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词词牌名
1、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2、又名《九日》,双调,五十二字。上阕下阕各五句,各三仄韵。
3、十六字令大江东去大刀将军小重山令小楼莲花小镇西犯千秋万岁千秋岁引
4、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陆游《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等。
5、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6、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8、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9、青玉案,词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以贺铸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等。
10、“词”,系韵文体之一。原指古乐府的变体,后以泛称合乐的诗体。词始於于唐,盛于宋。
1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2、唐代教坊曲实为词牌宝库
13、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4、沁园春这样的词牌,暗含历史故事,在赞美沁水公主园林风光宜人的同时,好像又是对专权大臣的嘲讽和警示。
15、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16、金字经金明池金明春金欢带金浮图金盏子金错刀金蕉叶金菊香金凤钩
17、如果用词谱,简单点就用《白香词谱》,复杂点就用《钦定词谱》。《白香词谱》99个词牌(号称100)。常见词牌如下,供选用,具体的谱百度上也可找到:
18、23: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19、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0、误桃源拾菜娘拾翠羽独脚令独倚楼剑气近剑器近绕地游绕佛乐送征衣
二、行行重行行是不是宋词词牌名
1、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又称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与唐诗称作双绝。词牌名也就是调名,是词的格式名称。有的是乐曲的题目,有的是一首词中的几个字,有的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词牌名是乐曲的调子,就是说这首词有什么调子唱出来的意思,每首词都有不同的平仄变化,而这一点也是根据词牌名推出来的。当然,有的时候不一定要严格按照词牌名的平仄来填词的。希望帮得到你。
2、17: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3、沁园春的词牌名,可能是现代读者熟悉的宋词词牌名之而沁园就是汉代沁水公主的私人园林,他被当时气势滔天的外戚窦宪垂涎,后来以权势威压,半买半抢的夺了过去。沁园的事情后来被汉章帝得知,这也成为了窦宪失宠的第一步。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雪飘。
6、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7、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8、我们都知道,词的句度和声韵,在定调后都必须依词谱填写,不允许私自修改。但在歌唱时,音乐家在配乐和声腔方面,均会有所伸缩。如采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所以出现了一些相关的调名,例如:
9、(词牌由来)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不觉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10、44:鹧鸪天。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
11、“浣溪沙”又名“浣溪纱”,出自“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
12、简评:这首词以楚王梦见巫山神女为基点,随意生发开去。由细腰宫妃而行客,再由行客而推及自己,触景生情,寄意幽邃,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在现存的李珣词里,它是一篇构思别致的名作。
13、〖双字〗竹枝、导引、入塞、品令、木笪、河传、鞋红、别怨、寻梅、三台、解红、塞姑、西施、韵令、侧犯、踏歌、兀令、簇水、露华、尾犯、塞姑、白雪、徵招、天香、步月、暗香、孤鸾、无闷、大有、催雪、国香、芳草、大椿、垂杨、花犯、倒犯、瑶华、眉妩、阳春、索酒、南浦、西河、秋霁、落梅、角招、薄幸、疏影、宣清、八归、笛家、白柠、六州、大脯、六丑、歌头、多丽、个侬、三台、哨偏、戚氏、薄媚、渔父、望江
14、忆闷令忆章台忆柳曲忆秦娥忆真妃忆瑶姬归去来归去难归去曲归巴乐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16、(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8、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19、8: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20、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三、宋词词牌名
1、惜春纤惜春姿惜花春惜黄花惜琼花惜奴娇惜芳菲惜寒梅望江东望江怨
2、代表作:宋·刘克庄《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等。
3、研究我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在于,他们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宋词,他作为唱出来的文化,词牌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意义。
4、香山会炼丹砂看花回眉峰碧亭前柳胜胜慢城头月相见欢钟离春
5、意不尽意难忘献衷心献仙音殿前欢殿前催楼上曲蓦山溪蓬莱阁虞美人
6、“卜算子”,词牌名。唐.骆宾王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用调名。
7、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后人更名为《桃花水》,《不花间》,《偶相逢》,《画楼空》,《试周郎》等。单调,33字,5仄韵,6平韵。双调正体44字,上片5句3平韵,下片6句3平韵。
8、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乡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9、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0、词牌要求: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1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2、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吴王西施的故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1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5、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16、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17、庭院深深望云滩引望花花令福寿千春刷子序犯婆罗门引换巢鸾凤越女镜心
18、临江仙重叠金哪吒令荆州亭帝春台挥春墁昼锦堂耍孩儿茶瓶儿将进酒
19、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20、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四、宋词词牌名意义
1、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2、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3、在宋词中的词牌名那么多,请问:浣溪沙,清平乐,木兰花,蝶恋花!这几个常见的词牌名是什么意思?以它们为0分词牌名是原来有这样一首词,后来大家都以这个格式去填写。
4、周邦彦做为词人,深得宋朝皇帝的喜爱,甚至被誉为词中的杜普,可见文学造诣之深,他的六丑,柳荫直直达天庭,本人也做官做到了整个宋朝的音乐总监的位置。柳永的曲玉管,采莲令可能曲调过于的特殊,整个宋朝只有他一个人填曲,大有曲高和寡的意味。
5、还京乐还冠子君不悟君来路抛绣球抛球乐村意远杜韦娘极相思杨柳枝
6、如此江山江城子慢江南春慢西江月慢西平乐慢西子妆慢西施愁春传言玉女
7、《点绛唇》徐步红尘,亮节高风郎君少。娜阿伊人,娜袅花间笑。相许今生,爱恋千般好。到偕老,永结连理,远为比翼鸟。
8、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9、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10、来源: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
11、《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12、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4、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5、上马娇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上平南上小楼上束马上西楼上林春上阳春
16、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17、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18、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19、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20、泠青沼泛兰舟伴云来伴登临赤枣子赤壁词声块令声声慢迎新春迎春来
五、宋词词牌名大全及格律(上)
1、归平遥归国遥归国谣归字谣归自谣归朝欢归塞北四字令四时好四边静
2、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4、话说词牌从古流传至今,被后人广为流传的也就那百多十种,而后人又爱拿来比比划划的更少。我个人总结无外乎:平韵格的词牌53种,仄韵格词牌75种,平仄韵转换格6种,平仄韵通叶格6种,平仄韵错叶格7种,共147种。怎么样,如果您连这147种词牌都不想通读熟悉下来的话,那咱就别去识别词牌了,把自己搞那么纠结作甚。。
5、满路花捉拍琴瑟相思引琴调相思引瑶台第一层瑶台聚八仙黄鹤绕碧树征招调中腔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