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杜甫的绝句
1、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
2、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6、所以这两句他收回到自我,虽然他住在一个草堂里面,看到眼前的美景,这大自然赐予的丰厚的赏赐,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不在此情此景,或者说这种景感动了他,描述了它,但是诗人毕竟是一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所以他想的是千年的事情,想的是的事情。所以这首诗中并不是无我。一种美好的光景感动了他之后使他兴奋,使想得更多的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千里之外的事情,所以他把主体性无形中悄悄地推到了你眼前。
7、如果评出历史上伟大的几大诗人,那么“诗圣”杜甫一定占其中一位!杜甫忧国忧民,写下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因而其诗被后世称为“诗史”!而他本人诗风沉郁顿挫,谦辞用句极为严谨,尤其是律诗上的成就几乎堪称巅峰,对后世影响极大,因而也被尊为“诗圣”!
8、杜甫《绝句四首》之所以直接以绝句命名,是因为其作品是作者当时事先既未拟题的随意之笔,且符合绝句这种诗歌题材。《绝句四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作品的背景是唐代宗广德二年,即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四首》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四首绝句一挥而就,随意收入诗篇,更显诗人才华。
9、另外这里展现的心胸颇大,“窗含西岭千秋雪”,若是坐北朝南,即他的右手方向看到的是这样的光景,荡开去,意象生动。其中的“窗含”,写到了他的家,诗人回到了草堂,而屋内的西窗是长期与他相伴的,像老天爷专门卖给他们的一张画,一看便可看到岷山,看到岷山千年的雪。这是西面,“窗含西岭千秋雪”。
10、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2、其实,这一组绝句,一共有两首,都著名。另一首“山青花欲燃”的句子,也是千古名句。你可以自己去找。我们今天只讲一首。
13、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14、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扩展资料《绝句》原文
15、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6、杜甫的《绝句》原文如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为: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赏析如下: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17、这首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18、杜甫《绝句》应属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韵)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船(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19、杜甫之所以说“⻔泊东吴船”,而不是“⻔泊成都好多船”那就是要强调,人们从成都运货到江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当时水上的商道重新开通了。战乱虽然还在,但是老百姓生活正在恢复,国家经济正在恢复,用这样一个景象从侧面烘托这个意思,点出了诗的主旨。
20、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名篇《绝句》。
二、杜甫的绝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1、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常听人说,所以今天我们读这首《绝句》,看似小,实则大,看似浅,实则深,看似好像只是红⻩蓝绿,但实际上其中的深意却不绝如缕。
3、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4、诵读专家:雅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5、杜甫绝句中芦芽,就是芦苇的芽。由于它的外表和笋类似,所以也叫芦笋。芦芽有一层外皮,颜色多为绿色或紫色。将其剥开后,里面的茎是一节一节的,通常是白色或绿色,一般埋在土中的发白,见光的发绿。芦芽味道鲜美,可以用来制作菜肴。
6、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7、农历十一月廿七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三
8、讲解专家: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9、所以,我们聊到杜甫,不可能不涉及到成都的。先讲这首写于杜甫草堂的小绝句,也是阿老师特别考虑的一件事。
10、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1、这首诗,我们读着感觉啊就很像是一首很平静的家常诗,或者说是一首有一点点田园⻛味的诗。
12、有很多诗人写绝句的啊,著名的比如李白,王维,孟浩然,王之涣,白居易,韦应物,刘长卿,李商隐,贾岛等。北宋杨朴;南宋,夏元鼎、杨、僧志南;这是题目就是绝句的,其实绝句还是一种体裁,分五言和七言,题目不一定叫绝句
1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4、其中第三首绝句曾入选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全诗用词简练,用字精准,用意单纯,用情至真,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
1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7、“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常见,也是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18、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19、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20、杜甫七绝106首,五绝31首。代表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供参考。
三、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1、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2、杜甫的《绝句》诗意如下:
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4、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5、就连《唐诗三百首》所选录的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中,杜甫也仅仅只有两首入选,一首七言绝句《江南逢李龟年》,一首五言绝句《八阵图》!
6、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7、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8、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9、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10、在他写诗的时候,他未必是对着一棵柳树看上边有没有黄鸟,这只是一个印象。他在印象中综合了这种美好的东西,把它们抓在一起,“两个黄鹂鸣”,滴溜溜地叫,“翠柳”,这个“翠”字好,“翠”,我们今天说有翡翠,一般是绿色的,所以翠是形容绿色的,形容绿得仿佛颜色要滴下来。而黄鹂、翠柳,即是将嫩黄色与翠绿色加在了一起。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柳树上有黄鹂。
11、《春晓》孟浩然《竹里馆》王维
12、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13、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船:不远开来的船只。
14、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5、为什么都是妈妈的活,爸爸死哪去了
16、杜甫之七言绝句,现存107首,约占其诗作全集十分之选取其中几首。(少年行两首)其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其二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其二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其四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列举之中,以《绝句四首》其三和《江南逢李龟年》为出名。
17、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扩展资料《绝句》原文
1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9、这首诗也是一幅画,也是动静相衬托。但是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首绝句的对仗。杜甫的诗歌都是很工整的,平仄格律,严丝合缝。尤其是那些对仗,真的是绝妙。杜甫为我们诠释了“有规则才有自由”的真谛。
20、杜甫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写于成都草堂.描绘草堂所在浣花溪一带的绚丽风景0反映当畎杜甫生活比较安定
四、杜甫的绝句是在哪里写的
1、原文:《绝句》(作者)杜甫(朝代)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绝句》前两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展开了一个明媚的自然景色,堪称绝妙。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代表作: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8、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鹭:一种水鸟名,鹭鸶。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泊:停靠。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1、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12、“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13、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之外的东吴而来。
14、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15、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16、燕子衔着湿泥飞来飞去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成双成对的鸳鸯静睡不动。
17、杜甫的诗歌,向来以沉郁顿挫著称。也有人说,需要30岁之后读杜甫,才可能读懂杜甫。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杜甫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多,有很多家国情怀,自诩“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杜甫一生过得郁郁不得志,甚至有一段时间甚为潦倒,所以诗歌往往比较悲怆。加上杜甫也比较喜欢用典故,所以没有一定的人生经验,理解起来,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比如阿老师自己,年轻时,自然喜欢李白,那种“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的豪迈与潇洒,是十分向往的。但中年之后,所经世事越多,就越来喜欢杜甫。
18、作者朝代:唐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9、《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0、实际上老杜的诗到了四川以后格律上越来越精彩,所以他的《秋兴八首》是精彩绝伦的作品,当然我们不是讲《秋兴八首》,我们要讲的是另外一首短诗,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一般学者都认为作于公元746年,此时杜甫在草堂生活。杜甫草堂今天在成都,我们去都能看到。这段时期相对来说生活是比较安定的,所以杜甫写了不少的诗。其中就有这么一首写春光的诗,这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五、杜甫的绝句二首
1、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2、杜甫《绝句》描写的景物有黄鹂、翠柳、白鹭、西岭。全诗描绘的是成都浣花溪草堂附近的明媚春色。眼前有黄鹂在翠柳间鸣叫,又能看见一行白鹭直上青天,这幅景象充满春日的生机,而凭窗远眺又看见冬雪欲融未融的景象,使诗中的意象更为深远。《绝句》的赏析《绝句》在第一句就描绘出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表现出早春生机之盛;全诗第二句从黄鹂写到白鹭,显示出视觉空间的开阔,由下而上,由近而远,让诗人所见所感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全诗后面两句这从窗户所见之景,联想到“东吴”,表现出诗人在战乱平定后生起的思乡愁绪。《绝句》全诗不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也流露出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3、你看,“两个⻩鹂鸣翠柳”,这早上一起来,或者是中午睡觉一起来,总之是抬头一望,看⻅窗外有翠柳。这一⻩一绿,这种色彩的搭配就能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很不错的!那诗人心情要是不好的话,那可能就不是⻩鹂,也许就是乌鸦,翠柳呢那可能也不是翠柳,就是残柳。两个⻩鹂在翠柳上鸣叫,是他着意捕捉的。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李白狂的一首诗,古今无人能比
6、杜甫古诗绝句中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泥融对沙暖,燕子对鸳鸯。资料拓展《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赏析: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
7、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数字相对,以色彩相对,以动态之鸟相对,以静态之柳天相对,动静结合,黄白青翠,绚丽鲜明,一个“鸣”字还有声音传出,这幅景物可谓生动到了。纵观唐代七绝,少有写景能及此句者。
8、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0、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1、酉年︻鸡年︼癸丑月乙巳日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明末王嗣奭《杜臆》说这组诗“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14、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绝句》杜甫(唐代)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唐代)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二首》杜甫(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四首》杜甫(唐代)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16、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17、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18、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19、全诗以赋的方法写作,且浑然天成,而又恰到好处不露痕迹。以至于外行人以为杜甫这首诗是在描写自然风景。上下两句,两两相对,且那些明比、暗喻让人浮想联翩。是运用“赋、比、兴”的经典之作。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托物言志,什么是诗的语言。读这样的作品几乎是与读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诗词之妙莫过如此。杜甫再一次向人们述说:诗是不可翻译的。
20、杜甫《绝句》是他52岁的时候写的。杜甫生于712年,770年去世,享年58岁。《绝句》这组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六、杜甫的绝句
1、“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2、书写专家:龙开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3、全诗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6、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7、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8、如此绝妙的写景绝句,意境既绚丽欢快又开阔沉重,蕴藉极深而回味悠长。相比其另外一首七绝《江南逢李龟年》也是难分高低。杜甫虽不善绝句,但少有的绝句之作却堪称绝唱。可惜的是,此诗终究未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之中!
9、“一行白鹭上青天”,究竟那个“行”是一个跟着一个走,还是来了一排往高处飞呢?我们可以做不同的想象。总而言之,这里用了“一行”,不是一群、不是一帮,诗人是要故意勾勒出这线条,使整个画面具有整洁的美感,不致画面之间冲突,用“两个黄鹂”搭了“一行白鹭”。杜甫的四川生活相对平静,看到的是黄鹂、白鹭,他将这些组织起来传达给大家,从而把诗人自己的喜悦表现出来了。
10、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1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12、杜甫的这首《绝句》大家一定熟悉,可以说从小背诵,几乎倒背如流了。这首诗上联两句完全对仗,下联也是两个对仗句,这也正是杜甫的风格。诗中全篇写景,但所绘之景,却是蕴藉极深。
1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4、杜甫古诗绝句中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泥融对沙暖,燕子对鸳鸯。《绝句》唐代·杜甫赏析: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15、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6、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17、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18、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9、“窗含西岭千秋雪”,草堂往西看就是山峰。四川盆地的西部,我们很熟悉,有汶川、映秀等地。而实际上它的西边就是紧贴青藏高原的东面,尽是崇山峻岭,像岷山,那里的雪千年不化,在成都平原上,在春天这个空气透明度极好的时候往西看,千里的岷山上顶着的是千秋雪,多少年都不化的雪。这个景象至此发生了变化,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近景春光跟远处的高山、千年的积雪联系起来了,它使这个光景更加地清爽。
2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骁腾有如此,可横行。
2、第三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第四首诗赋写药圃,就药寄慨,描述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并描绘其生长于隙地的根部形状。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其后,则又回到了门,窗对门,西对东,“门泊东吴船”,东吴就是今天的江苏,实际上也可以泛指长江下游。岷江在都江堰,而都江堰那儿划成内江、外江,然后向下流淌,遂造就了成都平原的繁荣和富饶,且这两个江将来还要汇合到一起,然后注入长江再往东流。
6、“沙暖睡鸳鸯”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7、小朋友们好。今天开始,我们来讲杜甫。上一次的番外,我们讲到了杜甫和李白的友谊。在中国历史上,诗坛上,向来是李杜并称,杜甫和李白一样重要。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也一直被后人传诵。
8、杜甫大家很熟悉,在古典诗歌创作上,在各种体式上应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地,那么其中就包括《绝句》。这首诗写作于杜甫整个漂泊在西南天地之间的一个作品。杜甫的诗又叫诗史,就是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遭遇了唐朝由胜转衰、爆发安史之乱的时期。爆发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有一段时间流落在战乱中,其间写了三立三别,然后到了四川做人家幕僚,投奔了一个叫严武的人、一个节度使,如此他生活相对平静,故而在这个时期他写了很多诗。
9、简析: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10、绝句,律诗为八句。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题材为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