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句
1、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4、这一年杜牧42岁,依旧行走在被贬谪的人生道路上。距他离开人世也不过八年光阴。在这剩下不多的光阴里,依旧被落魄、清贫、失意所围绕,“断魂”成为杜牧生命的底色。但他却不甘命运的安排,在逆境中寻找一颗自由的灵魂与生命的意义。他用无数绝美的诗句,书写着失意而又诗意的人生,成为晚唐天空中耀眼的那颗诗星。这首诗无疑是写清明绝妙的名篇佳作。其“断魂”二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如果说李商隐的诗歌像一位小家碧玉,总是那么心思缜密,捉摸不定,深情绵邈;那么杜牧的诗歌就像一位大家闺秀,显得大气率真,明丽动人,旷达秀艳。
5、释义: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7、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8、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9、清明时节,试着登上城楼眺望郡城的郊野,只有寥寥几处人家燃起新烟。
10、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1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2、《清明日狸渡道中》宋朝·范成大
13、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14、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1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16、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臂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18、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清明》宋代,黄庭坚
19、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二、有关清明节的诗句古诗
1、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3、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自于:杨《寒食上冢》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5、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6、我打开了窗户,诱人的花香扑面而来,我不得不出去好好地欣赏一下。留在我眼帘的世界是那么美丽!小草从地里害羞地探出半个小脑袋,但还是那么的翠绿;花朵也为大地衬托出不少美丽,有郁金香、油菜花、芍药、迎春、白玉兰、结香、桃花、樱花、含笑、山茶、牡丹等,它们都展现着自己不同风采。就连杨柳也想一展风采,秀出自己绿油油的长发,让它在微风下飘扬,还真是“绝世美人”。小鸟也不忘为春天的来到喝彩,那清脆的歌声在回响,大地活跃了起来,正是宁静之中的美丽。
7、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8、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9、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10、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11、“杏花村”,后到底有没有找到?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也许找到了,也许没有。但这并不重要,王子猷“雪夜访戴”的精神才重要。诗人想告诉我们的其实是生活的姿态。无论我们遭遇何种不幸,我们要永远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也许下一个清明,就能遇见美的“杏花村”。
12、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13、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14、如果一直沉浸在落拓之中,可能杜牧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李商隐。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终究不会让他陷入无尽的愁苦中去的。若你还记得“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杜牧,还记得“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杜牧,还记得“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杜牧,就知道他定然是不会的。
15、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16、原文: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17、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18、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1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20、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苏堤清明》
三、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古
1、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2、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3、白话译文: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什么时候能够命驾,在落花前饮着酒。
4、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5、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7、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代,杜牧
9、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10、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11、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1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5、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16、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17、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1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20、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四、有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
1、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2、《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4、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是说,请教当地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远处的杏花山村。这是写“未来之美好”。在落拓之外,诗人因想借酒浇愁,而派生出一片诗意广阔的天空。这里面有闲适、有逍遥、有狂放、还有无惧与凛然,壮阔与疏朗。
6、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9、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10、温和轻柔的春风吹拂着我们的笑脸,梳理着我们的头发,摆弄着我们的衣裙,一路上我们感觉舒服极了。
11、阳春三月,柳树爆青了,吐出带黄色的嫩叶,小草也成茵了。一阵花香把我带到了公园中心,瞧啊,一阵阵花香引来大群蜜蜂嗡嗡地忙碌着。这时,调皮的雨弟弟来做怪,他跑进人们的头上,脸上,钻进人们的脖子里,使人感觉凉嗖嗖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我想,树,草,花儿们一定在贪婪地允吸着来自大自然的油吧。
12、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