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孔子名言及其翻译(精选文案143句)

一、孔子名言及其翻译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3、孔子语录: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

4、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博学者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5、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7、(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壮时,血气正旺盛,要戒争斗;年老时,血气已衰落,要戒贪婪。”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但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9、(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0、(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2、(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义,小人心怀财利。”

13、(译文)孔子说:“道听途说就是道德败坏。”

14、孔子语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15、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7、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1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9、论语里面有很多的,比如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二、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是后凋谢的。”

2、(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3、Virtueisnotlefttostandalone.Hewhopracticesitwillhaveneighbors.

4、(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5、(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

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7、(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8、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9、(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孔子《大学》(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高境界。

10、(出处)《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译文)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11、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12、(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13、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6、(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7、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8、(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19、(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20、(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三、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6、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关罘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12、(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3、孔子语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15、(出处)《列子·说符第八》(译文)高的语言是不用语言,高的作为是无所作为。

16、(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17、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团结大多数而不与少数人勾结,小人与少数人人勾结而不团结大众。

19、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0、(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四、

1、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2、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孔子名言无数,下面古诗文网精选了孔子的名言,并提供英汉对照,供广大孔子爱好者欣赏。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4、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5、(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孔子《论语》(译文)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能学习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做老师了。”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2、孔子语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5、孔子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6、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17、(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19、(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20、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五、

1、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3、TheKwanTsuisexpressiveofenjoymentwithoutbeinglicentious,andofgriefwithoutbeinghurtfullyexcessive.

4、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7、(译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8、(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9、孔子语录: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是看重道义,小人只看重私利。”

11、(918)《射雕》是一部百看不厌的教育真经!!!

12、孔子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3、(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4、(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5、(孔子语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6、·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出处)《中庸》(译文)道不离开人而存在。如果有人离开人去修道,那他修的就不是道了。

17、(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8、(415)快告诉孩子,印度式乘法口诀(太值得收藏啦)

19、译文:到了一年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后凋谢的。

20、AtfifteenIsetmyheartuponlearning.Atthirty,Iplantedmyfeetfirmupontheground.Atforty,Inolongersufferedfromperplexities.Atfifty,IknewwhatthebiddingsofHeavenwere.Atsixty,Iheardthemwithdocileear.Atseventy,Icouldfollowthedictatesofmyownheart;forwhatIdesirednolongeroversteppedtheboundariesofright.

六、孔子名言及其翻译

1、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出处)《论语·尧曰篇第二十》(译文)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3、(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5、(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大家都厌恶的,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

7、(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学习知识后经常用实践来检验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0、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11、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2、(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4、(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5、孔子语录: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16、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1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出处)《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译文)人都没能侍奉好,还谈什么事奉鬼呢?

18、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9、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20、(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3、(916)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独立生存能力”

4、(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为人之道,平淡而不令人厌恶,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7、(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路过孔子车旁,说:“凤啊!凤啊!你怎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很危险!”

8、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孔子自我评价)他这个人,发愤用功时忘记吃饭,快乐时忘记忧虑,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10、(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出自《论文为政》。《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章、492篇,语录体。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12、孔子语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13、孔子语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14、(译文)孔子说:“老好人是败坏道德的人。”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8、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0、(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1、孔子语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过手臂当枕头,也乐在其中啊。

上一篇上一篇:父亲生日祝福语古文(精选文案111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