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雪景的诗句
1、《凉州曲二首》柳中庸关山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
2、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3、(出处)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原诗: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8、风雪初晴,水乡天暮增寒冷。树梢上,雪片下落如羽毛;房檐边,冰溜如齿晶莹。门巷堆积刚欢喜,可惜慢慢又消融。竹枝托雪压弯腰,清池涨水微波涌。
9、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11、皑皑的白雪静静地落积在高台之上,风吹过后,雪花在殿前空中飘动飞舞。
12、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1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14、转眼间,三天假期结束,雪依然在下,覆盖了大地,无瑖的美景,眼影摇曳,公路两边风尘年少,容颜憔悴,任由雪花沾满枝叶的小树,瘦弱的身躯显得真不起腰来,凝眸寂廖的山谷,眼中伴着几分忧伤,亦不知等着谁人的再次归来……。
15、(鉴赏)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漫天皆白,遍地银装,所有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就仿佛是一夜春风至,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一般。这满树压枝的雪花正如绽放的梨花一般,让人仿佛置身温暖的江南,顿觉春意盎然。诗人巧妙地将南方春景比作北国冬景,以花喻雪,既将边境的壮丽景色描绘出,又表现出诗人不以为苦,反将塞外的雪景写得如此美好,展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后人常用此句形容雪花之美。
16、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17、天晴好穿屐,宴晚方欢腾。梅花性喜严寒,月下雪中亭亭。眼望前山,白衣横卧,浓云变得澄清。放下酒杯,招呼同伴,攀高看得分明。
18、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www.lzcn)——白居易《村夜》
19、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20、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二、描写雪景的诗句三年级上册
1、六花时时飘,集我车上毡。
2、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3、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4、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5、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6、(鉴赏)只有梅花,而没有雪来陪衬的话,就感觉不出一丝神韵,只有雪没有诗来吟咏的话,那只不过是个俗人。作者一方面吟咏梅雪的争艳,一方面描写自己的赏雪作诗的高雅意兴。
7、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8、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
9、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10、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11、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12、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歌丽。泛碧蚁。
13、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1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15、这首诗中队雪景的描写,属于一个远景观雪,也处在一个冰雪消融时期。诗歌虽然短短14个字,却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诗出自柳宗元的《江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同此次北方下雪场景很相似。上两句诗歌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只用了十个字,就将大雪天的场景,描绘的一清二楚。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1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8、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
19、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2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三、描写雪景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1、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3、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
4、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5、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
6、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7、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8、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雪》
9、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10、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11、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12、(鉴赏)燕山一带降雪,成片的雪花如竹席般大小,飘飘洒洒,随风扬落,撒满轩辕台。诗句运用奇特的比喻,高度的艺术夸张,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冬季大雪纷飞,气候严寒,一派银装素裹的景象。鲁迅先生在谈到夸张时曾引此诗,说用语虽有夸张而不失其真,因北方确实雪大的缘故。
13、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14、(出处)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5、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16、《红林檎近·高柳春才软》宋代:周邦彦
1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18、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19、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
20、然而洁白的雪啊,在春天的阳光下也无处躲避。
四、描写雪景的诗句古诗
1、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