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关雎
1、点击标题下的诗经情话一键快速关注
2、依依爸爸:复旦法学硕士,曾任大学老师及律师,热爱读书、思考和钓鱼,依依口中的书呆子老爸
3、点击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4、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
5、不知道现代的男士们看了是否有所觉悟。还没有领会行动要诀的,我可以提示几条,比如大节小节买礼物,陪娃作业快抓狂时发红包,经常分担家务,实在不行说笑话唱情歌也有。当然女士也一样,送礼物,做可口的晚餐,满足老公的乐趣等。
6、之所以我们会认为是爱情诗,是因为望文生义。我们将君子、淑女理解为郎才女貌,完全忽视了词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与流变。
7、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8、接下来,我们不妨走近《诗经》,看看古人是如何理解它的。我们知道,对于历史、文本的理解,一般来说越接近这个时代往往越可靠,越到后来越加了一些想象的成分。对于《诗经》来说,可靠的注本当属齐鲁韩三家《诗》和《毛诗》了。在整个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古人理解的《关雎》基本是按照这四个注本来的。因为它们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孔子,由孔子传给弟子,弟子一代代传下去,到了汉代书写成书。因为孔子接近《诗经》的年代,且他删削过《诗》,所以他的解释自然具性。
9、左右流之。zuǒyoùlíuzhī
10、问墨的文字总能在淡雅间击中读者的心脏。看似简单的文字却在他的笔下化腐朽为神奇。让人不忍放下。
11、河:黄河。洲:水中央的陆地。一二句是诗人就所见以起兴(起头儿)。
12、《关雎》向世人展示了古代的爱情:高尚、纯正、典雅,可以说,爱情中的美好因素在这里都能找到。
13、现代心理学也表明,亲密关系是决定人是否幸福的第一要素。而婚姻就是得到法律和道德认可的亲密关系。
14、第三段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能是现实中的欢乐场景,也可能是想象中的幻境。在生活细节上的描述,可以得出,这段爱情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也给世人讲述了人类爱情幸福长久的准则:讲求门当户对,男才女貌,这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也折射出了一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
15、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16、左右采之。左边右边不停摘。
17、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本为君子求淑女求之不得,却言雎鸠却言荇菜,“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表露出思绪无端地飘移。
18、作为一个尽责的中年人,除了学奥数,还得背古诗。为了陪娃背诗,这几日翻看诗经,倒是颇得意趣。
19、参cēn差cī荇xìnɡ菜cài,左zuǒ右yòu采cǎi之zhī。窈yǎo窕tiǎo淑shū女nǚ,琴qín瑟sè友yǒu之zhī。
20、“雎鸠(jūjiū)”是一种水鸟,“关关”是象声词,是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整句描写的是一副很美的景象: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上。
二、诗经关雎中哪一句借助水草的高低交错起兴
1、二是钟鼓,钟往往是编钟,就我们现在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来看,重达2567公斤,如果一个男子为了取悦女子,扛着这么重的编钟到女子门前演奏,就算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不可能吧?
2、到后一句“钟鼓乐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敲起钟鼓来取悦她”,但是钟鼓在古时为礼仪用器,平常是不会敲打的,只有在祭祀和重要礼仪才会用到,怎么会用此去取悦她呢?可知“钟鼓乐之”实为君子婚嫁之大礼也,而且已经“琴瑟友之”,此恋情可谓。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全文以雎鸟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关雎》还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8、比如诗经的首篇《关雎》就道出了婚姻的真谛。
9、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10、虽然三千年来社会规则、法律规范不断地变化,但是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关系,其实一直是不变的。人需要亲密关系,需要从中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11、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12、接下来,我们重点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我们要问谁在寤寐思服?谁在辗转反侧?郑玄在《毛诗传笺》解释道:“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这就说的很明白啦,不是男子爱上了女子,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而是因为后妃为君王寻找贤女不得,担忧无人与自己共采荇菜来祭祀先祖,所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正体现了后妃的美德。我们在理解君子时,不要理解成男子,因为在这里君子指有位者,即君主,淑女则是指配君主之后妃。
13、钟鼓乐之。zhōng gǔ yào zhī
14、左右芼之。 zuǒ yoù mào zhī
15、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
16、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
17、在河之洲。zàihézhīzhōu
18、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19、《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20、关关雎鸠①,关关对鸣的雎鸠,
三、诗经关雎原文
1、《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好逑(hǎo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3、窈窕(yǎo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6、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7、雎鸠关关叫得欢,成双成对在河滩。美丽贤良的女子,正是我的好伴侣。
8、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9、能对抗这一切的,除了保温杯泡枸杞,还有关雎般美好而温暖的婚姻。
10、参差荇菜,cēncīxìngcài
11、求之不得,qiúzhībùdé
12、三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虽然日常的劳作与风俗,常见的树木与花草,日常的食物与娱乐与当今大相径庭,可是他们的快乐与悲伤,情感与追求与今天并无太大差异。
13、❤投稿、荐稿、合作邮箱:yiduolian@foxmail.com
14、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15、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16、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17、这时候夫妇之间的友情就特别重要了。友情就是互相欣赏,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一起做事:一起做饭,一起旅行,一起赚钱,一起买房,一起喝酒,一起把娃养大……
18、悠哉(yōu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9、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
20、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
四、诗经关雎原文注拼音
1、悠哉悠哉,yōu zāi yōu zāi
2、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扩展资料: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3、《关雎》一诗中形容青年男女纯洁爱情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
4、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中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司马迁学的是鲁诗,因此他的看法就代表了鲁诗的看法。
5、杨诚勇:早春二首(五律)
6、《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大致说来,早为西周初期,晚至春秋中叶,以公元来计算,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历时五百多年。
7、:(1)题考查上下句默写,能够背诵诗句就能够写出来。要注意的是不能写错一个字,一个字写错整句零分。要把字写清楚。任选两句,找自己有把握的两句写,如果三句都写,则只看前两句。所以考生需要仔细斟酌。默写全诗,比写上下句对考生的要求要高。但是两首诗任选一首,又在无形中降低了难度。
8、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9、日出东方,唯我不败——中年危机化解大法
10、我们对于古书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要依靠古代注疏。尤其是《诗经》,它不是描写的男欢女爱。正如《礼记·经解》所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在古人看来,《诗经》不是我们后来理解的唐诗宋词,它是可以治国理政,教化百姓的。这样的例证在《左传》,在汉代比比皆是。在《左传》中,外交官见面都要引用《诗经》,所谓“不读诗,无以言”。在汉代,懂《诗经》是可以直接从政的,如辕固生等人。
11、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12、琴瑟友之①。弹琴奏瑟表亲爱。
13、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
14、参cēn差cī荇xìnɡ菜cài,左zuǒ右yòu流liú之zhī。窈yǎo窕tiǎo淑shū女nǚ,寤wù寐mèi求qiú之zhī。
15、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
16、①关关:鸟的和鸣声。雎(jū)鸠:一种水鸟,相传此鸟雌雄情意专一。
17、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18、悠哉悠哉:犹“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19、可慰之处在于,婚姻中的一方若执意于自我进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也必将受影响而所变化,某种程度而言,婚姻的幸福靠一人的努力亦可得。
20、《关雎》: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五、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拼音
1、参差荇菜,长长短短的荇菜,
2、《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3、参差荇菜①,长长短短的荇菜,
4、《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诗经》的第一篇。
5、雎鸠声声,荇菜参差,淑女却求之不得,此情此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山是她,水是她,清风是她,雨露也是她。
6、窈窕:容貌美好。淑:善,品德贤良。淑女:好姑娘。
7、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
8、诗经总是那么美,总有那么多的人去释义它,问墨也是,用他唯美的文字去解剖这古老的经典。用他别致的手法将柔软到疼的语言来融入这首关雎。
9、孔子曾这样评价诗经中的爱情诗:《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不正是古代爱情:高尚、纯正、典雅的写照?也凸显出了爱情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