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清诗话
1、王荆公百家诗选,盖本于唐人英灵间气集(《河岳英灵集》?),其初,明皇、德宗、薛稷、刘希夷、韦述之诗无少增损,次序亦同;孟浩然止增篇数,储光羲后方是荆公自去取。前卷读之尽佳,非其选择之精,盖盛唐人诗无不可观者。至于大历已后,其去取深不满人意。况唐人如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张燕公,张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子谓“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一联删去,只用八句,尤为浑然,不知识者以为何如?
2、《唐风定》:孟诗本自清澹,独此联气胜,与少陵敌,胸中几不可测。
3、太白诗"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乃岑参之诗误入,太白塞上曲"骝马新夸紫玉鞍"者,乃王昌龄之诗,亦误入。昌龄本有二篇,前集乃"秦时明月汉时关"也。
4、薛雪《一瓢诗话》:对锦瑟而兴悲,叹无端而感切。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5、古诗十九首非止一人之诗也,行行重行行,乐府以为枚乘之作,则其他可知矣。(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玉台》作两首),自“越鸟巢南枝”以下别为一首,当以选为正)。《文选》长歌行只有一首,青青园中葵者,郭茂倩乐府有两篇,次一首乃仙人骑白鹿者。仙人骑白鹿之篇,予疑此词“岹岹山上亭”以下其义不同,当又别是一首,郭茂倩不能辨也。
6、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意思是离别很容易但相见就很难了。;
8、十八冷朝阳在大历才子中为下。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刘沧、吕温亦胜诸人。李濒不全是晚唐,间有似刘随州处。陈陶之诗,在晚唐人中,无可观。薛逄浅俗。
9、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10、 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
11、☞诗词写作指导文章300篇
1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3、这其中,要数欧阳修、苏轼分别给王安石的菊花诗提意见的轶事令人玩味。
14、叶集之诗云「层城高楼飞鸟边,落日置酒清江前。」明不亏诗云:「故乡深落落霞边,雁断鱼沉二十年。写尽彩笺无寄处,洞庭湖水阔于天。」「落霞边」不如「飞鸟边」三字不凡也。评:明诗首句已藏末句在内,此所以佳也,奈何以「飞鸟」、「落霞」较量工拙耶?即叶诗亦未见不凡也。
15、《载酒园诗话又编》:孟东野为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16、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17、万籁俱寂:意为周围环境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18、师川云:「作诗要当无首无尾。」山谷亦云。子苍不然此说。
19、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入晚唐者,晚唐人诗亦有一二可入盛唐者,要当论其大概耳。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唐人命题言语亦自不同,杂古人之集而观之,不必见诗,望其题引而知其为唐人今人矣。大历之诗高者尚未识盛唐,下者渐入晚唐矣。晚唐之下者亦随野孤外道鬼窟中。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20、三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二、西清诗话 欧阳修 王安石 菊花
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东湖云:「春灯无复上,暮雨不能晴。」昌黎云:「廉纤晚雨不能晴。」子苍云:「『暮』不如『晚』。」昌黎云:「青蛙圣得知。」汪彦章云:「灯花圣得知。」子苍云:「蛙不圣所以言圣,便觉有味;灯花本灵,能预知事,辄言圣得知,殊少意味。」
4、闻一多: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5、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6、张文荪《唐贤清雅集》:嘉州七古,纵横跌荡,大气盘旋,读之使人自生感慨。
7、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夜的寂静和环境的清幽。
8、诗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盛行于宋代,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另外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也称为“诗话”。宋、元时印行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早的一部作品,它的特点为韵文与散文并用,韵文大都为浅近通俗的七言诗赞。
9、這是厲鶚《宋詩紀事》卷歐陽修名下的一首詩。讀完不禁想到,這位謝判官在兩亭之間種些什么花,才能符合歐陽修的要求?
10、「白鸥没浩荡,谁能驯?」「没」若作「波」字,则失一篇之意。如鸥之出没,浩荡而去,其气可知。又「没」字当是一篇暗关锁也,盖此诗只论浮沉耳。今人诗不及古人处,惟是做不成。案:此语出苏轼《志林》,盖论宋敏求之轻改杜诗。此引之而没其名氏。
11、余题黄节夫所临唐元度〈十体书〉卷末云:「游戏墨池传十体,纵横笔阵扫千军。谁知气压唐元度,一段风流自不群。」当改「游」为「漫」,改「传」为「追」,以「纵横」为「真成」,便觉两句有气骨,而又意脉联贯。
12、梅圣俞诗云:「远钟撞白云。」无合有合。
1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五《文选》《饮马长城窟》古词,无人名,《玉台》以为蔡邕作。
15、画山水者,有无形病,有有形病;有形病者易医,无形病则不能医。诗家亦然。凡可以指瑕镌改者,有形病也。混然不可指摘,不受镌改者,无形病,不可医也。
16、「倾银注瓦惊人眼。」韩子苍云:「『瓦』当作『玉』。盖前句中已有『老瓦盆』,此岂复更用『瓦』字?『瓦』与『银』、『玉』固有异,其为醉则一也。『轩墀曾宠鹤』,当用『轩车』,非『轩墀』。『河内尤宜借寇恂』,非『河内』。」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18、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9、《西清诗话》现存的版本有《说郛》本、《古今说部丛书》四集本,以及郭绍虞《宋诗话辑佚》本等。郭绍虞编的《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隋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唐才子传·王维》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
20、想着自己仰慕的高人也会犯如此低级错误,苏轼便一时技痒,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三、西清诗话 百度百科
1、《古唐诗合解》: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2、来源:唐诗宋词元曲(ID:Tsscyqu)
3、吾叔谓说禅非文人儒者之言本意,但欲说得诗透彻,初无意于为文,其合文人儒者之言与否不问也。高意又使回护毋直致褒贬,仆意谓辩白是非、定其宗旨,正当明目张胆而言,使其词说沉著痛快,深切著明、显然易见。所谓不直则道不见,虽得罪于世之君子不辞也。
4、至于《警世通言》中讲述的苏轼给王安石的菊花诗挑刺儿的事,则比《西清诗话》中的记述更为生动。
5、二十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藉、王建之乐府,吾所深取耳。
6、《佩文韵府》卷九十八引段天祐诗:“天寒待伴雪,日暮打头风。”
7、滟滟随波千,何处春江无月明!
8、「耻为家贫卖宝刀」又云「不为家贫卖宝刀」,「耻」字不如「不」字。
9、「北邙不种田,唯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又〈贫女〉诗:「照水欲梳妆,摇摇波不定。不敢怨春风,自无台上镜。」二诗格高,而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0、《唐诗绝句类选》:唐人别诗,此为绝唱。
11、三六韩退之《琴操》极高古,正是本色,非唐贤所及。
12、煮鹤焚琴的意思是:把鹤煮了吃,把琴当柴烧。比喻糟蹋美好的东西,干大杀风景的事。
13、幼年闻北方有诗社,一切人皆预焉。屠儿为〈蜘蛛〉诗,流传海内,忘其全篇,但记其一句云:「不知身在网罗中。」亦足为佳句也。
14、二二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沈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离别》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1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释义:洛阳花下客的意思主要是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花著称,作者《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18、和韵害人诗,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本朝诸贤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
19、十《木兰歌》,《文苑英华》直作韦元甫名字,郭茂倩《乐府》有两篇,其后篇乃元甫所作也。
20、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四、西清诗话翻译
1、再者,从冯梦龙的创作过程来看,《警世通言》是冯梦龙将前代、今世的传说野史经过搜集整理,然后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而成的,其真实性也会打上一些折扣。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崔灏渭城少年行,百家选作两首,自“秦川”已下别为一首;郭茂倩乐府止作一首,文苑英华亦止作一首,当从乐府、英华为是矣。玉川子“天下薄夫苦耽酒”之诗,荆公百家诗选止作一篇,本集自“天上白日悠悠悬”以下别为一首,尝从荆公为是。太白诗“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乃岑参之诗误入;太白塞上曲“騮马新夸紫玉鞍”者,乃王昌龄之诗,亦误入。昌龄本有二篇,前集乃“秦时明月汉时关”也。孟浩然有赠孟郊一首,按东野乃贞元元和间人,而浩然终于开元二十八年,时代悬远,其诗亦不似孟浩然,必误入。
4、四十虽谢康乐拟邺中诸子之诗,亦气象不类。至於刘玄休《拟行行重行行》等篇,鲍明远《代君子有所思》之作,仍是其自体耳。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崔灏渭城少年行百家选作两首,自"秦川"已下别为一首,郭茂倩乐府止作一首,文苑英华亦止作一首,当从乐府英华为是矣。玉川子"天下薄夫苦耽酒"之诗,荆公百家诗选止作一篇,本集自"天上白日悠悠悬"以下别为一首,尝从荆公为是。
7、十二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晋人舍陶渊明、阮籍嗣宗外,惟左太沖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
8、「椎床破面枨触人,作无义语怒四邻。尊中欢伯见尔笑,我本和气如三春。」前两句本粗恶语,能锻炼成诗,真造化手,所谓点铁成金矣。
9、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宋代负盛名、对后世影响大的一部诗话。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等五册。
10、文苑英华有太白代寄翁参枢先辈七言律一首,乃晚唐之下者;又有五言律三首,其一送客归吴,其二送友生游峡中,其三送袁明甫任长江,集本皆无之,其家数在大历正元间,亦非太白之作;又有五言雨后望月一首,对雨一首,望夫石一首,冬月归旧山一首,皆晚唐之语;又有"秦楼出佳丽"四句亦不类太白,皆是后人假名也。文苑英华有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首:"云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羡尔瑶台鹤,高楼琼树枝。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珍禽在罗纲,微命若游丝。愿托周南羽,相衔汉水湄。"此或太白之逸诗也,不然亦是盛唐人之作。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太白,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太白所作,必误入也。
11、中国北社诗社2004年3月立社于山东省,现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诗社依托北社网站(www.beishe.cc),社员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诗社作品反应时代风貌,践行“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北社主张文学在于人学、诗味在于人味,以继承中国诗词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为宗旨,致力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学习创作与普及。
12、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1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16、二十六太白诗:“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乃岑参之诗,误入。二七太白《塞上曲》“駵马新跨紫玉鞍”者,乃王昌龄之诗,亦误入。昌龄本有二篇,前篇乃“秦时明月汉时关”也。
17、十三须参活句,勿参死句。十四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18、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19、集句唯荆公长。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拟古惟江文通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拟左思似左思,拟郭璞似郭璞,独拟李都尉一首不似西汉耳。虽谢康乐拟邺中诸子之诗,亦气象不类。至于刘玄休拟行行重行行等篇,鲍明远代君子有所思之作,仍是其自体耳。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西清诗话的作者
1、“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2、荆公诗云:「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擸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东坡云:「秋花不似春花落,寄语诗人仔细看。」荆公云:「东坡不曾读《离骚》,《离骚》有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案:此事《西清诗话》作欧阳修语,《高斋诗话》则与此所记同,胡仔《渔隐丛话》辨其皆出依托。
3、十二诗难处在结裹,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裹,若南人便非本色。
4、十四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灵运之诗,已是彻首尾成对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十五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当观其集方知之。
5、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形式,大多数并非凭借系统、严密的理论分析取胜,而是以三言五语为一则,发表对具体创作问题以及艺术规律方面的直接性感受和意见。诗话萌芽很早,但正式出现是在宋代,北宋中叶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著作。至此,诗话逐渐成为评论诗人诗作、发表诗歌理论批评意见的一种普遍流行的形式。据郭绍虞《宋诗话考》中记载,单是宋代的诗话就有一百三十八种之多。宋代早期的诗话是以记事为主,但与一般的记事笔记不同,它所记的都是有关诗人和诗作的轶闻琐事。后来,诗话的记述内容不断扩大,逐渐增加了考订辩证、谈论句法一类的内容,而后又进一步发展,转而比较多地谈论有关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问题,加强了诗话的理论批评性质。
6、(来源:凯风清韵作者:赵倡文)
7、三八集句唯荆公长,《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肺肝间流出。
8、三三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巖宿”之诗,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谢朓“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子谓“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一联删去,只用八句,方为浑然,不知识者以为何如。
9、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盖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襌房花木深」。「遇」与「花」皆拗故也。其诗近刻,时人常见之。案:欧阳脩《诗话》亦作「遇幽处」。
10、杜牧之〈河湟〉诗云:「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一联甚陋。唐人多如此。或作云:「唯老杜诗不类此格。」仆云:「『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不免如小杜。」子苍云:「此语不佳。杜律诗中虽有一律惊人,人不能到;亦有可到者。」仆云:「如〈蜀相〉诗第二联,人亦能到。」子苍云:「第三联佳。『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此一联后,馀者便到了。」又举「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仆云:「下句胜上句。」子苍云:「如此者极多。小杜〈河湟〉一篇第二联『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为『借箸』一联累耳。」
11、而切磋菊花诗这一轶事之所以让后世学者念念不忘,就是因为王安石虽与欧阳修、苏轼是政敌,但他们彼此却能在文学上惺惺相惜,互为知音,没有把政敌变为人生的私敌。
12、诗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论诗的文体,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如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
13、范大士《历代诗发》:酒笔酣歌,才锋驰突。“雪”字四见,一一精神。
14、十七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呟於旁门小法。(禅家有金刚眼睛之说)。
15、眼下正值深秋初冬,寒气袭人,百花凋零。可就在这瑟瑟寒风中,菊花却正怒放着,给寂寥的大地陡增了无限勃勃生机。
16、《西清詩話》:歐公守滁陽,築“醒心”、“醉翁”兩亭于瑯邪幽谷,且命幕客謝某者雜植花卉其間。謝以狀問名品,公即題紙尾云云,其清放如此。
17、二五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学者於每篇中,要识其安身立命处可也。
18、二《古诗十九首》,非止一人之诗也。《行行重行行》,乐府以为枚乘之作,则其他可知矣。
19、王夫之曰:句句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
20、相比于《西清诗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则成书于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距王安石生活的年代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书中记录的苏轼挑刺王安石的可信度,自然不如《西清诗话》。
六、西清诗话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唐诗镜》:语老情深,遂为千古绝调。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二一旧蜀本杜诗,并无注释,虽编年而不分古近二体,其间略有公自注而已。今豫章库本,以为翻镇江蜀本,虽分杂注,又分古律,其编年亦且不同。近宝庆间,南海漕台开杜集,亦以为蜀本,虽删去假坡之注,亦有王原叔以下九家,而赵注比他本详,皆非旧蜀本也。
5、当时临川相会匆匆,所惜多顺情放过,盖倾盖执手,无暇引惹,恐未能卒竟辨也。鄙见若此,若不以为然,却愿有以相复。幸甚!
6、〈木兰诗〉云:「磨刀霍霍向猪羊。」「向」字能回护屠杀之意,而又轻清。
7、三十三前辈谓《大招》胜《招魂》。不然。
8、学诗当以杜为体,以苏、黄为用,拂拭之则自然波峻,读之铿锵。盖杜之妙处藏于内,苏、黄之妙发于外,用工夫体学杜之妙处恐难到。用功而效少。案:「用工」以下有脱文。
9、考证一少陵与太白独厚於诸公,诗中凡言太白十四处,至谓“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其情好可想,《遁斋闲览》谓二人名既相逼,不能无相忌,是以庸俗之见,而度贤哲之心也。予故不得不辨。
10、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1、《王孟诗评》:更万首绝句,亦无复近,古今第一矣。
12、《岘佣说诗》:“黄河远上”一首,边塞名作,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令人百读不厌也。
13、二四崔灏《渭城少年行》,《百家选》作两首,自“秦川”已下别为一首。郭茂倩《乐府》止作一首,《文苑英华》亦止作一首,当从《乐府》、《英华》为是矣。
14、煮鹤焚琴,汉语成语,拼音是zhǔhèfénqín,意思是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15、欧阳修诘难王安石菊花诗这则轶事,记录于《西清诗话》。这本书的作者名叫蔡绦,他的父亲就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蔡京。
16、苏轼看后,不禁觉得可笑,他心想:“菊花开在深秋,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呢?”
17、文选长歌行只有一首,青青园中葵者郭茂倩乐府有两篇,次一首乃仙人骑白鹿者。仙人骑白鹿之篇予疑此词"岹岹山上亭"以下其义不同,当又别是一首,郭茂倩不能辨也。文选"饮马长城窟古词"无人名,玉台以为蔡邕作。古词之不可读者莫如巾舞歌、文义漫不可解、又古将进酒"芳树石留豫章行"等篇皆使人读之茫然、又朱鹭"稚子班艾如"、张思"悲翁上之回"等只二三句可解,岂非岁久文字舛讹而然耶。
18、二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三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四盛唐人诗,亦有一二滥觞晚唐者,晚唐人诗,亦有一二可入盛唐者,要当论其大概耳。
19、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
2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
2、唐末人诗,虽格不高而有衰陋之气,然造语成就。今人诗多造语不成。
3、(黄庭坚)《次韵文潜》:“水清石见君所知,此是吾家秘密藏。①”天社注:“水清石见具上注。《西清诗话》载(疑是论或言字之讹)杜少陵诗行: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秘密藏也。②”按诗作于崇宁元年③。
4、「吹折江湖心。」「折」字双使。
5、夜晚静悄悄的成语:夜阑人静、更阑人静、万赖俱寂。
6、伊本傲洁清雅文人都爱拿她说话
7、七大历之诗,高者尚未识盛唐,下者渐入晚唐矣。晚唐之下者,亦随野孤外道鬼窟中。八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8、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9、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诗境浅说》: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
12、欧公称「身轻一鸟过」,子苍云:「此非杜佳句。」仆云:「当时补一字者,又不知是何等人。」子苍云:「极是。」
13、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5、《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此行似江潮涌雪,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凡作长题,步步映衬,处处点缀,组织处,悠扬处,层出不穷,笔意鲜艳无过白香山者。
16、正好,錢鍾書先生在《補正》卷張舜民名下補入了一句《月季花》:“四時花不絕。”出自《全芳備祖前集》卷二十“月季花門”。
17、这是李后主以歌当哭的绝笔词。宋蔡绦《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婉,未几下世。“真是亡国悲痛,千古遗恨,语意凄黯,声调惨然。至今读之,那如泣如诉的悲剧性叙述诗句,黯怆欲绝,还深深地打动人心,产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8、吴申李诗云:「潮头高捲岸,雨脚半吞山。」然头不能捲,脚不能吞,当改「捲」作「出」字,「吞」作「倚」字,便觉意脉联属。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姜炳璋《选玉溪生补说》:心华结撰,工巧天成,不假一毫凑泊。
3、吾评之非僭也,辩之非妄也,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倘犹于此而无见焉,则是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4、东坡〈玉盘盂〉一联,极似乐天。又〈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画〉:「笑指尘壁间,此是老牛戬。」牛戬做不著,此一句盖语意不足也。
5、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少从荣天和学,尝不解其诗云:「多谢喧喧雀,时来破寂寥。」一日于竹亭中坐,忽有群雀飞鸣而下,顿悟前语。自尔看诗,无不通者。
6、木兰歌"促织何唧唧"文苑英华作"唧唧何切切"又作历历,乐府作"唧唧复唧唧"又作"促织何唧唧",当从乐府也。"愿驰千里足"郭茂倩乐府作"愿借明佗千里足",酉阳杂俎作"愿驰千里明佗足";渔隐不考妄为之辨。木兰歌古,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也。木兰歌文苑英华直作韦元甫名字,郭茂倩乐府有两篇,其后篇乃元甫所作也。班婕妤怨歌行文选直作班姬之名,乐府以为颜延年作。孔明梁父吟"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乐府解题作"遥望阴阳里",青州有阴阳里,"田疆古冶子"解题作"田疆固野子"。南北朝人惟张正见诗多,而无足省发,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7、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8、十五律诗难於古诗,绝句难於八句,七言律诗难於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於七言绝句。
9、更阑人静:意思是指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