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景抒情诗
1、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
2、给孩子一个安静听故事的时间,在故事中,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成长!重要的是,晚上有了“哈哈老爸说故事”,再也不用爸妈费心哄ta睡觉啦!除了是哄睡神器,还是人肉闹钟。轻松点击顶端的“哈哈老爸说故事”,加入听故事的大家庭里来吧!
3、⑧洗练:语言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极的境界。
4、(12)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待、暗示
5、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6、①白描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7、小朋友好,哈哈老爸今天要和你们认识的古诗叫做《登鹳雀楼》,这也是小学生必背的75首唐诗之一。谁写的呢?跟上一期说到的古诗《凉州词》是同一位作者,唐朝的王之涣。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才35岁,可以说年轻了。
8、如上所述,你在欣赏古诗词时,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别忘了看标题,看作者,看题材,看意象,看注释,看抒情字眼。看看想想,步步为营,再难的诗恐怕也能化解。祝你在一路看好中乐得其所!
9、查漏补缺;学实学透:用活用精。
10、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11、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12、④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13、曲的分类散曲(分为:小令、套数)和剧曲
14、例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几句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在作者马致远的笔下,各种景物都染上了人的主观情感的色彩。
15、古诗借景抒情鉴赏的原则
16、(16)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17、②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18、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19、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20、(爱的礼物)作为王老师的粉丝,能有什么享受?
二、借景抒情诗歌
1、②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2、透过标题“览古”二字,我们可知该诗是怀古咏史诗。透过“越中”二字即可知道所咏的历史对象。至此,盛衰之感,讽喻之情就已跃然纸上了,再结合全诗,就不难把握该诗的情感——作者借过去的统治阶级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万世不竭,而终归于幻灭来警醒世人,更是讽喻统制者了。
3、黄昏时刻的院落,给人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往事浮现出来使愁肠更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蟋蟀发出的长而尖的叫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4、例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5、借古讽今:就是借用古代的事迹,从正面或反面讽喻作者所处时代现实中的事,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借古讽今,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富有说服力。
6、(2)对表现手法的赏析,一般从手法和表达作用的角度来分析。
7、城南宋代: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8、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
9、看上去是一首写风景的诗,其实作者王之涣通过登高望远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后我们再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10、⑮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皆自然景物书法感情
11、《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不幸遭遇。
12、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13、②判断意象的象征义——套用法,联想法,谐音法
14、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特殊句式)4种常考题型盘点,必考内容
15、本欲赏花遣愁,出现在面前的偏又是竞相吐艳的红海棠,联想到自己滞留他乡,韶华渐老,思乡之情油然而起。词人采用反衬手法,貌似红绿满眼的海棠,实际上却暗含有好花不常开的喟叹。
16、例如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的内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17、译文:天下伤心的地方,就是这送别的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
18、主要问法: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19、他在罐头瓶的口上拴上两根小麻绳
20、欧阳修: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三、借景抒情诗
1、直抒胸臆: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2、(1)题型拓展:名句默写题(2分)杜甫《蜀相》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前期做题的话,不用特别着急、重在积累,及时复盘。文常的背诵,就是每天不断复习,不断积累,滴水穿石哦。
4、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有些读者易将二者混淆,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毕竟二者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的,但只要稍加留意,并借助足够的阅读经验,二者的区别还是明显的。
5、一朵朵烈焰,温暖春天和爱
6、如读苏轼〈〈赤壁怀古〉〉一词,只有你了解他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诗所表达的的豁达和豪迈.
7、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8、⑪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9、⑩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10、③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11、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12、释义: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13、语言特色类——在诗歌解答中经常套用的关于语言的术语
14、④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
15、试题例析: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16、(开心宣布)本周王老师又去送蛋糕啦!
17、文学常识应该属于难背诵的部分了,知识量庞大,而且分散。
18、纪传体:《史记》(通史)
19、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20、格式: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借景抒情诗自创
1、看题目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⑤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4、有人评论这首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求荐之意”,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这首求荐诗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诗的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这首求荐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地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得力量,这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5、(作者)朱熹(朝代)宋
6、意象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物象。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赋予了客观事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月饱含思念,柳代表惜别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意象,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情感.
7、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9、②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10、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11、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12、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13、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寓情于景: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14、④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15、①这两首诗在体栽上属于五言绝句。这两首诗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2分)
1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7、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18、豪放词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水龙吟》(楚天)
19、译文: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20、北宋以慢词的作著称的作家是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