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鹊桥仙原文
1、秦观的感伤词作形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在他之前,晏殊、欧阳修以珠圆玉润之笔写作名臣显宦的闲雅之词,晏几道以空灵悠缈之笔写作没落公子的感伤之词,柳七郎风味失之浅俗,苏东坡词的豪宕不羁又非“本色”、“当行”,他们皆不能被广大文士所理解和接受。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
3、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宋·辛弃疾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4、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5、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用情深挚。
6、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7、《鹊桥仙》的全文如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8、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9、原文: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解: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10、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11、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鹫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12、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13、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14、作者:李之仪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15、《鹊桥仙》原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且词人秦观一改前人因袭“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下哀婉、凄楚的格调。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16、鹊桥仙: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各两仄韵。本词用中华通韵,依欧阳修体。
17、③故山犹自不堪听,意思是即便在故乡,听到这杜鹃的鸣声也够难受的。
18、纵观全诗,词人集抒情议论于一炉,借上空飞星谱尘世深情,叙写了牛郎、织女相爱的神话故事,讴歌了他们诚挚、圣洁而坚贞的爱情,抒情上则峰回路转,哀而不伤。
19、《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
20、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二、鹊桥仙原文及翻译
1、溪边的白鹭呀,我来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们大家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
2、秦观观其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飞之日。一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艺妓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
3、这首词构思荒诞,但其中藏有天真的生活趣味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在结构上,以人劝鸟构筑全篇的基本骨架,形式上虽打破了词上下片分段的常态结构,但上下片在意思上实有所转折。全词语言通俗,口语化,毫不雕饰,一改辛词中大量用典之风。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读来大有深意。
4、让我们一起来支持母语学习,传递正能量!
5、陈廷焯比较推重这首词。《白雨斋词话》云:“放翁词,惟《鹊桥仙·夜闻杜鹃》一章,借物寓言,较他作为合乎古。”陈廷焯论词重视比兴、委曲、沉郁,这首词由闻鹃感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曲折婉转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在构思上、表达上是比陆游其它一些作品讲究些。但这仅是论词的一个方面的标准。放翁词大抵同于苏轼、辛弃疾之作,虽有些作品如陈氏所言“粗而不精”,但还是有不少激昂感慨、敷腴俊逸者,扬此抑彼就失之偏颇了。
6、鹊桥仙.泉泸春色(外一首)
7、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8、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9、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曾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六十八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10、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今晚我悄悄渡过了遥远无边的银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11、2021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诗歌《鹊桥仙·赠鹭鸶》全解析
12、“凯叔讲故事”是什么:著名主持人光头王凯的儿童故事自媒体节目。为宝贝们讲优质的儿童绘本故事,两天一次故事推送,更多互动活动为宝贝提供展示平台。故事需要传递正能量帮助宝贝塑造健康的人格,凯叔给宝贝讲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成长之旅。
13、原文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译文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14、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绍圣三年(1096)春,秦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秦观南迁,取道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这位艺妓。
15、作者:戴复古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风光流转。客游汗漫。莫问鬓丝长短。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
16、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17、鹊桥仙这首诗的意思: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鹊桥仙全诗翻译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鹊桥仙原文宋代: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鹊桥仙原文注音与翻译
1、②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
2、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3、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4、《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不是辛弃疾所作。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白话译文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5、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6、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无论是古代或现代,“乐”字都有两种常见的用法:一是用作名词,意为“音乐”。一是用作形容词,意为“快乐”。但“仁者乐山”的“乐”却有所不同。这句话见于《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智慧的人爱好水,仁德的人爱好山。两个“乐”字都是带宾语的动词,意为“喜好,爱好”。
7、“闲去闲来几度”从这两个“闲”你感受到了什么?
8、王端义,笔名依山而立。山东济南人,济南市章丘区清照文化艺术协会全委会委员,《清照文化》签约作家。热爱诗词创作,已发表诗歌三百余首。喜欢游历山水,用心去发现,用情来感悟,用笔写生活。
9、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10、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11、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12、《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颂歌,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1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4、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通:渡)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5、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正当年,紫金空铸,黄沙无觅处。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16、⑹青泥别渚(zhǔ):别处的青泥洼地。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17、(上期答案)《竹枝词》使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的诗句是“道是无晴却有晴”,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18、《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作于孝宗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作者五十岁在江西上饶家居。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
19、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20、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四、鹊桥仙原文带拼音标准版
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③使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虾跳鳅舞”,写出了远渚的虾鳅舞动的生机,与“溪里鱼儿堪数”形成对比。词人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3、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4、小朋友们,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那其余三个民间爱情传说你们有听说过吗?赶紧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留言区,别忘了给社长点赞哦~
5、特别是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既写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6、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7、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8、⑶主人:作者自称。怜:爱。汝(rǔ):你,指白鹭。
9、上片淡笔,清幽自乐;下片浓墨,欢腾鼎沸。反映了作者的超脱、美好的感情;情境交融,相互衬托,使词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清新、旷逸。
1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翻译: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12、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13、▲点上方绿色小喇叭即可免费收听
14、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是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是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
15、词牌《鹊桥仙》初用于吟咏牛郎织女于七夕之夜在鹊桥相会的故事。欧阳修的《鹊桥仙》为双调,共五十六字,上片五句,押二仄韵,二十八字,下片与上片相同。上下片开头两句要求对仗。结尾为七字句,多用上三下四的句式。另有一体为柳永所创,共八十八字。宋代词人作《鹊桥仙》颇多,如欧阳修《鹊桥仙》词云:“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16、归女:即嫁女,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17、下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其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杜鹃这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
18、《鹊桥仙·赠鹭鸶》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词人把白鹭招来,郑重其事地告诉它:溪里的鱼儿悠然自得,供人游赏,令人愉悦。我爱惜你白鹭,你白鹭也应爱惜游鱼,不要去吃它们,要欣然相处。表达了对游鱼的爱怜,抒发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对“虾”“鳅”之类的厌恶。全篇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与白鹭的对话,对鱼儿和虾鳅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表明了词人爱憎分明的态度。
19、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20、作者: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五、鹊桥仙原文及翻译拼音朗读
1、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据夏承焘《放翁词编年笺注》,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杜鹃,在蜀也是常见的暮春而鸣。它又名杜宇、子规、鹈鴂,古人曾赋予它很多意义,蜀人更把它编成了一个哀凄动人的故事。(《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因此,这种鸟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住在蜀地的文士关于杜鹃的吟咏当然就更多,杜甫入蜀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夜闻杜鹃”,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②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4、纤云:轻盈的云彩。
5、xiānyúnnòngqiǎo,fēixīngchuánhèn,yínhàntiáotiáoàndù。jīnfēngyùlùyīxiāngféng,biànshèngquèrénjiānwúshù。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8、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9、作者:刘克庄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山禽肯唤我为哥,句句道、哥行不得。此儿害跛,群儿拍手,次第加公九锡。不消长坐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10、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11、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1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3、秦观的出现,则成为人们普遍师法的对象。他出身于下层,在官场上受到沉重打击,屡遭流贬之苦,这几乎是封建社会众多下层文士悲剧命运的缩影。秦观以其婉约凄美的优秀词作,传递出广大文士共同的悲哀,因此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褒誉。
14、白沙远浦⑸。青泥别渚⑹。剩有虾跳鳅舞⑺。听君飞去饱时来⑻,看头上、风吹一缕⑼。
15、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6、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17、《鹊桥仙》是词牌名,历史上有好多人用以写过词,出名的应属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鹊桥仙》了,作者秦观,字少游,北宋人,“苏门四学士”之
18、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19、特别提醒:打卡详情,请看(阅读原文)。
20、金风玉露之夜,良人相聚于银河只畔,堪称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俱全,词人借言此番情景烘托出牛郎织女间美好的感情,歌颂了他们圣洁、坚定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语出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一样的美好交映之下,尽显牛郎织女不灭之爱的高尚纯洁与超凡脱俗。
六、鹊桥仙原文
1、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2、原文: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翻译:云彩在天空变幻出千百种奇巧的样式,牛郎、织女守候在遥远银河两岸,每年只在七夕的夜晚相会,可这相逢就如同秋风和露水般的交溶,胜过了人间那些日日相守,却不懂珍惜的人间伴侣.这刻缠绵的情思,像天河里,流了千年的河水,绵绵不绝,这如梦似幻的短暂欢会,却终还是要结束,牛郎、织女恋恋不舍的各自踏上归去的路,在心中相互劝我们的真情已至死不渝,天荒地老,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3、A.上阙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6、说的是年轻人必须要怀有爱国之心,一个风华正茂,且有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应该以保卫自己的国家,怎么能容许敌人侵入自己的国家,怎么忍心让人民、亲人陷入与战火之中呢!
7、⑵堪数:不堪一数,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
8、原文《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9、纵观全词,作者先绘景,渲染气氛,再用对比托出杜鹃夜啼,接着写啼声引发的感受,后通过联想,表达人生的感慨。可谓结构细密,层次分明。作品深沉凝重的情味,凄切悲凉的格调,令人品赏难尽,感慨不已。
1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11、炎热的夏季我在松岗中躲避酷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这样的来来回回已经有多少次了?喝醉了酒扶着嶙峋的怪石,注视着眼前飞流直下的瀑布,醉眼朦胧中,突然发现,这原来是以前醒酒的地方。
12、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饱了才飞回来。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13、几度:几回,几次。
14、下片多言两人依依难舍之情:“柔情似水”,短短四字即写尽相会之缠绵,难舍难离之情暗伏其中,当相聚的喜感与近在眼前的别离交织一处,此倏尔即逝的相聚便显梦幻而短暂,让人不禁心生离别之伤,随着这感情的自然流露,苦别的“佳期如梦”便应运而生。此中八字堪言精炼而扣人心扉。而别意正起,词人又言:忍顾鹊桥归路!此时,词的感情基调已然由相聚之喜转入别离之伤,但词人未将笔调纠停于四目相对的柔情万丈,而侧言二人的难舍难离,但也不直言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却有无限惜别之情,无限辛酸,别离的苦楚便跃然其中。
15、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16、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17、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1086~1094年)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有《淮海集》。
18、迢迢:遥远的样子。
19、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20、⑸白沙远浦:远处的白沙岸边。浦,水边,河岸。
1、(解析)D项词末两句是说: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字是“任凭”的意思,可依据教材李密《陈情表》一文中“听臣微志”的“听任,允许”之意,而选项误解成“听觉”,所以D项手法分析有误。
2、(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此题不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这首词表现出来的整体语言风格。辛弃疾的词风,既有沉雄豪迈,又不乏清丽明快。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Tips:今天的唐诗领读就到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