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口诀(精选文案124句)

一、唐诗宋词元曲

1、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2、恐惧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4、“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5、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

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我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志人志怪,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记载的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9、宋词是唐诗后面出现的又一新的文学体裁,分为两大类:婉约派、豪放派。婉约派以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为代表人物。豪放派以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为代表人物。宋词的发展初期极其艳丽浮华,在市井酒肆中很流行,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艺术形式,被认为是粗俗失大雅的民间艺术,难登大雅之殿。宋朝的艳妓极其多,其水平尤其高,是其他朝代所罕见的。艳妓们和宋朝的才子们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

10、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1、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1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4、《双调·庆东原》江头记事·曹明善

15、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16、“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7、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18、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1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口诀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2、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3、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5、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6、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8、唐诗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直接陈述事物: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诗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等。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0、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11、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第一句话所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顺序;第二句话说的是每个朝代著的文化形式。不知道你想问的是以上哪句。

12、《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宋代:王雱

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4、《行宫》唐代:元稹

15、点评:江山国家正是宁寂无生机,叹思绪能否寄出,只怕遥不可及……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这首《暗香》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16、点评:王之涣这首诗边塞诗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胸怀。《凉州词》是“唐音”的典型代表。

17、明清是小说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18、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19、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20、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三、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1、唐诗一般是指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代诗歌的新诗形式,标志着宋代文学的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子,是元代盛行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2、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

3、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4、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程垓《水龙吟》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8、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9、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10、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宋代贵族词的代表人物晏殊、欧阳修,词作侧重于反映士大夫阶层闲适自得的生活以及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情怀。市井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词作多写都市风光,传写坊曲欢爱,抒发羁旅情怀。苏轼的词旷达,李清照词婉约,辛弃疾词豪放。文天祥、刘克庄、刘辰翁等爱国词人作品,大声疾呼、气薄云天,奏出了宋词的强音。

13、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份不同的榜单,小解暂且从华辞文藻、传诵程度、意境哲理等方面会意,挑选出史上美一首的唐诗宋词元曲,如不和你的一样再正常不过,如和你的一样纯属心灵共鸣!

1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5、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16、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17、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

18、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19、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20、唐诗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旋律,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婉转,有的歌颂英雄气概。宋词像是一片耀眼的星空,令人向往。而元曲则是用来怡情,慰藉人们早已疲惫不堪的心灵。唐诗:送友人(盛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宋词: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曲:驻马听·吹(元)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唐诗:

四、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是什么文学形式

1、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袁去华《瑞鹤仙》

4、当然再在词中添加一丝对人生与世界的感悟那便是更妙不可言,来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5、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6、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7、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0、元曲,在大家的印象里,或许就停留在基础层面,只知道元朝流行的创作类型,而对于其真正的面目朦胧不晓。其实元曲原本叫“胡乐”,即胡人的艺术形式,元朝统治中国后才广泛流行起来。元曲属于长短句,但较于宋词而言,更注重格律。

11、每周末小复习,爽歪歪的送分时刻

12、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14、让我们一起陪孩子们读一读诗词吧。孩子背的那些诗词,有些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当他/她走到了某个风景之中,或收获了某份心情,就忽然心生感悟,自然而然的体会了它们的含义。

1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6、元代兴起的曲(元曲分为剧曲、散曲,前者指杂剧中的唱词,这里指后者),虽有配乐歌唱,承词而发展,但又别有风味。诗词曲的不同体式,就如人们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季节和审美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再来阅读,不能不让后人佩服古人创造不同诗体的聪明才智。对于三者的不同,古人早已认识到,作过不少论述。但有的太抽象,如王国维认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有的过于直观,如王士祯以晏殊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与汤显祖《牡丹亭》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为例说明词、曲的不同;有的过于简单,如李渔认为词“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其实,三者之间不同的特色体现在题材、意境、风格、手法、形式等诸方面。

17、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8、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19、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20、点评:深蓝的云彩布满了天空,野菊花遍地开放。寒风越刮越大,北方的大雁阵阵向南飞去。清早起来,乍以为是谁摆下的送行筵席,把浓霜中的丛林染得酡红?然而,都是那妇人离别丈夫的血泪。

五、唐诗宋词元曲汉赋楚辞怎么排序

1、眼力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

5、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金陵怀古》

6、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7、“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8、《天净沙·秋》元代:朱庭玉

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10、她深信孩子们如果能在幼年时代,学会古诗的诵读和吟唱,这样不仅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更会让他们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

11、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2、初唐,主要有“初唐四杰”和陈子昂,诗风清新刚劲。

13、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14、记得点赞哦,喜欢就转发到朋友圈吧

1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6、《天净沙·夏》元代:白朴

1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8、总之,元曲题材丰富,思想深挚,艺术精湛,这种高超的境界,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戏剧和诗歌的发展,影响巨大。

19、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六、唐诗宋词元曲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

3、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4、杨柳丝丝风中摆弄轻柔,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梨花却已盛开似雪,真可惜春天已过去一半。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唐诗,宋诗,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三颗明珠,也是艺术界的宝贵财富。构成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史,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之声,不仅具有自身的意义,而且已成为各自时代的艺术象征。

7、点评:此诗虽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缩于咫尺,使咫尺有之势。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令人襟怀豪放。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

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9、唐诗:送友人(盛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宋词: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曲:驻马听·吹(元)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0、点评:寥寥几句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它凭“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的特点,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

12、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13、全国包邮,货到付款,敬请放心购买。

14、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堆积,江南景色,依旧被称为上好美丽。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15、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16、此词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是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及婉约词的代表作。这首词影响很大,是宋元时期广泛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17、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如虎”

19、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2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千古之名篇,清丽的笔触,奇特的想象,悠扬的韵律,空明的意境,深刻的哲理,洗净了六朝文学的粉黛油腻之风,被后世称为“孤篇盖全唐”,仅一诗便胜过李杜!虽有夸张之嫌,但称其为美唐诗应是实至名归。

1、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2、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说:“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4、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上一篇:夜书所见古诗意思解读全诗(精选文案144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