行人踪迹了。而诗人却在夕阳西下之时独立路口数着过往行人,其心中的孤寂之情可见。这是以景写情的笔法,比直抒胸臆的道情更让人感动。
1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13、晏殊词词表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对春意阑珊的惋惜,抒发他轻淡、幽微的富贵闲愁,但在情意缠绵中又传达出深沉的哲理思索,体现出人生有限、时间永恒的况味,这是晏殊对自然、人生的通达、圆融的观照。苏轼词抒发作者胸中浩然之气,积极乐观的探索和追求着崇高的人生境界,通变达观,参透人生祸福,可看出作者面对仕途的失意、乖舛的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宠辱不惊、超脱坦然、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14、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1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6、艺术道ID:ysz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