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重阳节诗词
1、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2、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3、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4、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5、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6、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7、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8、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9、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10、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11、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12、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13、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14、我更闲不住,犹为一诗忙。
15、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1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18、杜甫因病无法饮酒,以至于发出“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的嗔怪,将重阳节无法饮酒的落寞之情表现出来,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9、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20、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二、九九重阳节诗词名句
1、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2、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
3、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4、羁旅江湖数十霜,昨宵疏雨又重阳。
5、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6、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7、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8、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9、孟浩然,襄州襄阳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他一生主要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巴蜀越湘赣等地留下他的足迹,自然山水是他写作的主要题材。孟诗以五律见长,诗中有幽棲生活的描写,有洁身自好的心情诉说,也有出仕不遂的苦闷。其诗风恬淡孤清,在盛唐诗人中,别具一格。
10、分享数篇颇负盛名的关于吟诵重阳佳节之宋词,与大家一起赏千崖秋色,情回故乡!
11、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12、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13、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14、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15、三径归来香满路,清风一曲踏琼花。
16、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1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18、在惆怅失意的人眼里,眼前越是热闹,内心就越是荒芜;在心绪通达的人眼里,寻欢作乐且及时,莫负一片好风光;在锐意进取的人眼里,劝君前行莫等闲,劝君惜取少年时。
19、都到这了,分享+点个赞再走呗!!
20、③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
三、九九重阳节诗词歌赋
1、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2、妪叟歌情漫:重阳节老太太、老头儿纵情歌唱。
3、青娥懒唱无衣换,新开乞酒难。
4、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
5、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6、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7、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8、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9、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10、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1、久旱逢甘雨,三农入醉乡。
12、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13、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14、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15、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16、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18、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19、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20、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四、九九重阳节诗词残花败柳遍地黄
1、诗人自古意难偿,唱罢相思吟白藏。欲向金风求美句,任凭玉露润词章。千千心结文兴赋,九九重阳诗韵香。满眼菊黄葩蕊艳,还疑秋节是春光。一瓣多情枕砚边,相思盈语寸毫前。秋风将别诗如酒,珠玉难联月似年。露冷滴声空落寞,心清吟菊尽陶然。良宵遗梦任伊去,且做浮云黄鹤仙。
2、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3、古人的恋家情结比现代人更浓烈,独留他乡,会有一种强烈的漂泊感,家乡是他的根,离开家就如一叶浮萍,失去依附。在平日里,思乡念归之情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不会明显地表露出来,而在佳节来临的时候,这种感觉愈加地强烈,甚至一发而不可收。
4、纳兰性德的“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宛若天成,不着痕迹,将重阳节浓浓的乡愁与羁旅之苦十分透彻地表现出来。
5、以上所述,不当处请友斧正。
6、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7、④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8、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9、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10、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