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黄河的诗
1、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译文∶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及门徒《秋水(节选)》黄河落天走东海,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6、关于黄河的诗句有如下几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后流入渤海。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唐《凉州词二首·其一》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9、赞美黄河的磅礴气势.正是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10、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11、译文∶将军从白马津出发,张展旌旗跨渡黄河。
12、牟海静谈到诗歌创作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一首好诗应有一定的空间,还应有一定哲学意味。
13、一一唐 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 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15、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
16、译文∶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17、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18、黄河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灌溉了农田,同时也发展了水路交通,还提高了国民经济,使得社会发展更快,因而造福于千秋万代!
19、张法才谈到黄河与我们这一带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表明了建国前和建国后黄河对中下游人民生活的不同影响。
20、座谈由博兴县作协主席舒中主持。
二、关于黄河的诗8句
1、鼓茫茫,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2、译文∶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直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
3、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4、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5、黄河,因其孕育了炎黄子孙而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作为民族的摇篮,作为天险屏障,成为文人墨客摹写抒怀的对象
6、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7、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一一 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的民族意志。
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触龙门。——李白.唐《公无渡河》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后注入渤海。
11、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12、公元前2000年,夏人为防止黄河泛滥,挖掘了一系列河道,将多余的水引向乡村,然后流入大海,这样不仅能够灌溉农田,还能有郊防止洪水。解决了洪水隐患后,夏朝就在强大的领导者背后团结起来,使得农业生产丰收,终夏朝统治了中国中部几个世纪。商朝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借鉴了夏朝经验,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以肥沃的河底土地资源为财富,生产了大量的粮食,使得商族发展强大,结果产生了甲骨占卜和精美玉雕等艺术品为特色的先进文化。
13、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14、黄河落天走东海,写入胸怀间。(李白)
15、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16、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17、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18、王偃 (相和歌辞·明妃曲)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1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触龙门。(李白)
20、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三、关于黄河的诗句成语俗语
1、这些文人墨客,或是夸张,或是夸张的比喻,摹写了黄河的磅礴的气势,黄河的气概,久而久之也成了中国人的英雄气概。是黄河的气势,更是诗人们的气度。当然以李白优胜。这位盛唐诗人,仰可观九天,情则寄于明月,这是他们精神自由的高度,与天地环宇契合的高度。如,刘禹锡……
2、我们都知道,黄河被人们称作中国的“母亲河”,自炎黄时期,中华民族就生活在哪里,世世代代被黄河滋养。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5、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6、回好胜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阅读和创作情况,表示作为县文学队伍的新人,支持作协的工作。
7、译文∶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8、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9、黄河是中华文明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10、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1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2、译文∶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
13、孙建花抛出她诗歌创作中的困惑:“意识流”和“近取譬”“远取譬”,引来大家热烈地探讨。
14、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的黄沙。
15、3月6日,博兴县作家协会为响应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市作协、滨州日报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伏生诗会征文活动,特别举办了“董乡讲堂”(文学沙龙)如何写好一首关于黄河的诗座谈交流。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