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田赋
1、(3)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
2、于是仲春令月⑩,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3、原:宽阔平坦之地。隰(xí):低湿之地。郁茂:草木繁盛。
4、放大唐人写经:纤毫毕现古人用笔之精妙
5、(16)凉风,钓游鲤,弋高鸿。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
6、于焉:于是乎。逍遥:安闲自得。
7、归田赋张衡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鶊哀鸣⒁;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8、归田赋属于小赋,小赋,篇幅较短,多用韵文,句式种类多样,侧重于抒写个人心理活动,托物言志,咏物抒情,针砭现实,采用铺排手法,语言较汉大赋朴素。赋体文学中有生命力和价值的一类。兴起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宋以降一直绵延不息。
9、隰(xí)低湿的地方。新开垦的田。姓。
10、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11、(13)足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
12、超埃尘:即游于尘埃之外。埃尘,比喻纷浊的事务。遐逝:远去。
13、赵孟頫一生都在出仕还是归隐的矛盾挣扎当中。他曾写道:“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己云然,见事苦不早。平生独往愿,丘壑守怀抱。”
14、BDC(1)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2)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
15、祝允明《行草归田赋》,行草书,凡十四开,每开纵5厘米,横9厘米,满页3行,共计79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16、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曰:“临川流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用词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徒:空,徒然。羡:愿。
17、《归田赋》是东汉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归田赋》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开了骈赋的先河,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是一篇短小明畅的抒情小赋,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18、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此句意思为等待政治清明未可预期。
19、归田赋》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
2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二、归田赋属于什么赋
1、(答案)B(答案解析)《归田赋》是汉代辞赋家张衡从仕途转向退隐时所作的一篇小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以描写田园隐居乐趣为主题的作品。A项,《遂初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纪实性“述行赋”。C项,《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D项,《观潮》是南宋周密观钱塘大潮后写的文章。
2、(21)入帝王之门哉!枝山散客书。
3、如:往,到。以上两句说自己纵情物外,脱略形迹,不在乎荣辱得失所带来的结果。
4、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好的支持!
5、(17)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
6、(8)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
7、(4)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
8、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及作者。投稿信箱:331738515@qq.com
9、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张衡《归田赋》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张衡《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规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张衡《归田赋》
10、《归田赋》的新鲜还在于它的语言。汉大赋中的遣词造语往往因着意于凸显气象而流于生涩冷僻,张衡的《归田赋》却语出清新,一派天然,晶莹圆润,如珠在泉。尤其是写景部分,作者一律采用白描的手法,不借奇彩夺目,全以亲切感人。如其中一段“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就写得自然朴素、清丽非凡。因都是四言句式,另有一番紧凑、短促的妙趣。
11、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12、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高唱,在小丘上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魦鰡。
13、本册因无年款,故鉴赏者据其书风未臻晚年豪放不拘之境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本册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多,但又不是全仿。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两段用纸相同,应为同一时期所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册应该是祝允明尝试着将宋、元意趣融入晋、唐法度时期的作品。因此,可视为祝允明中年时期的书法精品。
14、《归田赋》为行草书,凡十四开,每开纵5厘米,横9厘米,满页3行,共计79行。册分前后两段:前一段行书,抄录的是东汉张衡《归田赋》和仲长统《乐志论》二文,款署"枝山散客书",后一段草书,所书内容为三国魏人嵇康五言诗《酒会》一首,款署"枝山"。两段均五年款和作者印记,惟见册尾钤有一"雀山华密"白文鉴藏印,似为明人印记。"据袁永之之跋记,可知原物当为长卷,今成册页者,乃经后人割裱而成。所书用纸虽有"金粟山藏经纸"印记,也当为北宋名纸的明代仿制品。
15、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16、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
17、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18、曜灵:太阳。俄景:偏西的日光。俄,倾侧,不正。
19、(11)之所如。《乐志论》:使居有良田广宅,
20、陈:陈述。轨模:法式楷模。
三、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1、感老氏之遗诫:指《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2、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3、祝允明与文徵明被看作是“吴门书派”的两座高峰,祝允明书法更曾被看作是自赵孟以后二百余年内创造书风转变的一个枢纽。
4、《归田赋》是东汉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
5、全赋短小明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6)遥,聊以娱情。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8、赵孟頫荣际五朝,但他作为宋室后裔出仕蒙元,遭世人非议。且元朝把他作为拉拢汉族文人的棋子,位虽高而无实权,使他难以施展理想和抱负。
9、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10、劳动节,回归田园,看看风景,亦是不错的选择。
11、雎(jū)用于古人名,如范雎、唐雎,都是战国时人。
12、(9)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
13、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写其读书自娱。
14、翰:毛笔。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遗情。
15、此册多定为祝允明中年之作。本册行书一段,风格中蕴涵了苏、黄、米、赵,尤其以赵子昂的影响为多,但又不是全仿。草书一段,仍是规矩有度,而未放任挥洒。
16、(1)是汉大赋向抒情小赋过渡的里程碑;(2)是我国今存的第一篇骈赋;(3)是第一篇田园赋,为后世文学表现田园题材提供了艺术借鉴。《归田赋》语言清新晓畅、挥洒自如,与内容意脉贯通、和谐一体,宣告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其骈偶成分恰到好处,为后世骈体赋开创了良好范例。
17、般(pán)游:游乐。般:乐。
18、《归田赋》,东汉抒情小赋,东汉张衡所著。
19、《归田赋》约作于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张衡免官归家时。它是我国赋史上第一篇以描写田园生活和乐趣为主题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辞赋由事类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转变。全赋紧扣“归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和仕宦的苦闷。艺术上也有突出的特色。其善于捕捉自然界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美景象,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其摆脱了大赋铺采?の摹⒍鸦窃濉⑴帕写驶恪⒖桃獾裨涞木上埃桓亩匀弧⑻竦⒒钇谩⒘鞒┑男挛姆纭S绕渫ㄆ迷希⑺婺谌莺褪闱榈牟煌拇位辉希谷骋粼巷稀⒘骼龊统F淙谕焉迨浚嘤枚耘迹附樘澹ざ皇ё匀弧?。
20、(1)主要观点: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评价:孔子的观点体现了“仁”的思想,但也有片面性,将救助问题政治化,单一化。(2)包括自然灾害的种类自下而上的报灾与自上而下的核灾程序减免的依据减免的具体项目与先后次序减免的年限等方面(3)迷信色彩浓厚:措施多样。(其它合理表述。可酌情给分)(4)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给救火带来不利影响。(其它合理表述。可酌情给分)。
四、归田赋拼音版
1、谅:确实。微昧:幽隐。
2、(19)曲。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
3、(18)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
4、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5、祝枝山《归田赋》为行草书,凡十四开,满页3行,共计79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册分前后两段:前一段行书,抄录的是东汉张衡《归田赋》和仲长统《乐志论》二文,款署“枝山散客书”;后一段草书,所书内容为三国魏人嵇康五言诗《酒会》一首,款署“枝山”。两段均五年款和作者印记,惟见册尾钤有一“雀山华密”白文鉴藏印,似为明人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