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
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4、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
5、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联,上联是: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是: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上联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与“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就与下联句式一致了。
6、(答案)ABDA
7、C.(1)名之者谁?(2)修之来此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4分)
9、郑板桥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后人多知他为文人,然而他还曾是一位开明的官吏。
10、(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解析)本题应结合乙文第二段的内容来分析作答。乙文第二段先提出了“富贵者之乐”和“山林者之乐”两种乐,之后将两种乐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不能两得”,可是李侯却做到了两得,从而突出证明了选文第一段的“李侯可谓贤矣”。
12、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13、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对语言的赏析;对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开放性试题
1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6、《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
17、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18、对文章人物的分析评价;对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语句的作用;对词语的品味;开放性试题
19、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20、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二、郑板桥开仓济民的翻译和原文
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2、(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疏,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命左右侍从赶快把海瑞抓起来。太监黄锦告诉他,海瑞上疏前已经买了一口棺材,并和妻子儿女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皇上听了默默无言,拿过海瑞的奏章,又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慨叹息,把奏章留在宫中数月。
4、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5、(3分)D(“与民同乐”没有“先忧后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6、(3分)B(然则/何时而乐耶)
7、(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街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9、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10、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11、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2、海淀语文13261264209
13、有位客人上门给公仪休送鱼,他不肯接受。客人说:“听说您特别爱吃鱼才给您送来,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能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肯定也没人再给我送鱼,我还怎么吃得上鱼呢?所以我不能接受。”
14、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①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16、(试题)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2分)
17、《醉翁亭记》《岘山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题)
18、①语文老师给右边的话剧海报配写了一则广告语——三分钟与三十分钟的对话。请你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3分)
19、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每处1分,共2分)
20、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字词翻译
1、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2、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
3、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4、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5、《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题)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句中“乐”,乐趣;“得”,动词,可译为“领会”;“寓”动词,寄托。(2)句中“相与”,共同;“于”,介词,在;“于庭”,状语后置。所以两句翻译为:(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
8、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9、郑板桥曾经有一次夜里外出,他听到一所茅屋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一打听,知道这人叫韩梦周,是贫穷人家子弟,就供给他一些费用资助他读书。郑板桥在山东先后做了十二年官,后来他请求辞官回家时,行囊之中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只能靠卖字画为生。郑板桥的书法有汉隶的特点,又能别开生面。他的画随意挥洒,妙趣横生。著有《板桥诗钞》等书,流传于后世。
10、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11、《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3、(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14、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文言文阅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就是说,中考的文言文阅读可能会考课外文章。在2015年的中考说明文言文阅读样题中,将出现课内外的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强调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
15、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分)
16、对说明文文意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对说明语段内容的概括
17、考点内容:五年的现代文阅读基本都是说明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搭配,注意人文内涵与语言要素的统重在考查考生的整体阅读和感悟能力,重视对考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考查。其考点注重对文段(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分析和领悟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搜集、处理信息、概括、归纳、推断、想象、创造与思维能力和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8、选文中游人的“乐”指:;太守的“乐”指:。(4分)
19、(名师点睛)常见的文言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中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20、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四、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简短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花和尚唐三藏野猪林火焰山路阻败走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