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李白生平思维导图(精选文案111句)

一、李白生平

1、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的陈沆就发现,李白的诗歌里经常能找到楚辞的痕迹,甚至和屈原的作品有共同的主旨。

2、李白小的时候,可不是安分的人,

3、知乎上有个“你同情李白一生的遭遇吗?”的提问,高赞回答都是:“李白有多有才、多知名、多潇洒!”“我们也配同情他?!”回答者没能明白的是,李白越有才,这些才华带给他的失望就越多。

4、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玄宗奔蜀,马嵬后,肃宗在灵武继位。玄宗在成都尚不知时,发布公文,命其子平定天下。永王李璘在江陵招募将士数万人,东下平乱,实则别有野心。他经庐山辟李白为幕僚。李白是不懂政治的人,只是出于报国安民的意图而入幕。

5、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

6、当初魏万集结成册之后,为之作序,即《李翰林集序》,在这篇序中,魏万记载了很多李白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有这样一段话:

7、盛唐诗歌代表人物李白是怎样的人?

8、从“闲过信陵饮”到“烜赫大梁城”几句则是追忆了战国往事。信陵君善于养士,知人善任,终于在危机时候得到门下侯嬴与朱亥两位食客的帮助,窃符救赵,击退了秦军。

9、李白是热血,但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以至于下狱,李白入狱之后,宗氏多方奔走,全力营救,终说服了一些人帮助李白脱罪,只不过李白后来还是被流放夜郎。

10、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11、天宝初年,应玄宗之召,进京供奉翰林。但因遭谗言诋毁,仅一年多时间,就被排挤出京。之后,在江淮一带盘桓。他的“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所以精神思想极度苦闷烦脑。安史之乱爆发,应邀成为永王遴的幕僚。后因肃宗继位,灭杀永王遴集团,李白受到牵连入狱,后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其后,往来于浔阳(江西九江)、宣城(安徽宣城)一带。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在宣城病故。

12、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13、五十九岁,在巫山遇大赦,回金陵;

14、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15、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16、通读下来简直令人血脉喷张,恨不得自己手中便有一把宝剑,可以像诗中描绘的一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我们现在读起来尚有如此感染力,可见作者当时使用怎样激昂的心情写出来的。

17、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18、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

19、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20、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带着宗氏南下避难,后进入永王李璘军营,他诗性一发,就来了一首《永王东巡歌》,这首诗有没有得到李璘的赏识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却成为李白获罪的铁证,毕竟当时的皇帝是李璘的兄长唐肃宗。

二、李白生平思维导图

1、一天一首古诗词——秋浦歌(其十五)

2、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3、一句一个兮字,这正是先秦楚人的说话习惯,连意境都和楚辞里“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一脉相承。

4、李白与宗氏一起经历了很多波折,两人是同甘共苦的好夫妻。李白的前三任妻子对于他都是附属作用,她们对于李白的事业都没有很大帮助,而宗氏就不一样了,她凭借家中强大的势力,在很多方面帮助了李白。

5、唐玄宗和杨玉环游玩的时候,李白还奉命写了三首诗,首首都是在赞美杨玉环,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还比如“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6、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7、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1岁,葬当涂龙山。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8、李白,生于701年,死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9、于是李白就被他们排挤出了朝廷,终远离了政治中心。官场失意的李白很是忧愁,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于是他只好外出游历。途径龙兴寺时因感风寒,病卧王伦酒店。

10、李白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

11、当时李白的大名已名冠海内,店主王伦对李白更是钦佩有加,殷勤照顾;王伦的女儿月莲倾情李白,对之更是体贴入微。很快,李白的病有了好转,店主王伦特意设宴庆贺。

12、一天一首古诗词——夏日山中

13、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4、所以我们要把表面工作给做好,

15、一天一首古诗词——静夜思

16、可是当他做小舟从洞庭湖上时,

17、天宝十五载、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18、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

19、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20、被称为旅行家的人可不多,

三、李白生平及作品时间轴

1、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2、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等处,

3、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4、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5、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无数佳作,被人们称为“诗仙”。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喊出了千百年来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呢?

6、李白这一生都有着一个伟大的理想,而且有着高远的抱负,他想要接济苍生,安居乐业,让世间都和平美好,即使在他遭到他人的陷害被贬谪,他也是保持着自己慈悲的心怀保持善良,而并不是避开官场隐居,所以也就有大量的歌颂了古代的功臣英雄的诗词歌赋都出于他的手中。

7、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8、李白很多作品都是超脱于时代的,他的诗歌被贺知章看过之后惊呼谪仙人。是啊,除却文曲星下凡,还有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绝美的诗篇呢。

9、中国歌剧舞剧院用国内的创作和演出团队,以及演出平台,保障了演出的品质。而作为川酒杰出代表的泸州老窖则是中国知名的市场品牌,拥有丰富的市场化经验,还以优质的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让两者合作推出的剧目成功地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重温那些自己知道,但并不熟悉的历史故事。

10、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11、这应该是对李白感情的详细交代了,李白娶妻晚,他二十四岁才离开蜀地远游,在二十六岁的时候于安陆结识了好朋友孟浩然,经过孟浩然的介绍,727年,二十七岁的李白娶了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婚后李白就留在了安陆,在此后三年的时间里,李白基本就是定居于安陆,偶尔出游。

12、人生实难,逢此织罗。”

13、从李白的几首名篇之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他的风格,《将进酒》、《蜀道难》亦或是《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将自己的雄心壮志以丰富的想象融合在意境之中,开创了一种恢宏博大的风格。

14、关于他的死,还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一说便是他在舟中赏月,为了摘月失足堕水而死。由于这个传说,后人将李白奉为诸“水仙王”之认为文豪李白在另一个世界也可以庇佑船员,渔民及水上贸易商旅。据正史“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15、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游历全国各地,思想相对乐观,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并且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在辞官后发出的掷地有声的誓言,今天看来,李白吹得有点大了。他当翰林以前没少折腰事权贵,辞官后亦还一心想要被举荐。

17、一天一首古诗词——秦女卷衣

18、一天一首古诗词——望天门山

19、跟着这位高人认真学习。

20、一天一首古诗词——上李邕

四、李白生平简介

1、诗人固然是一个文人,但是从诗中透露的气息来看全然没有文人的迂阔酸腐,十足的侠客意味。或许这也正是为什么李白能够在盛唐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2、你知道的或不知道的李白

3、不久,孔巢文也到了会稽,

4、李白在这里突然小宇宙爆发,

5、但他没有直接前往北方政治中心,而是顺着长江东进,去看看广阔的南方世界。而在那里,将会有更多浪漫的文化遗产在等待着这个已经仙气满满的年轻人。

6、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

7、就算我们金陵现在不是以前的“首都”了,

8、现在提到李白,你会想到什么?“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狂士?“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还是“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强打野刺客?

9、经常跑到道观找道士聊天。

10、教科书上常见的李白形象▼

11、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12、所以李白和许氏有很多相处的时间,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好后来生了一子一女,即李伯禽(小名明月奴)和李平阳(刚出嫁不久就病逝了)。

13、唐朝科举取士之法让大量有才华的年轻人走入仕途,可是这条路并不属于李白,究竟是不屑、不敢还是不能,现在已经无定论。好在唐代干谒之风盛行,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可惜,干谒之路对于李白来说并不顺利。在《上安州裴长史书》里,李白夸了自己,夸了裴长史,本来好好的,结果结尾的时候留下了如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率真狂妄本色。即使在裴宽那里碰了壁,李白仍然没有丝毫改变,之后的自荐书里依然都是这样的套路。如此幼稚的表现,怎么能在官僚面前留下好的印象?现在我们已无法判断这种行为究竟是情商低还是内心拧巴,不愿彻底低头,即使求职也要保持后的倔强,但结果很明显——做不了官。

14、李白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二十六岁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15、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16、究竟是哪首诗这么与众不同呢?这首诗并不冷僻,艺术成就也很高,只是杀戮之气太重了才没有被选进课本里,它就是《侠客行》。试看《侠客行》全文:

17、四十四岁~五十五岁,结识杜甫,游历河南地区,在开封与武后朝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结婚。自己又游长三角、东北等地。谋求为国效力的机会;

18、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

19、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20、光是第一句的开头就气势逼人,用一连串的兵器描写带入到一种冷肃的气氛之中。下面写“十步杀一人”还要“深藏功与名”更是极具侠客风度。

五、李白生平经历详细介绍

1、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2、诗作后,李白抬出孔圣人的故事予以反唇相讥,意思是说: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可以说,诗中的李白态度相当桀骜不驯。然而,这样的李白并不令人讨厌,反而叫人喜欢。事实上,唯有李白才能够说出如此自信而夸张的话语。人人都有年轻时,如果遭遇了轻视,就读读李白这首诗,一定让你直呼过瘾。

3、对于二人是否已经结婚,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也有很多史书将刘氏写成一个情妇,李白与她只是交易关系,其实并没有领证结婚。总而言之,这个人在李白一生中留下的足迹不多。

4、准备走捷径当官的李白,他先是跑去和皇帝们炼长生不老的仙丹道士一起混。可是他们只会喝酒聊天,不求上进,这样的生活不是李白想要的。于是他便跑到山东泰安府徂徕山,跟孔子三十七世孙孔巢父一块儿混的。傍上孔巢父这样的政治大款,看来离天子脚下不远了。谁知孔巢父真的沉湎于山林之乐,整天在竹荫下喝酒,李白也得不到任何提拔。

5、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6、上游的川江是:“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7、二十五岁~四十二岁,离蜀游历。经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又回湖北,与前朝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期间广交朋友,励志通过举荐入朝辅佐君王。三十初入长安,又游洛阳、太原等地,定居山东济宁。夫人逝,与刘氏结婚;

8、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是年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风翔,授右拾遗。

9、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

10、现在,泸州老窖·国窖1573携手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了票选活动,将在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四大经典舞剧中进行选择,而决定权就在你的手里,得到多观众投票的剧目,将会于2020年在全国巡回演出,让更多人和你一起享受到视听盛宴。

11、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

12、至于后来宗氏什么时候去世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李白后几年的穷困潦倒来看,宗氏似乎是死在李白前面的。759年,朝廷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被赦免之列,离开夜郎之后,他似乎也无处可去,只是到处拜访老友,让朋友接济,后因病回到金陵,投奔了族叔李阳冰,于第二年去世。

1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4、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15、五十八岁~五十九岁,免死流配夜郎(云贵川地区);

16、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

17、李白,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的一生充满传奇,各种丰富的经历,造就了千古名句。本期专题,带你从李白的旅行角度,一张图看懂他的一生。

18、有人认为他就是个地道的老四川,也有人认为他生于西域碎叶城,还有夸张的说法认为李白其实是波斯人。但无论各派如何争论,有一点是肯定的:李白的少年时期是在美丽的四川度过的,四川的风物和人文风情构成了李白一生文学创作的底色。

19、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20、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

六、李白生平

1、后来,宗氏凭借着家族帮助了李白很多次,甚至都挽救了他的生命。只不过宗氏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徒,后来她就进入寺庙修仙去了,所以李白与宗氏之间也没有好的结局。

2、一天一首古诗词——行路难

3、一到扬州后,就被灯红酒绿吸引,

4、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

5、李白 ,生于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市)。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6、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7、二十五岁前,居蜀中,文才初现,十八岁随隐士学霸王之道;

8、他具有超轶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9、新书《李白那年三十整》则还原一个被误读了千年,诗仙光环下,那个真实得我们不太想承认的李白。让我们看到在大唐的开元盛世下,身为一个“后浪”,三十岁的李白如何与仕途格格不入,如何在醉酒与求道中,一边乘风破浪,一边艰难前行,直到遍体鳞伤。

10、诗仙李白平日里就喜欢吃酒,酒瘾上来了就会作诗。当时李白吃了酒后,就随便找个块石头在一面墙上写下了《游园吟》。宗氏在与丫鬟逛园子的时候瞧见了这首诗,她喜欢,更想见见写诗的人。

11、当然,这里的好感并非爱情中的好感,纯粹是李白欣赏杨玉环的美,和爱情没有关系,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喜欢杨玉环,李白陪在唐玄宗身边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被唐玄宗踢出了长安。

上一篇上一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必考句(精选文案6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