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春晓的意思
1、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2、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3、我们经常带娃的宝爸宝妈们都知道小宝宝的天性都是爱玩的,如果你让他一本正经的跟着你去读这些古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以玩为基础目的,不知不觉地给他输入古诗,一方面培养了他的语感,另一方面又带他玩的不亦乐乎,从而进一步达到知识启蒙的终目的。但是,幼儿启蒙的路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要多花时间多陪伴。有些宝宝接受而且输出快一点,有些宝宝则慢一点,都是正常的。但是,任何的得到都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持之以恒的亲子陪伴,才能获得更多的惊喜。
4、解释: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晓的其他意思天明:~市。拂~。破~。报~。知道,懂得:~畅。~得。分~。使人知道清楚:~示。~谕。《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5、书号:9787101130294
6、处处闻啼鸟,醒来之后听到到处都有鸟儿的啼叫声,好热闹呀。
7、春晓翻译: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8、“春晓”:春天的清晨,
9、春梦缠绵,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之后只听见处处是鸟儿的欢声鸣叫,昨晚一夜的刮风下雨,谁知道有多少花被打落了
10、希望树2021级全年制幼小衔接招生
11、《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1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13、三句采用插叙的方法转写夜间听到风雨声,这样写的好处是富于变化。徐增《而庵说唐诗》已指出了这一点:“做上二句便煞住笔,复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来,看他用笔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矣。”先写今天早晨,再写昨天夜里。先写快乐,再写担心。短短的二十个字,显得曲折有致。写昨夜的风雨声,实际上也写了昨天风和日丽,百花齐放,令人赏心悦目。正准备今天继续欣赏时,忽然记起昨晚听到的风雨声,自然令人关注起繁花的命运来。
14、《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译文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15、“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16、《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17、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春晓》,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
18、《春晓》古诗的意思: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9、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20、分析: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原文:《春晓》
二、古诗春晓的意思翻译
1、本书以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为序,对《千家诗》中每一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每篇赏析文章将作者介绍、词语解释、文本考辨、作品分析熔为一炉。作者介绍突出了各诗的写作背景,词语解释扫清了各诗的文字障碍,文本考辨为准确理解各诗提供了可靠依据,作品分析既对各诗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讲解,又对各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进行了总结。
2、译文:春天气候宜人正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到处都听到鸟叫声。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风雨声,不知道打落了多少花呢。
3、▼这个是整张画出来的。
4、(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6、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7、给古诗配画,不仅可以加强宝宝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宝宝的想象力,而且宝宝们可是很喜欢涂鸦的呢。画的时候,可以重复读古诗,加深印象。不知不觉中,不但记住了古诗内容,而且也能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
8、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9、▼用胶布将剪出来的景物双面贴好,可以更耐玩哦,因为宝宝可能随时都想撕一撕。
10、在接下来跟着一起读古诗的日子里面,我会告诉大家怎么去更好的陪宝宝去读古诗词,记住古诗,甚至让宝宝爱上古诗。
11、这首诗的意思: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原文: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扩展资料:《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12、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13、《春晓》(唐.孟浩然)
14、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1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春:春天。晓:早晨。春晓:为春天的早晨。
17、“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18、唐朝是诗歌为繁荣的时代,不仅诗人众多,诗歌的风格也多姿多采。
19、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0、听诗、读诗、背诗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爱的教育,也是我们华夏民族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早期的诗歌启蒙,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中国文字和古诗词的音节之美,更可以锻炼孩子的吐字、用气,提升他们的语音语感,对这个时期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要。
三、古诗春晓的意思是什么讲的
1、《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2、好,我们后再一起品味一下这首诗。
3、我们讲他的个性、讲他的经历,只是要说清楚他为什么能写出《春晓》这样的诗,这首诗你不觉得很像儿歌吗?你不觉得很有童趣吗?你不觉得只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吗?写这诗的时候啊,作者是多么的慵懒,他又是多么的自由,又是多么的自在。他不告诉你春天什么时候来了,也不告诉你春天什么时候走,他只是说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我感觉昨晚有风雨来,我猜想花瓣落了一地,所有这些都是在我睡觉的时候发生的。嗯,你要问我什么时候才去看春光,我才不告诉你呢,我想什么时候去,我就什么时候去。多么自由、多么率性,不是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人是万万写不出这样天真烂漫的诗篇,就像闻一多评价的,孟浩然这首诗真是平淡到都看不见诗了,只看见谁呢?只看见一个真正的孟浩然。
4、次句承上写天亮时鸟啼声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同时也表明处处有啼鸟赖以停留的花草树木,它们当然也是竞相成长,各具特色的。说到“啼”,人们自然会想到黄莺。杜牧的《江南春》就说过“千里莺啼绿映红”。黄莺是一种冬去春来的候鸟,所以“莺啼”反映了春天的特点。“莺啼”的目的是为了求偶。黄莺还有个名字叫黄鹂。杜甫在一首七绝中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显然这两个黄鹂一公一母,正在谈情说爱。所以“处处闻啼鸟”一句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5、今天,我们来玩转《春晓》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诗。
6、春晓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孟浩然,在春天的早晨,醒来之后,感觉到春天的湿润的气息,对春天春雨落花的喜爱,有一种惜春之情。
7、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8、诗歌一二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人说他在温暖的春夜中,由于睡得十分香甜,竟不知不觉睡到了天亮。早晨天气晴好,所以到处传来鸟儿们叽叽喳喳的鸣叫声。
9、春:春天。晓:早晨。春晓:为春天的早晨。
10、全诗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11、这首诗,你肯定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反正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这首诗。当时是我们老师给我们讲的,我的的感觉就是,早上睡觉起来,听见好多好多鸟儿在叫,昨天晚上刮了好多的风,下了好多的雨,早上起来看到落了很多很多的花。这就是当年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心目当中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后来长大了,当然知道孟浩然不是一般人,是盛唐著名的大诗人,特别是山水田园诗,写得尤其好。我们现在翻开教科书,知道在唐代有个山水田园诗派,其中孟浩然和王维是这个诗派中的佼佼者,也可以说是领袖式的人物。写这首《春晓》的时候,孟浩然还年轻,当时只有二三十岁,在湖北的鹿门山隐居,经常写诗以表白心迹。这首诗看似简单,其实地神奇。
12、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13、春晓这首诗我做了个手工画,这可以更好地吸引孩子,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做手工画,更好对古诗进行理解和记忆。
14、儿童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15、前两天,我们欣赏了风格豪迈苍凉的边塞诗,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写的《春晓》,看看他的风格又是什么样的呢?
16、春眠不觉晓⑴,处处闻啼鸟⑵。夜来风雨声⑶,花落知多少⑷。《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整体赏析《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
17、这些跟宝宝一起完成的画和手工要好好保存哦,想玩了可以随时拿出来。
18、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19、在短短的一首诗里,诗人从早晨联想到昨夜,从晴光大好跳到一夜风雨,从鸟儿啁啾想到花儿零落,把一个宁静平常的早晨描写得丰富多采,好像山间的一条小溪,蜿蜒跌宕,趣味横生,让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20、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四、一年级古诗春晓的意思
1、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2、你说的是原诗是吗?那就按照下面的内容填上就好了:春晓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有疑问请你追问!
3、许多小朋友背的第一句古诗就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作为家长,您也许能给孩子简单讲讲这首诗的情景,辅导他们背得滚瓜烂熟。但如果您知道诗人“春眠不觉晓”是一觉睡到自然醒,知道《春晓》先写今天早晨,然后再追忆昨夜是为了让诗歌富于变化,或许小朋友的记忆会更加生动,从一首诗中得到的知识也会更多。
4、作品鉴赏:《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5、(本文节选自《千家诗赏析》,中华书局出版。标题为编辑所拟)
6、徐有富,1943年出生于南京,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与诗学的教学与研究。文献学方面的著作有《校雠广义》(与程千帆合著)、《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主编)、《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目录学与学术史》等;诗学方面的著作有《唐代妇女生活与诗》、《诗学原理》、《李清照》等,并发表诗学论文、古典文献学论文百余篇。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优秀教学成果奖。
7、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在《书怀贻京邑同好》诗中说:“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可见他过了而立之年,曾赴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未考取。他一辈子都没当过官,这也成全了他,使他成了唐代典型的田园诗人。其《过故人庄》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说的是故人,大致也反映了他自己田园生活的状况与情趣。《四库全书》收《孟浩然集》四卷,《全唐诗》录其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二首又两句。
8、作者:孟浩然朗诵:孙道临于芳
9、小朋友们知道春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知道作者是谁吗?他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古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中国古诗吧!
10、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11、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12、▼可以用稍硬一点的纸剪出在诗中存在景或物,让宝宝参与剪纸和涂色,可以玩一下午呢,也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时候。
13、《春晓》大家都很熟悉啦。
14、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赏析:《春晓》这首小,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6、不知小朋友们发现没有,诗人其实只写出了自己早晨醒来听到的、想到的,并没有写自己亲眼看见了什么,然而通过生动的文字,丰富的意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春天早晨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前一晚夜雨绵绵、雨打花落的情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是不是很高明呢?
17、“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8、春晓诗意是: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19、俗话说:日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承载口述传统的中流砥柱,千百年来,传达了各种文化的内在价值。诗歌贯穿人类整个历史,不论是何种文化、不论其在哪一片大陆,诗歌都在传诵着我们共同的人性和共有的价值观念,将简单的词句转化为对话与和平的有力催化剂。
20、让更多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五、古诗春晓的意思是春天的早晨还是春天的夜
1、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2、春眠不觉晓,是指春天的夜里真的太好睡觉啦,不知不觉就天亮了。诗人睡得太舒服了,是不是有点不想起床呀,哈哈。
3、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4、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5、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
6、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7、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思言学堂,收听《小学生必背古诗欣赏》。
8、《春晓》这首诗,是孟浩然早年在家乡鹿门山的时候写的。春晓指的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来看看诗人在这个春天的早晨里记下了什么事呢?
9、大家好,要带着宝宝们读古诗啦
10、大诗人王维也很喜欢他,他俩诗风相近,都被视为山水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听说孟浩然去世后,王维不仅到襄阳写诗凭吊,还亲自为孟浩然画像,以示记念。
1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所以又称孟襄阳。他早年一直在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四十岁以后才出门考学求官。
13、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14、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15、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16、春天的清晨一觉醒来,窗外,鸟儿们清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动人的协奏曲。春天里,生命的气息是那样美好。突然,昨夜的风声和雨声仿佛又在耳畔响起,经历了夜里风雨,那些春天里的花儿也不知道吹落了多少呀。
17、孟浩然不光能写春光,还能写村光,还能写田园诗,他可是田园诗的大佬。比如说,他很著名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什么意思啊?乡村的风光真好啊,老朋友邀我来喝酒,真高兴。喝一回不行,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一边看着菊花,一边跟着你一块喝酒。孟浩然是田园诗人,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就像一个隐士一样,永远是那样的飘飘然。他的确在早年隐居在湖北的鹿门山,40岁左右去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后来漫游吴越,回到了老家襄阳。他的一生都没有做过官,是一位典型的布衣诗人,但是他和王维、和李白、和王昌龄却都是好的朋友。
18、大诗人李白就是他的粉丝,写诗称赞他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意思是我多么喜爱孟浩然这位老夫子啊,他的文采斐然,风度潇洒,天下闻名。
19、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20、“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