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李清照的词被称为什么体(精选文案150句)

一、李清照的词

1、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2、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3、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4、再看“浅浅体”,写的也是生活,但和李清照比起来,两者相差的何止一星半点,简直可以用不在一个地平线上形容。

5、这首《鹧鸪天》中,李清照毫不保留的展露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世间有花千百种,大都浓妆艳抹,深红浅碧,似乎不这样,便美得不足。而桂花却偏偏选择静默的开着,只以馥郁香气,温暖这个世界。

6、共赏金尊沉绿蚁。

7、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留存的诗、词、文、赋为数不多.其中的词以(轻柔婉丽)、(曲折缠绵)而著称。

8、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马多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9、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10、西蜀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2、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13、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4、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5、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

16、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17、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18、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19、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20、花自飘零,水自东流,内心的相思,化作无尽的闲愁。如此情绪,无法消除,才从紧蹙的眉头上下来,又萦上了忧伤的心头。

二、李清照的词被称为什么体

1、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4、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5、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

6、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第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第造词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7、碧云笼碾玉成尘。

8、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9、李清照和普通女子一样,“和羞走”的羞涩,“倚门回首”的期待,“却把青梅嗅”的伪装,她的一首《点绛唇》将自己少时初见翩翩公子的羞涩姿态烘托得淋漓尽致。

10、当然,想要沾光,必须自身得有点功底才行,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己连基本的功底都没有,一味地想要沾光成名,或许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

11、近的文坛出现了一股“清流”,人们称之为“浅浅体”。

12、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

1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4、后再以“浅浅体”中的一篇《真香啊》结束这次的话题吧,恕我实在不想再写了。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1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

18、悠悠天地,凄冷寒凉,人在世间,寻寻觅觅,无所归依。天气冷热不定,身体难以适应,只好喝上三两杯淡酒,却也敌不住傍晚急吹的寒风。正伤心之时,一行大雁飞过,却是曾经相识的大雁。上片后一句,隐藏着词人的深沉的情感,雁是从北往南飞,而词人的家乡故园也在北方,曾经在北方相识的大雁,如今在南地相逢,暗含着家园沦落、往事难追的深悲巨痛。

19、那么“浅浅体”究竟是如何火起来的呢?

20、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三、李清照的词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3、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

4、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6、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臯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8、其实这并不是今人在文学上不如古人,而是所处的大环境变了。

9、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0、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11、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1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3、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5、那么,“浅浅体”究竟是怎么红起来的呢?

16、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8、情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9、暮春时节,狂风吹尽了繁花,风停时,花已零落成尘,尘土里还有花的香气。天已经晚了,词人只感到无限的倦怠,头也不想梳。狂风摧残,花落成尘,是李清照的人生象征。

20、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四、李清照的词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昨天夜里,急风中夹着稀疏的雨点,早晨从沉睡中醒来,昨夜宴会上喝的酒,还未完全消散。刚刚醒来的少女李清照,开口便问卷帘的奴婢,经过一夜的急风疏雨,院里的海棠花可还好?奴婢说海棠跟昨天一个样。少女李清照立即说不对,知否?知否?海棠花的绿叶应该长得更肥了,海棠花的花朵应经更小了。

3、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4、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则旧《临江仙》也。

5、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7、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8、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扩展资料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9、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10、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11、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12、前不久,我把这首诗,读给了家人听,还别说,很有效果,差点没有把一口盐汽水喷在我的脸上,觉得这哪是诗,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好吗,如果这样也算诗,别说写一首,分分钟能写出一本诗歌总集。

13、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14、李清照被评为“婉约词宗”,但她也写豪放词,比如这首《渔家傲·记梦》,豪放处不减苏辛。

15、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16、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17、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1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9、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20、这是多大的豪情,才能让李清照,质疑千古第一“骚人”。这也正是她的别致所在,敢于在他人不敢下笔的地方,痛下笔墨!

五、李清照的词精选10首

1、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2、犹将歌扇向人遮。水晶山枕象牙床。彩云易散月长亏。几多深恨断人肠。罗衣消尽恁时香。闲愁也似月明多。直送凄凉到画屏。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这样的词,怎能让人不爱?

6、为谁憔悴损芳姿,

7、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8、《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9、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10、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11、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12、译: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1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1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5、那么同样是诗,为何现在的人就写不出古人的那种韵味呢?

16、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羸得满衣清泪。

17、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18、《说好一起去死》是改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著名的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运用,哀怨惆怅凄苦缠绵的词作自宋代以来已不知感动了多少人,高郁斐把它改编成歌并为它谱了曲

19、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20、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六、李清照的词

1、落日散发着金色的光芒,今晚的云彩碧澄鲜洁,这样的天气适合出游,但词人马上一顿挫,挚爱的丈夫已经不在,那个陪自己出游的人在如里呢?初春的柳色,被烟雾染得更绿了,那远处传来的《梅花落》笛曲,逗引着故国之思,对于国破家亡、漂泊流浪的词人来说,这春意能有多少呢?现在是元宵佳节,天朗气清,可是也许转眼就会下雨,对于饱经忧患的词人来说,美景不长久,也许转眼就是风雨。在这佳节,也有酒朋诗侣,驾着宝马香来邀请同游,可是内心满是凄凉的词人,根本没有心绪与人游赏,只能一一谢绝。

2、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3、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4、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

5、在这样的耻辱感中,李清照超越了一个妻子的身份,甚至超越了一个女子的身份,站在了普通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表达出了自已的人生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6、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

7、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9、想想也有几分道理,不过这也让我想到了北宋的一个家庭——苏门三学士,那么古有苏门三学士,今有贾氏两父女,如此鲜明对比下,莫非在文学上真是今人不如古人?

10、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春已深一作:春色深)

11、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14、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5、敏感的李清照,心中怀疑,难道此时的海棠花不会早已是“绿肥红瘦”吗?枝叶依旧残存,可那心中盛放的花蕊,消逝在狂风暴雨之中……

16、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1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19、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20、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2、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3、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到李清照非同一般的胸襟,她不是卖弄文字的才女,而心忧天下的诗人。

5、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自己的一场梦,在梦中,词人在壮阔的海景中游荡,海上波涛汹涌,天上星河转动,海天之间,大雾迷蒙,众多帆船在狂风中摇摆。仿佛之间,词人飘到了天帝的居所,天帝问她,你要到哪里去呢?

6、既然睡不着,那么自然就起身饮酒,淡淡的菊花香盈满双袖,却更让人察觉清秋伤神。这时,西风卷起珠帘,却卷不上美人心中的哀愁,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7、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悦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8、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9、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她听说双溪的春色还可以,于是打算去那里泛舟赏景。她是想排遣自己的内心,不要让自己陷入无可自拔的痛苦之中。但马上又想到,那小小的舴艋舟,承载不了她无穷无尽的愁绪。这一顿挫,使得李清照内心的愁绪不但是强烈的,而且是绵延无尽开解不得的,全词所传达的愁绪更加深重长远。

12、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13、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14、李清照的词的风格是清丽淡雅。李清照的词具有女性独特的细腻,又因其坎坷的生平经历所以,她的词里包含一些对国家、人民和个人际遇的深沉伤感。她细腻的描写手法,又让她的词里带有一些空灵和淡雅的情怀。

15、《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16、李清照的词的风格是清丽淡雅。李清照的词具有女性独特的细腻,又因其坎坷的生平经历所以,她的词里包含一些对国家、人民和个人际遇的深沉伤感。她细腻的描写手法,又让她的词里带有一些空灵和淡雅的情怀。李清照的词可以分为两个创造阶段,第一阶段的词以通俗易懂的白描手法抒写真性情,以细腻缠绵的笔调书写离别之苦,以夸张的手法描写情思,第二阶段的词以对比的手法抒写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以凝练的家常口语刻画内心的孤寂心情。

17、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18、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19、爱就爱得轰轰烈烈,对国事也是一片赤诚,正是这样全面的李清照,让我们有了更多喜欢她的理由。

20、当时的女子讲究的是三从四德,处处要矮丈夫一头,但是李清照决然不是如此,因为她经常和赵明诚共同饮酒到宿醉。

1、李清照的词,有幼时少女的娇羞,有醉后青春的玩乐与对花的怜惜,有婚后对丈夫思念的屡屡情思,有国破家亡后的惆怅惨淡,但也更有积极报国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5、多数人了解贾浅浅的背景之后,仿佛恍然大悟,觉得有个好爹才是根本,贾浅浅的父亲是贾平凹,名副其实的文坛大佬。

6、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

7、夜里大醉之后,来不及卸妆就和衣而睡,发髻上还擂着梅花的残枝。浓郁的花香将我从沉醉中熏醒,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因为花香惊破了我的好梦,路途遥远我还没有到达故乡。

8、一位少女,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的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9、抢上前去抓过那同事的手指

10、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上一篇上一篇: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精选文案142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