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记翻译
1、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2、《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3、解释: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时没有果断采取,贻误了时机,反而会遭受到祸乱。
4、冉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5、史记的影响是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史记其他情况简介。《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6、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
7、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8、《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9、力拔山兮气盖世
10、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
11、字写好真有这么难?零基础速成是完全可以的!
12、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13、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天官书第五之2
14、《史记》白话文翻译版.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15、宰予,字子我。他口齿伶俐,擅长辞辩。拜在孔子门下以后,问道:“一个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不是太长了吗?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义必定会毁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败环。一年间,陈旧的谷子吃完了,新的谷子又成熟了,钻木取火的木材换遍了,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说:“只守丧一年,你内心安不安呢?”宰我回答说:“心安。”孔子说:“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这样做吧。君子守孝期间,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觉不到甜美,听到动听的音乐也感觉不到高兴,所以君子才不这样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予不是个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礼仪啊。”
16、舜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说这个人可以。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在家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在外的为人。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8、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19、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义,包庇残贼,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少皞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天下人称他为穷奇,意思是说他怪异无比。
20、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二、史记翻译在线阅读
1、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yáng,阳)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
2、《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陈涉世家第十八
3、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4、解释:家庭贫穷就想到应有贤良的妻子,国家混乱就想到要有贤能的宰相。
5、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
6、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
7、《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8、又问曰:“孔子适是国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
9、孔子认为仲弓在德行方面有成就,说:“冉雍啊,可以让他作个卿大夫一样的大官。”
10、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卫公孙朝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12、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3、盘点一生必读的100句名言!
14、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15、子路派子羔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这是残害人家的子弟!”子路说:“那里有人民百姓。有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宇,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厌恶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16、《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17、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8、《史记》白话文翻译版.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9、《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张仪列传第十
20、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
三、史记翻译
1、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2、2017小小海军夏令营(7天6晚)|行修之旅
3、子夏问道:“‘姣美的笑容妩媚动人啊,明沏的眼珠流动生辉啊,信佛洁白的生绡染上了绚烂的文彩’,这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绘画要先有洁白的底子,然后再彩饰图画。”子夏说:“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说:“卜商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4、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http://chin.nju.edu.cn/shownews15html
7、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8、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9、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10、授课内容:《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卷六十二《管晏列传》
11、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1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著的编年体史书。古人记史,是为了寻找规律,找出朝代兴替的规则,以提供给当代的高统治者使用。“资”,给,提供。“治”,治理。“通”,全面的,通用的。“鉴”,镜子,对照镜子,可以体察自身的过错。所以“资治通鉴”的意思就是“用来给帝王统治参考的前代历史事实”。《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这个名字就简单了,“史记”,倒过来就是“记录历史”。司马迁虽然是史官,但是他写这本书并非简单为帝王提供参考,而是要“成一家之言”,寻找历史发展、英雄起落、朝代兴替的规律,要“立一家之论”。所谓“文章两司马”,是指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学性不如前两位司马。
13、解释:众口一词,能把金石熔化;多次诽谤,能把人才毁灭。
14、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15、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於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
16、《论语》中引人深思的三句话,一定要知道!
17、公孙龙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岁。
18、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19、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历书第四
20、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四、史记翻译版哪个版本好
1、解释: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
2、曾国藩: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3、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天官书第五之1
4、《史记》翻译工作坊2018年师生合影
5、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6、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7、山东平度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8、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
9、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10、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1、你知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真正含义吗?
12、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律书第三
13、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从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从穷蝉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间几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14、司马迁的文学成就,学者大多能说出来,往往爱好《史记》文章的秀拔清朗纵横奔放,认为一读就能懂得,至于《史记》宏大丰富的义理,深奥简约的语言,交错的或省略的章节,即使是学识渊博的人,也不能完全说清。包括了时间和人物两个维度,创造了这个纪传体的体例,史料已经有很多残缺,每篇的长短不同。并且春秋之前的历史,搜集采用了诸子百家的说法,因为《左传》没有明确记录这段历史,《史记》的这一部分内容确实有很多矛盾。楚汉以后的历史,有的是来自于传闻,有的是自己亲眼所见,记录这部分的文章更加奇特超俗、激昂有力,但是有很多方言俗语,还有汉代的制度,有很多不能主观揣测的地方。
15、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6、解释: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凭空到来。
17、子思问耻。孔子曰:“国有道,谷。国无道,谷,耻也。”
1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9、舜对四岳说:“有谁能奋发努力,建立功业,光大帝尧的事业,授给他官职辅佐我办事呢?”四岳都说:“伯禹为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嗯,好!禹,你去负责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办好啊!”禹跪地叩头拜谢,谦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好了,去吧!”舜说:“弃,黎民正在挨饿受饥,你负责农业,去教他们播种百谷吧。
20、《全注全译史记》对于《史记》中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地注释,吸收了当时先进的学术成果,并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进行了表述。
五、
1、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言偃,是吴国人,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3、《史记》白话文翻译版.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4、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5、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6、”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ī,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
7、《史记》白话文翻译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8、(2)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
9、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10、国学精华50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1、孔子说:“颜回!多么德的人啊!吃的是一小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胡同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也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听我授业时,颜回像个蠢笨的人,下课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谈,也能够刻意发挥,颜回实在不笨。”“任用你的时候,就匡时救世,不被任用的时候,就藏道在身,只有我和你才有这样的处世态度吧!”
12、子曰:“於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13、《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14、子贡问:“师与商孰贤?”
15、《史记》白话文翻译版.晋世家第九
16、他陪着孔子,孔子说:“谈谈你的志趣。”曾蒧说:“穿着刚做好的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个澡,在祈雨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孔子听了,长长地叹息说:“我赞成曾蒧的志趣啊!”
17、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18、《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19、《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20、解释:假如鸟儿的羽毛还没有长满,就不可能凌空翱翔。
六、史记翻译
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项羽本纪第七
2、《史记》白话文翻译版.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3、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敢和智谋效力于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打仗。曹沫为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掉了。鲁庄害怕了,想要把遂邑这个地方送给齐国来求和,但仍然以曹沫为大将。
4、工作坊形式:自由分组,每组根据教授分配完成翻译任务,交由集体讨论,后形成定本。
5、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6、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7、《史记》白话文翻译版·秦本纪第五
8、史记三家注定什么意思?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合称。读《史记》原文,同时注意看一看这三家注,对原书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标点排印的《史记》,就是与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这就是史记三家注定的意思。
9、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10、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11、《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周本纪第四
12、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13、解释:对水而照的人可以见到自己的面容,与人相鉴照的人可以知道吉和凶。
14、子思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有所见树。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独善其身,就是耻辱。
15、解释:因为贫困而求尽快致富,那么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
16、禹、皋陶(yáo,姚)、契、后稷、伯夷、夔(kuí,奎)、龙、倕、益、彭祖,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于是舜就到文祖庙,与四岳商计,开放四门,了解勾通四方的情况,他让十二州牧讨论称帝应具备的功德,他们都说要办有大德的事,疏远巧言谄媚的小人,这样,远方的外族就都会归服。
17、10《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18、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19、《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20、子思说:“好胜、自我夸耀、怨恨、贪欲都没有显现出来,可以算是做到了仁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是否算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1、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2、子华出使去齐国,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那就给他一庾。”,冉有给了她五秉粮食。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暖的裘皮衣裳。我听说,君子救济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是为他增加财富。
3、《史记》白话文翻译版.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4、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
5、解释:宁肯多次中止洗头,多次中止吃饭,也不能慢待贤士。
6、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7、《史记》白话文翻译版.魏世家第十四
8、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你的言行符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有仁德的人了。”
9、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彊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10、一生受益无穷的《左传》十大名句
11、故意的?错得离谱、笑大肚子的标语!
12、宰我询问五帝的德行,孔子回答说:“你不是问这种问题的人。”
13、子路喜欢跟随孔子出游,曾遇到过长沮、桀溺、扛着农具的老人等隐士。
14、其实,三皇五帝本就是一家人。《史记》中虽然以“禅”这样的字眼,记载了尧舜禹三位古代帝王择优授之天下的优良传统。但其实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扩展资料:《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15、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16、解释:趁价格上涨时,要把货物像倒掉粪土那样赶快卖出去;趁价格下跌时,要把货物像求取珠玉那样赶快收进来。
17、解释: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
18、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19、(1)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20、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
1、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
2、《史记》白话文翻译版·夏本纪第二
3、解释: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
4、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有若说:“礼的应用,以恰到好处为可贵。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的办法,高明的地方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按照这一条原则去理,有时就行不通;但是只知道和的重要而一味地追求和,而不用礼去节制它,也是不可行的。”有若又说:“所守的信约要符合于义,这约言就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恭敬要符合礼,就能避免耻辱;依傍那些不失为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5、齐桓公大怒,想要扩大盟约的内容。管仲说这样做不可以。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贪图这样小的利益。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还不如还给他。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6、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7、他日从在陈蔡间,困,问行。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