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江月黄陵庙
1、——出自日本政治家长屋王的《绣袈裟衣缘》
2、巡庙玉皇惊伟绩,人神共勉创辉煌。
3、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4、——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
5、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自己想象的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照景象。“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
6、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7、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8、E.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柳永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婉约一派。
9、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0、——苏轼《西江月.世间一场大梦》
11、E.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12、第在确定“核心事件”之后,问自己:你看不懂的这句诗与核心事件之间的逻辑是什么?就是说,你要问自己:这句我看不懂的诗如何与“核心事件”产生逻辑联系。我们试着看看——核心事件:现在洞庭湖风狂浪大,作者暂时走不了了;这就让你困惑的诗:水晶宫里正在演奏音乐。
13、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14、《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写实)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写虚)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写实)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写虚)
15、——苏轼《定风波》
16、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
17、庙记宏文出武侯,山长水远莫须愁:助功九载已千秋。短棹轻舟歌顺济,先忧后乐念民猷。今朝更要老黄牛。
18、商务合作:QQ120156131
19、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20、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二、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阅读答案
1、干货|手把手解题:你以为你做的是成语题?不,你做的是病句题
2、一起跟小关聚精会神地练字吧
3、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4、在“细品诗词景中情”的过程中深入,在把握关键“景语”,领悟“情语”中实现。
5、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6、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7、C.“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8、D.与聂夷中《田家》中“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的主旨接近。
9、想用世间想到美好的词藻来形容她
10、大禹神功传,黄陵庙内藏。
11、浩浩巴山瞩,潇潇夜雨轻。
12、E.与杜荀鹤《山中寡妇》中“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的主旨接近。
13、沉醉中寻找着欢乐,要愁还没有时间。近才知道古书中所说的一些话,现实生活中并不全是那样。昨晚醉倒在松树跟前,把松当人间道我醉得怎样?怀疑松树是人要扶自己,用手推开松树说,用不着你管!
14、D.作者在诗的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5、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16、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17、金碧八方辉绚丽,峦峰两岸布安平。
18、英豪辈出灵牛显,佑我千秋万代雄。
19、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胸怀青云之志,他们不仅才华冠世,而且心系天下。比如李白曾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也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再如刘禹锡、李商隐,还有苏轼、辛弃疾等等,不可尽数,他们才富五车,气冲斗牛,却命运多舛。不过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语到沧桑句便工”,虽然这些大才子们历经磨难,却为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无数文学珍品。下面介绍的是状元才子的两首西江月,读来酣畅淋漓,惊艳了世人850年。
20、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他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三、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表达的思想感情
1、黄牛开峡江流淌,尽力为民助禹王。
2、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3、C.“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含蓄委婉地赞赏了鲁仲连的高贵品质。
4、汉相金锥驰雨电,夏王玉斧掣风雷。
5、我们共克时艰,共盼春来
6、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7、黄牛岩上雾蒙萦。似躬耕。暮朝迎。山下涛鸣、庙殿镇江平。治水开江牛助禹,诸葛记,载功成。若闻江上棹歌声。纵生情。与谁听。治水今人、高坝奏鸿筝。大业伟功千载颂,神女喜,大江宁!
8、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9、“波神”两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唤起鱼鳞般的波纹。这是写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这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词人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用“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皆是妙笔。
10、祠碑铭旷古,楼阁忆辉煌。
11、C.卖饼儿衣着单薄,他却担忧饼冷难卖,果断地用衣服遮住没有卖出的饼。
12、来到大学,每天与荧屏为伴
13、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14、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15、D.十句的意思是只有燕雀栖息于梧桐,鹓鸾栖息于枳棘,才是各得其所,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16、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7、赏析: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秋江上,千里秋江,一船明月,何尝不能慰藉旅途的劳累呢?
1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19、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20、浩渺长江流史韵,苍桑古庙瞰炊烟。
四、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翻译
1、多修河道九年苦,顺济舟航宁。
2、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3、门前观赏巍峨坝,周野齐披锦绣裳。
4、巴山蜀水凄凉地(刘禹锡)。这两句诗说明黄陵庙下面就有江南的美味,同时也有垂杨也有鲜花,绝不亚于江南美景,抒写了当地的美丽风光与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5、这些精彩,也值得一看:
6、枕江居缓岸,橙果品香酲。
7、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8、当你遇到一个如彩虹一般绚烂的人
9、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10、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7题。
11、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12、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13、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14、国师建议你也可以读读这些
15、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
16、张孝祥前继苏轼,后启辛弃疾,真乃难得的英才。词人本来胸怀壮志,可是在朝堂遇到奸人,只有38岁就与世长辞,真是天妒英才。纵观这两首词,笔墨流畅,如行云流水;技法娴熟,似飞龙灵动。既有浪漫的想象,也有豪迈的情怀,字里行间更是寄托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17、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18、2008年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19、E.他写诗有意学习白居易,诗作富有关怀人民的内容。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做事为民留美誉,感恩追忆在黄陵。
五、西江月黄陵庙拼音版
1、作者在尾联批评石老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本质的特征。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
2、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主管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庙,遇风受阻,写了这首词。
3、解析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春秋”发端,说明一年四季中常有生活的乐趣。对作者来说,新迁南村,登临胜地,更觉欣慰。除登高赋诗之乐外,更有与邻人语文月刊过从招饮之乐,忙时闲聚之乐。
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5、八方园,官家造访,
6、自古皆言功盖世,而今筑庙竖牌坊。
7、两千年上下,庙宇屡修,
8、秋天睛明的夜晚,皎洁的明月从天上照下来,明月的光辉照耀着无垠的江面,月光在江面上,洒下淡淡的波光,把整个江面都平铺开去,千里之外,都被那美丽的月光覆盖着.在月辉下穿行的帆船若隐若现,月光柔和地照在甲板上,仿佛满载着一船的月光在江面上行驶,它静静地在月光中穿行,恰如置身仙景之中.
9、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10、“重来又是三年”,暗示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变幻,既叹息时光流逝,又感慨历经坎坷。风助船行,这种拟人写法创造出物我和谐的境界,词人超脱尘网的无限快意表现得淋漓酣畅。
11、来舒缓开学综合征的紧张和压力
12、E.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1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14、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15、D.逐客已无家:被贬黜之人,已无家可言。
16、翻译: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好明天风向变了,就可以行船启程,今晚露宿也就没什么关系。等到登上岳阳楼,奏起霓裳乐曲。原文:西江月黄陵庙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7、古载禹王平水灾,无痕凿斧峡江开。
18、感谢读者诸君对我与我夫人的关注
19、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0、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六、西江月黄陵庙
1、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2、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3、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4、风光无限多奇古,揽秀寻幽寄至情。
5、助禹黄牛开大江,不经凿斧顺舟航。
6、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7、——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8、牛山黄陵庙道教名山胜地。在湖北省西陵峡中黄牛峡黄牛山麓。相传始建于汉代,后毁。唐大中元年(847)复建,名黄牛祠,后又称黄牛灵应庙。庙内现存山门、禹王殿、武侯祠等,依次建造在逐级升高的台地之上。主体建筑禹王殿,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面阔进深均为5间,高约15米,重檐九脊,青瓦丹墙,檐下悬木刻匾一块,上书“玄功万古”四字。庙后有泉,泉积为池,清澈见底,四季不绝。此庙前临汹涌大江,后倚高岩如屏,四周橘林掩映,风光绮丽。——中国道教网按黄牛庙为纪念神牛为大禹开山而立,以大禹与诸葛武侯为神主,传统上应该是正一派宫观,但是考虑到明清以来全真兴起,所以应该是由全真门下弟子主持.纯属个人蠡测,权做参考。
9、惊涛拍岸浪滔天,禹治牛帮战九年。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2题
1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2、禹得神牛助,西陵斩水魔。
13、高考语文应试|教育感悟|人生哲学
14、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
15、石马啸天川谷开,江流宛转下天垓。
16、B.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17、5年后,在宋孝宗乾道三年,张孝祥当时正在知潭州,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时,遇风受阻,于是写了这首词。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
18、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19、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20、答:BE(B运用夸张,并非客观,E壮志豪情有意拔高)
1、相知无远近,尚为邻。
2、笑看高峡上,泛舟湖样平。
3、下片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悠然心情。作者早已习惯了宦海沉浮,无论何处,我心都一片悠然。寒光亭下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世路”荆棘丛生,词人却“如今已惯”,表明他已历尽世倾轧磨难,更暗寓看透世事的无比忧愤。
4、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5、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6、《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设想,着笔轻松,无半点沮丧之处。
7、(晨读美文)《南园》&《雨前》
8、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9、想用诚挚的文字表达对她的爱意
10、恩在难忘销骨,情含空自酸牙。重重叠叠剩还他,都在淋漓罗帕。
11、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2、第二问:要点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13、治水开江禹迹宏,悠悠岁月嵌峥嵘。
14、一座黄陵庙貌,载留禹绩千秋。开江治水泻洪流。后人居没患,代代敬无休。
15、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16、闯滩艰险过,筑坝世功成。
17、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18、——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
19、钟响悠悠阔,风铃铎铎泓。
20、可怜只耳祠前马,愧对往来江上风。
1、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题。
4、曾扶禹帝疏洪患,亦睹英魑毁岭丘。
5、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6、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7、浚利千秋颂,扬帆波。
8、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张孝祥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作者张孝祥构思独到之处。
9、“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词人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象,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花朵艳丽,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阔坦荡。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像“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两句纯属写景,而词人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