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楼
1、相见欢·读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有感
2、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
3、全民奮鬥追圓夢,預祝成功快樂吟。
4、独上西楼悦我心,石基米色看登临。
5、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登楼》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作品原文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6、嗟余举目无谈者,且寄音书学杜吟。
7、赏析:全诗寄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迹、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都从空间着眼,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8、登高望远几乎无可幸免的使诗人们愁肠百结,以致诗人们既不自主的登高送目以抒发胸中郁气,但同时又畏惧登楼望远,因为这每使他们悲从中来,难以自禁。若诗人本无愁,何以登楼送目之际便生愁?若诗人本有愁,何须于登楼送目之际才发愁?
9、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0、窗前紫气萦天地,堂上祥光耀古今。
11、四野山河方一色,初霜雨露莫双侵。
12、不落的太阳——怀念伟人(中原诗韵012期)
13、老骥犹思边鼓动,霜皤岂惧岁寒侵。
14、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5、步“杜甫登楼”诗原玉(新韵)
16、绵绵的思念缠绕成美丽凄婉的诗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在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故乡家人的相距遥远更激发了情感上的贴近,凄苦的心灵孤寂的漂泊更需家人的温情和家园的抚慰。因而这种“望”并非目之所及,而是心之所想。故乡其实也只是一种象征,她是诗人心灵的栖居地,是一种虚拟的精神家园。实在的故乡并不能挽留漂泊的心,正如柳永,虽永远抒发着切切的思乡之情,却永在异乡漂泊。
17、《登楼赋》是王粲避乱荆州、登当阳城楼时所作。文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和离乱之忧,倾吐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怀才不遇的郁闷。《登楼赋》的结构层次文章共分三段。第一段起首入题,点明登楼目的是为了“销忧”。
18、紫殿承恩终不改,佞臣借箭苦相侵。
19、洞庭开眼流如昨,湘浦怡神涌到今。
20、您的赞赏转发是对原创作者的大支持!
二、登楼韦应物原文译文
1、周年志庆(中原诗韵053期)
2、有限衷情終少获,无端谣诼苦相侵。
3、烟霞传意绪云水寄文章(中原诗韵020期)
4、钩于往事烟云变,已是惶惶不敢吟。
5、灿灿萱草花(中原诗韵047期)
6、登楼犹恨胡儿虐,按剑须防贼寇侵。
7、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8、紫荆诱惑惹春心,静谧层楼盼莅临。
9、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
10、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
11、应步韵少陵登楼作业感赋
12、几时云卷凌冬去,再对春花做浪吟。
13、咏梅(谨此纪念诞辰125周年)(中原诗韵028期)
14、这一篇篇荡气回肠传诵千古的诗篇无不传达着诗人的慨然多思和百感交集。从中不难看出,这类登楼之作少有“长空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式的逸兴横飞,而情感的主体多是郁塞胸中的悲愁苦恨。这种文学现象因如此典型而显得意味深长。
15、望京楼刺破天心,燕岭台悬近照临。
16、高楼万丈动诗心,野老无踪独自临。
17、风霜满满充天地,日月悠悠历古今。
18、借机邀友怡寒暖,乘兴登楼悦古今。
19、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楼作者: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20、惊蛰.春龙节(中原诗韵037期)
三、登楼古诗
1、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2、秋兴(中原诗韵069期)
3、层中旧画皆终古,台下新题尽见今。
4、鸟雀啾啾慰客心,炼真宫上独登临。
5、译文高楼的近处鲜花开放,反而使我这位客居的游子更加伤感。
6、常听小鸟教平仄,时与高人论古今。
7、 登楼望远,也许因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又是宋初晚唐派代表诗人之而他的绝句的确很出色,于是对于这首诗的评论,尤其是对中二联的点评亦多。关于“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联。有赞扬的,如宋僧文莹说“寇莱公诗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之句,深入唐人风格。”(《湘山野录》)清代纪昀说“气体自高”,“四实本韦苏州‘野渡无人舟自横’句,然不觉其衍。”(《瀛奎律髓汇评》)近代陈衍说“第二联用韦苏州语极自然。”
8、路网车流遵礼让,公园松挺耐霜侵。
9、花绕歌楼称客心,三天两日一登临。
10、登临:登高观览。临,从高处往下看。
11、琼林坠叶成朝暮,紫诰鸣琴几古今。
12、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13、无故颍源流渐小,缘何霾雾气相侵。
14、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15、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北极,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16、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17、首联扣题,诗人的满腹伤怀劈空而来,笼罩全篇;颔联又以浩大的气势加深了伤情的力度;颈联由景入情,纵论时事;尾联咏古人而伤时事,既有自伤之情,又有自勉之意。
18、渔歌唱晚颂华夏,范句流芳传古今。
19、静赏枫林丹叶醉,深怜鸥鸟冷霜侵。
20、大好江山应有待,诗家起舞作龙吟。
四、登楼赋原文及翻译
1、这其中还有些问题需要学者们去进一步详考。
2、水月清幽仙鹤去,湖山空老旧年侵。
3、一花占尽四时春(中原诗韵044期)
4、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5、诗情写韵依琴趣,竹涧风流醉啸吟。
6、云间雁阵催寒暑,湖上渔歌唱古今。
7、初冬佚景情难捨,日暮归来秉笔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