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1、我说:“是啊!大自然本身就是我们的朋友,作者并不是有意用拟人,或者说,他并不是为了生动才有意用什么修辞手法。不,写作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不相信作者是为了什么语言生动才这样写的,他就是将大自然当作朋友,于是写的时候便情不自禁地称呼‘白云大嫂’、‘山泉姐姐’,所以,对于写作来说,真情实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写作技巧只是第二位的。”
2、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好朋友”
3、在餐厅就餐时,一定要用公筷和公共汤匙,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
4、我在多媒体屏幕上打出:
5、接着是指名读:看同学们读得摇头晃脑的,早被这山中的“朋友”吸引住了。这些“朋友”当中,你想跟谁打招呼呢?通过多生读,以点带面;通过分行列读,明达文义;通过男女生读,语悟其情。
6、引导学生带领全班总结本节课知识点(读写检测生字,表达技巧及其感受情感)(及时反馈学生)
7、我高声赞许道:“‘共鸣’!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8、当然,看了下面我国疫情的数据,我们也不难发现,大部分新冠病例还是属于输入型。目前国内需要警惕防治,更重要的恐怕就是境外输入的严格把控了。
9、旋转(zhuǎnzhuàn)唱和(hèhé)
10、这毕竟是一堂即兴而作的课,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谈不上。但十年过去了,我对这堂即兴的公开课依然有着深深的印象。我认为这堂课虽然不,但它是成功的。成功的标志不是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去钻,让学生去表演,而是真正把自己当作学生,和他们一起平等地研讨——当然,这样上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是被逼的,但恰恰是这样一“逼”,把我逼成了“学生”,想不平等也不可能。说实话,这堂事先没有备课的公开课,比我好多准备充分的公开课上得都自然,而且更成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平等”二字。
11、学生们一边笑,一边摇头说:“没有!”
12、树冠(guànguān)扎(zāzhā)进
13、我摆摆手给他解围:“别想了,你以前在哪篇课文中学过这个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曾经学过,并掌握了这个字。”
14、加强个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尤其是秋冬季节空气干燥,要记得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多喝水也有助于身体排毒。
15、生:这个自然段有拟人的成分,还用了排比的手法。
16、(展示PPT第二站)那第二站我们又拜访哪些朋友呢,请一位同学帮我们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感受第四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讨论。(发现学生脱离了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板书关键词美丽)
17、01海内外新冠疫情发展情况
18、在8月份时,尽管处于夏季,但海外疫情依然严峻,而又面临着我国秋季开学。我国大学生所占比例在5%左右,有1亿多,这里还不包含小,初,高中生。其实已经停学了一学期,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学生群体开学,尤其是大学生,很多都是外地上学,这就避免不了再次迎来人流量的高峰期。
19、坐在后排的一个学生一直举着手,可我刚才竟然没有注意到,于是,赶紧请他发言。
20、在这欢快的气氛中,我继续朗读,学生们一边听一边快速地在书上勾画着。
二、山中访友教学重难点
1、目前,第一至七区已满员。
2、师:也就是说作者是用第二人称来写的。作者连用了六个“你好”来问候山中的“朋友”,这样写会让我们感觉——
3、一位学生带领全班总结本节课知识点(读写检测生字,表达技巧及其感受情感)
4、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
5、或读出问题: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观点……
6、师:这段话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呢?
7、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8、正道语文群是全国大、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4000多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9、探访大自然,并且用画笔记录下你的独特发现。
10、可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进行聚集性娱乐活动。如进出公共场所,比如车站,飞机上,火车上还有公共汽车上一定要佩戴口罩。
11、宋代教育家朱熹云: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唯有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12、但不可孤独的行走......
13、由题入文,提问学生是否有自己在山中游玩的经历,山上有哪些景物是令自己难忘的,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论。(板书标题)
14、特点:大自然美、挺拔、宁静。
15、我问:“天上有侠客吗?”
16、(2)作者把泉水比作什么?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
17、我也笑了,说道:“就是嘛!读《红楼梦》时流泪,那是因为读者和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前几天,李老师给学生们读了一篇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讲的是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流泪了。后来,我跟学生们说:‘李老师失态了,但请同学们理解李老师。因为老师在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我的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生活的。’这叫什么?这就是读出了自己。”
18、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山中访友,李汉荣……”
19、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查清字词,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正音。
20、你好,清凉的山风!你调皮地掠过我的发梢,是要我与你一起玩耍吗?
三、山中访友的教学反思
1、第三部分(8自然段):告别“朋友”。
2、老师进行查漏补缺。
3、我突然顿了顿,看看同学们,说道:“作者姓李呀!我发现姓李的人都会写文章啊!”我得意地笑了。
4、过了一会儿,学生的议论声渐渐小了。我问:“谁来谈谈自己的发现,把自己的心得告诉大家?”
5、商务合作business@17xxw.com
6、一个学生说:“用拟人的手法,是为了把抽象的精神表现出来。”
7、一个男孩说:“我喜欢这一句:‘采一朵小花……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我觉得大自然纯洁,不说是非,然而,如果我们中的谁要是‘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其他人就会嘲笑他。”
8、预设2:访的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伴着顺序PPT上依次出现以上内容)。
9、首先是吃的方面。人类只有四个犬牙其余都是平牙。本来就应该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现在的情况大都颠倒了。荤,也应该吃家畜家禽,这是几千年来驯化的动物。野生动物除了鱼、虾外,确实应该不再滥杀其他属于国家法律保护的动物。
10、“好!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本文中有哪些词、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四人小组很快围坐起来,激烈而又兴奋地讨论交流着。我在教室的过道中走着,看着他们热情洋溢的探讨。这样的场面令我精神为之一振。开学以来,每次讨论问题,许多同学都很茫然,不知是有些内向,还是未适应新的学习。我有点找着了教授新教材的感觉。“你们在讨论吗?”我看到一个小组的同学好象没有交流。“我们在说呢。”一个同学答道。“那把你想的给大家说说,好吗?你懂了,其他的三个同学也懂了。”我对他说道。我又来到第四组头两排,见周英一个人在课本上记着什么,就说:“周英,转过来吧!把你的看法给大家讲讲,你理解了,也帮助了大家。”
11、“言”就是文章的言语形式。得言,就是习得文章中精妙的词语、优美的句式、恰当的修辞,以及文本的段落结构、布局特征等。
12、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捧起一块石头……别有深意的仪式。’我觉得作者看到一块石头,就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说明他特别爱大自然。”
13、预设全班:拜访过亲戚,朋友,同学,爷爷奶奶等。
14、教师示范读,让学生跟读并且体会情感基调。
15、生:还写出了山中的“朋友”各自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