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1、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辛亥元夕(元)何中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3、(作者) 卢照邻(朝代) 唐
4、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5、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6、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7、丝簧声动仙人馆,灯月光连帝子宫。
8、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9、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0、(作者) 李清照(朝代) 宋
11、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12、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14、 苏味道(唐代) 正月十五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5、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6、“月上柳梢头”是在写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而“人约黄昏后”一句中,约会的情侣只是观花灯去了吗?上片的结句如水穷云起,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句的词意也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遐想和无尽的回味。
17、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18、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19、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20、蝶恋花·密州上元(宋)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
二、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有哪些(小学生)
1、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2、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3、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4、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谁变惨凄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
5、以下是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句:
6、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7、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0、这些诗句正是写元宵节灯会的情景,苏味道诗中的“花”正是被装扮成节日彩灯的花灯。元宵节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是恋爱中的情侣约会的良好时机。
11、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12、宋代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13、如梦令(元宵席上口占)
14、趁着元宵佳节,我们一起和孩子读一读这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吧~
15、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16、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元夕》作者:王守仁
17、平时遇元宵节,金台雪霁流华月。六鳌海上戴山来,万叠崔嵬壮京阙。
1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9、万事俱凭酒破除,独醒吾亦笑当初。
20、旧社重寻怡老会,当途久付绝交书。
三、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歌赋
1、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2、春到人间夜不寒,银灯金烛映华阑。
3、第3首,《元夕》:小小茅居傍野桥,青灯一点度元宵。新诗多在景中得,宿酒都从睡里消。绕舍菜滋春后雨,过门船趁晚来潮。休嫌不住繁华境,喜亲朋近可邀。
4、三五元宵节,连年气候同。
5、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6、吃汤圆、猜灯谜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而古代文人雅士,则不免吟诗作赋。
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8、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9、2021年2月26日,元宵节!
10、诗歌重叠方式运用于全章的,在《诗经·国风》中比比皆是,每章字句大同小异,或易词申意,或重章叠句,如《郑风·褰裳》:
1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作者:元好问
12、踏莎行·元夕(宋)毛滂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後。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13、词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夜晚,这为接下来主人公的出场做好了情境的渲染和铺垫。
14、他们一同表演着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而金梁桥外皓月洁白如霜。
1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6、关于上元节的诗词:正月十五夜灯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唐代)正月十五夜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唐代)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唐代)解语花·上元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宋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唐代·李商隐《观灯乐行》
17、漫三杯、踞炉觅句,断送春宵。
18、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19、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20、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1、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2、阑干敲遍。问帘底纤纤,甚时重见。
3、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宋)向子諲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太液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
4、梅梢。尚留顾藉,滞东风、未肯雪轻飘。
5、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6、以上列举的几位词人的几首词作散文写法,很明显有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法的痕迹,抑或说是欧阳修这种方法的运用或者翻新。小结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具有的《诗经》中《国风》那种明快、浅切、自然风味,则是其他词所不具备的。
7、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什么称“元宵节”呢?因为正月即是农历的元月,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而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晚上,人们要点起无数盏彩灯,同时燃放烟花礼炮,猜着灯谜、吃着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汉代就有了,而到了唐代,赏灯的活动就很兴盛了,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代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绘道:“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8、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9、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1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1、(清)丘逢甲的《元夕无月》: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12、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13、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14、▲关注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15、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17、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