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叔孙武叔
1、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叔孙武叔毁谤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啊!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如丘陵,还可以越过去;仲尼的贤能,如日月,是无法越过的。有人虽然想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有什么损伤呢?只是看出这种人不自量力啊。”
3、@孙福万 被神话的圣人,离生活越来越远,被吹捧的越来越高,那是个历史过程的结果。
4、“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是指孔子之道精深艰难,入门一窥堂奥者少。
5、这件事出自《论语子张》,全文如下: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想借提高子贡来贬低孔子,由子贡亲自辩驳能更好的证明叔孙武叔诽谤的荒谬。反驳在形式上运用了对称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上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将孔子的才能与自己的才能对比比拟成宫墙之间的关系,使说理生动形象,让人可以更好的理解。
6、季孙氏孟孙氏都没有那么傻
7、叔孙武叔(生卒年待考):姬姓,叔孙氏,名州仇,谥号曰“武”,称叔孙州仇,史称叔孙武叔。东周时期诸侯国鲁国司马,三桓之叔孙成子之子,其父病逝后即位。是孔子的敌人之一。公叔文子,春秋时卫(都城在濮阳西南)大夫,即公叔发,卫献公之孙,名拔,谥号“文”,故称公叔文子。
8、《论语》既是语录体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
9、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偷笑)
10、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1、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12、资料编纂:刘祥柏研究员
13、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4、试题答案: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5、小题1:孔子叔孙武叔小题2: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斥责了叔孙武叔的诋毁,讽刺了其浅薄无知。小题1:试题分析:“夫子”是古代对饱学之士的尊称,这里前一个代指孔子,后一个应该指叔孙武叔。小题2:试题分析:材料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观点态度,以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斥责了叔孙武叔的诋毁,讽刺了其浅薄无知。
16、孔子是批评过子贡功利心重的
17、(2)子服景伯:鲁国大夫。
18、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译文:
19、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20、JUSTGOTHERE回答搭广告嘿嘿请参与投票中国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的三组备选地方①http://t.cn/zWZJwdT②http://t.cn/zWZxbZC③http://t.cn/zWZMwgm品送出祝好
二、叔孙武叔语大夫朝曰子贡贤于仲尼翻译
1、@何善蒙 说得多么委婉巧妙啊
2、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3、子贡是四科中的言语科。
4、刘宝楠说:孔子殁后,世人皆以有若似圣人,子夏疑夫子,而叔孙武叔、陈子禽皆以子贡贤于仲尼,可见子贡晚年……超贤入圣矣
5、天天都头晕目眩的(流泪)
6、《论语.子张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7、翻译: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选段: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释义: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8、遇其门者或少矣夫子之云尚宜矣
9、(语气舒缓不得罪长官)
10、能力强,又听话,可能在孔子看来只是器物之用。只是“具臣”,而成不了“大臣”。
11、孔子则是比较任性的,随意批评时政,搞的他们很没面子
12、后面的一章子贡就语气比较严厉,感觉子贡生气了。
13、大家都爬楼找门去吧去吧(偷笑)
14、(注釋)(表情)叔孫武叔——魯大夫,名州仇。(表情)宫牆——“宫”有圍障的意義,如《禮記·喪大記》:“君爲廬宫之”。“宫牆”當係一詞,猶如今天的“圍牆”。(表情)仞——七尺曰仞(此從程瑶田《通藝録·釋仞》之説)。(表情)官——“官”字的本義是房舍,其後才引申爲官職之義,説見俞樾《羣經平議》卷三及遇夫先生《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卷一。這裏也是指房舍而言。
15、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16、何善蒙: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17、抄收谢谢您的抬爱回答送广告邀请您参与投票评选出中国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三个备选链接①http://t.cn/zWZJwdT②http://t.cn/zWZxbZC③http://t.cn/zWZMwgm请转发给朋友们祝好
18、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馬曰:「魯大夫叔孫州仇。武,諡。」)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包曰:「七尺曰仞。」)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包曰:「夫子,謂武叔。」)
19、孔门教人第一心法是看(偷笑)(偷笑)(偷笑)
20、在表扬自己,能说子贡,这言太厉害了
三、叔孙武叔语大夫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1、叔孙武叔在朝上和许多大夫说:“子贡实比仲尼更贤呀。”子服景伯把此语告诉子贡。子贡说:“譬如人家的围墙吧!我的墙只高及肩,人在墙外,便可窥见里面家屋之好。
2、引自《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3、@傅新营 这一段是爬楼理论的总结,(偷笑)(偷笑)(偷笑)
4、@郑静 不但看门,而且堵着门(呲牙)
5、@温海明 所以,茂新兄要我们仰圣,不仰不行啊,夫子是天啊……
6、@温海明 于是孔子成为了空前绝后,生民未有……
7、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8、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子张》。
9、@何善蒙 其实孔夫子是有些情绪化。。。
10、@温海明 可能夫子根本就没有造门,因为他是长人,不需要门,直接跨啊(偷笑)(偷笑)(偷笑)
11、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