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陶侃尝出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精选文案139句)

一、陶侃尝出游

1、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主题测试卷带答案培优测试卷带答案

3、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还未成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于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4、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6、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同步练习

7、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8、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心目中的好官还应该是怎样的?(答出两点即可)

9、陶侃曾经外出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生气地对他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破坏农民的庄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0、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11、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

1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1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14、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15、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和人民的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16、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②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17、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8、陶侃尝出游:陶侃曾经外出巡视。

19、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2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二、陶侃尝出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迁都督荆、雍、盖、梁州诸军事。

2、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

3、上下滑动点击标题查看内容

4、第七单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一练习及答案二

5、骝(liú)马新跨白玉鞍,

6、试题答案:小题1:(2分)(1)拿(2)用鞭子打小题2:(2分)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小题3:(3分)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小题4:(3分)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粮食、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8、陶侃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9、✦云:说。✦聊:随便。✦耳:罢了。

10、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11、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12、小状元解读▍培优练习册▍考点清单

13、天外的云彩为你们织造快乐,

14、(注释: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跳高拍胸说:“你掌握技巧了。”

15、阅读培优▍同步阅读▍阅读训练

16、连州的斟溪,每天都溢十次但又干枯十次。安宁州的潮泉,每天溢三次又干枯三次。在贵阳城外的漏勺,每天溢一百次又干枯一百次,与计算时间的铜壶漏刻相应。

17、(9)贼:损害,伤害。

18、(3分)史密斯小姐真诚地向周围同学喷洒那半瓶香水时,播下了爱与尊重的种子。

19、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0、陶侃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于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

三、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①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3、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4、小题1:(1)拿(2)用鞭子打(2分)小题1: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2分)小题1: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粮食、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3分)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5、陶促L(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汉族,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陶侃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趣闻逸事。他还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赞扬的、贬斥的,以及为他辩诬的人都有。

6、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7、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8、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还未成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

9、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10、王冕者,诸暨(jì)人也。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lǒnɡ)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②默记。暮归,忘其牛。或③牵牛来责蹊(xī)④田,父怒,挞(tà)⑤之。已而复如初。

11、都尉夏施偷来公家的柳树栽到自己门前。

12、庐江太守张夔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

13、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邓禹、贾复知帝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去甲兵,敦儒学。帝亦思念,欲完功臣爵土,不令以吏职为过,遂罢左、右将军官。耿等亦上大将军、将军印绶,皆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奉朝请。

1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15、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16、《陶侃惜谷》出自北宋司马光创作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7、(4分,每句2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这件事)的人是太守。(没有翻译成“判断句”的扣1分)(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勤劳)耕种。(“是以”没有译成“因此”扣1分)

18、风波,我不颂扬你威力的无边;

19、时武昌号为多士,侃每次酒有定限,常欢有余而限已竭,或劝更少进,侃凄怀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

20、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译文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努力耕种,每户人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四、陶侃尝出游的尝是什么意思

1、①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侃性纤密好问,尝课诸营种柳。

3、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4、庐江太守张夔征召他做督邮,因为有才能名声,升为主簿。

5、10饮酒——晋:陶渊明

6、(20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卷)

7、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8、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10、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11、(4分,各2分)性情倔强不驯服浑身脏兮兮的,乱蓬蓬的头发,挑衅的目光。(2分)提示:既紧张、担心,又迫切地期待

12、陶侃曾经外出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在路上看见的,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生气地对他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毁坏人家的稻谷!”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3、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出处:陶侃惜谷

14、人间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15、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

16、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还未成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

17、语文课本▍课时练▍预习卡/单

18、代词,代指那个持稻的人。

19、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作法呢!有人送来馈赠品,他全都询问物品来处。

20、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戏贼人稻!”

五、陶侃尝出游的意思

1、第23课《月光曲》同步练习

2、标签:中考语文备战中考每日一题

3、⑥我很丑,但是我很牛。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5、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6、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7、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8、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9、(2分,每空1分)(1)与民同乐。(2)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珍惜粮食)。

10、陶侃(259年一334年),字士行,东晋名将。322年,朝廷命陶侃领江州刺史,率军平定王敦。成帝即位,外戚庾亮与温峤共推陶侃为盟主,平定叛乱,收复建康。陶侃从军41年,明言善断,征战无数,同时也取得了赫赫战功。他为政有方,清廉节俭,德行良好,受到后世的肯定。

11、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呵辱,还其所馈。

12、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13、首先,你提问的内容有错误!或许是“未熟粟”,“汝既不”后面应该也少了一个字。译文如下:陶侃曾经外出游玩,见到有人手里拿着一把还没成熟的稻子,陶侃问他:“你用这个做什么呢?”那人回答道:“走在路上时看见的,没事随手拿着而已。”陶侃于是勃然大怒道:“你自己不耕作,却偷别人的稻子玩耍!”于是抓住那人鞭打。因此百姓勤劳耕种,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纯手打不容易,采纳了吧!

14、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陶侃于是提出前去,众人全佩服他重道义。

15、一次夔妻有病,将到几百里地的地方请医生。

16、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17、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18、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9、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20、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chánchú),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zhuó)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

六、陶侃尝出游

1、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2、海,我不歌咏你的阔大,

3、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4、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5、陶侃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于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6、去除私欲,方见真心。事上磨练,不是磨事,正如磨刀不是为了磨那块石头,而是磨那把刀。所谓“事上磨练’,就是在事情上磨掉自己的各种私欲,比如好胜心、荣辱心、得失心。只有在事上磨练,去除这些私欲,才能见到光明的自己。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7、(1)拿这些东西干什么?(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8、作品发表后,点击阅读量达不到188人次以上,下一次赐稿不予采纳;

9、陶侃曾经外出游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生气地对他说:“你既不努力种田,竟然还为了玩乐而破坏农民的庄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0、(1)尝:曾经。(2)出:外出。(3)持:拿着。(4)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5)云:说。(6)聊:随便。(7)耳:罢了。(8)汝:你。(9)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10)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11)执:抓住。(12)鞭:名词作动词,抽打。(13)是以:因此。(14)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15)给:富裕,足,丰足。(16)足:足够。(17)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18)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11、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汉族,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12、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起,大学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13、陶侃(259年-334年),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14、第(6)段中加点词“桀骜不驯”在文中的含义是联系上文,泰迪昔日“桀骜不驯”具体表现在:

15、(15)足:足够。⒃诘:追问。

16、(1)射者中,弈者胜()

17、凉州词——唐:王之涣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0、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把锯下的竹头也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

1、(19)戏贼人稻:为了游戏而破坏农民的庄稼。(20)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21)出:外出。(22)持而鞭之,而:表转折连词。

2、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3、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暴自弃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

4、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④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

5、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6、在嘹亮的歌声里消纳了无穷的苦厄!

7、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对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8、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9、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⑤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

10、如果是自己出力劳作得到的,即使微小一定很高兴,安慰赏赐多倍;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严厉地呵斥羞辱,退还他的馈赠品。

11、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大年初一聚会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12、后正会⑥,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

13、陶侃后来见到,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柳树,凭什么偷来这里栽?夏施惊惧谢罪。

14、(13)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功夫。

15、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晴,大厅前雪化了还很湿,于是用木屑布在地上。

16、在无锡县锡山。旧名九龙山,有泉出石穴。陆羽①品之,谓天下第二泉。

17、⑼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

1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19、练习题及答案测试题及答案

上一篇上一篇:莎士比亚经典情诗(精选文案12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