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题李商隐
1、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2、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蓬山7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7、溧阳公主年清明暖后同墙看。
8、可见在这诗的结尾处,诗人依然是满怀深情,满怀期待。作者恨不能再写无数首这样的《无题》,好似无数只青鸟一般,越过重重的关爱越过重重的路途,能够到达有情人的身边,能够让她了解自己的一番深情。这种虽可见却不可道的痛苦,的的确确让李商隐描画得的形象,也的深刻。
9、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美图均来自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敬意与感谢!
10、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
11、李商隐的无题诗往往着重抒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一定的时空次序,随着心理活动的流程交错展现。这首诗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典型。起联明写昨夜,实际上暗含由今宵到昨夜的情境联想与对比;次联似应续写昨夜,却突然回到今夕相隔的现境;颈联又转为对对方处境的想象,末联再转回到自身。这样大幅度的跳跃,加上实境虚写,虚境实写等手法的运用,就使得这首采用赋法的无题诗也显得断续无端,变幻迷离,使读者感到困惑了。其实这首诗是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作品,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可算是新生事物,今天我们用意识流作品的定义去理解它,许多的困惑和歧解原是不难解决的。
12、译文: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雨,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从金蟾的炉内飘出缕缕清香,转动玉虎辘轳可以汲上饮水。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爱情的种子不要和春花开放,寸寸相思只会化成寸寸尘灰。
13、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1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5、虽然是这样,但是诗人对于爱情的追求,对于对方的忠诚,依然不改初衷,所以才会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说这两句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了。这种对于爱情的宣言誓言,那是多么的坚定。换成爱情的话语体系就可以说,我对于你的爱,我对于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就像春蚕一样,除非我死了才停止吐丝,除非我死了,我才会停止对你的爱;就像蜡烛,除非已经燃烧尽了后的一寸灰,那么我オ会不滴蜡泪,我オ会不为你伤情。
16、在内容方面,这首诗紧承前诗。匆匆应官,被迫与心仪已久的女子分别,然而诗人还一直牵挂着对方。回想昨夜一幕幕难忘的情景,内心难平。能够与渴慕已久的人声息相通,已是一快事。此时此刻,对方又与自己心心相印,这份自得与快意就更不待言了。起句势平,“闻道”点出心中的渴望之情,“昔年相望”追忆往事,把人拉入深沉的回忆之中,同时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岂知”拔地而起,其追思由虚到实。
17、点击题目下方每天学点诗朗诵,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18、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19、直道:即使,就说。
20、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二、
1、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2、《无题四首》包括七律两首,五律、七古各一首,此选两首七律。前一首七律写一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思念,后一首七律写一深闺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幻灭后的苦痛。
3、长眉画了绣廉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4、这些诗出自唐代·李商隐所作的《无题》系列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5、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6、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7、但也有人认为这是表达爱情。因为很多的学者考证出,李商隐在他年轻的时候,有过多次的恋爱的情事,恋爱的经历,他借助这些无题诗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去所着恋过的那些女性的一种复杂的心情,对于自己过往的这种爱情的情事的一种追忆。也正因为他现在在人生的道路和仕途当中遇到了很多的艰难,所以回想起以往的恋爱,所以回想起以往的恋爱情事,不由得增添了几份人生的苦衷,这是所谓的爱情说。
8、除了我们今天讲的这首无题诗之外,李商隐还有几首无题也特别的著名。譬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像这样的诗,其实我们只要认真的品味,就能感到它跟刚才我们讲的这首诗是异曲同工。昨晚上的那场风,昨晚上的那些星星,我难忘昨晚的经历,什么经历?两个人相会,言语无法沟通,也是慑于某种不可言说的环境的压力,只好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有的沟通只能是内心的交流,也许只能是两眼双望,便有灵犀。为什么这么艰难?“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人生漂泊如蓬草。一点情感放不下。
9、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10、陈鹏举,秦汉胡同诗文委员会主席。
11、远别相思,夜不成寐;魂梦萦绕,给诗人留下无以名状的怅恨。首联徒言期约已成“空言”,月斜高楼,只留下一片空寂。颔联写梦醒之后的思念之情,“墨未浓”三字传神,极为真切地传达了诗人悠长而又浓烈的相思之情。颈联宕开一笔,写室内之物,睹物思人,“金翡翠”、“绣芙蓉”越发令人不能相持。尾联突出“远”字,怅恨无限,追慕难求,那可望不可及给人以渺茫之感。诗似别有怀抱,故有人说这是首政治诗,诗人是在以爱情作穴,抒写政治上不遇的浩叹。
12、栏目主编:赵彦春、莫真宝
1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14、“相见时难别亦难”处于这种痛苦的感情的漩涡当中,作者自然就会引导出“东风无力百花残”,他和他的有情人之间的爱情就像这暮春时节样,没有力量再坚持下去,好似百花凋残一般。这个开头很悲剧,也的挣扎。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整首诗都是在写爱情,那么刚开篇就给我们的感觉是这场爱情注定是如此艰难,而它的指向也只有是失败。但也因为诗人看到了这种绝望,所以他又在苦苦的挣扎着想要挽回这段感情,希望这段感情不要胎死腹中。实在是太纠结了,也实在是太难捱了。
15、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16、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8、你像初照屋梁的朝日那样光耀,刚出绿水的红莲也比不上你的美艳,早就引起了多少人的注目和爱慕;那芙蓉一样的裙衩多么纤小,轻柔的翡翠钗,插在如乌云一般的美发上。
19、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20、李商隐在无题诗中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哀伤之情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
三、
1、这是一首熔铸着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缠绵灼热的执着追求的爱情诗。
2、首句直抒胸臆,直言离别之苦。次句以风中花残之景对首句补充,以托衬离情别绪,强调离别给双方造成的心理重负。三四句言悠长的相思和离人之泪。“丝”谐“思”,烛“泪”对离人之“泪”,以表达至死不渝的坚贞和无尽的哀伤,并进一步渲染留下相思之恨的意境。五六句宕开一笔,不言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是设想对方的处境,以“云鬓改”、“月光寒”,反笔曲折地表达至深的情意。结处翻作宽慰语自解,希望青鸟传书蓬山,代为探望致意,向爱人剖白心迹。全诗情感炽烈而缠绵,相思与离恨经诗人摄取物象缓缓道来后,其情感深沉而蕴藉。
3、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4、小诗质朴无华,耐人咀嚼。从笔法上看,一是运用排比句展示时间,以时间的推移强调了小姑娘成长为少女的全过程;二是选取有年龄特征的细节,以塑造少女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悬知”二字把少女待嫁的心情刻画得十分细腻。“泣春风”传神,道出了少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更通人事,精神上也出现了苦闷。从另一个层面看,小诗抒写的对象虽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似乎又可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十六岁,正是入世的年龄,诗人因前途未卜而揣揣不安的心理变化,似与“泣春风”的少女有相通之处。收处极见诗人的本意,言尽而意不尽。
5、ByLIShangyin
6、这种体验是什么呢?就是六两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对于这位女子来讲,早晨起来揽镜自照,但看愁云惨淡。为什么愁云惨淡呢,头发都白了。“但愁云鬓改”本来是满头的乌发,现在乌发之中已经有了白发。对于这位男子来讲,因为这种思念“夜吟应觉月光寒。”夜晚的时候一个人在院子里散步,吟咏着那悲伤的诗句,心中涌起无限的痛苦,感觉到月光是如此的寒冷。所以我们说个是“云業改”,一个是“月光塞”,为什么会有这样痛彻的体验?为什么这样的体验让两个人甚至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就是因为对对方的那种执着和不肯放弃。
7、欢迎非商业目的之转发与传播
8、Tr.ZHAOYanchun
9、李商隐用这首诗作答。应该说李商隐见信的心情很悲伤。人间的交往原本是会出现意外的,可李商隐为此付出了毕生的代价。在这首诗里,李商隐以高贵的诗人品性,用蕴藉、委婉的感叹,恳切地说出自己的悲伤:两人一在长安,一在洛阳,很久不见了,不想收到了像古时候一双鲤鱼传书一样珍贵的信。不必再问当年一起舞文弄墨的李商隐,他现在就像病倒在汉武帝墓边的司马相如了。全诗没有说悲,可这悲字里行间都含着。历来说诗可以一唱三叹,这首诗真是一唱三叹了。第二句原本该是第一句,是一唱,其余三句就是三叹了。由此,这首诗是诗的经典,唐诗绝句的经典。
10、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11、《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此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先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再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颔联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
12、蜡炬:蜡烛。泪:指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脂油。
13、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
14、后两联又是转。末句,前人说是希望对方有信息送来,恐怕未必。前句有“此去”字样,应该还是由此及彼,是说自己想去探望,想象青鸟会殷勤引导。
15、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16、译文: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十岁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十二岁开始学弹筝,套在手指上的银甲一直没脱下来。十四岁时,要避免见到男性,连亲的人也不能见。这时她可能在猜想何时出嫁吧。十五岁时,她背对着秋千,在春风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17、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1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9、此诗为爱情诗,描写诗人与心上人离别对其苦苦思念之情。此诗语句优美,用词巧妙,自然流畅,千古流传。
20、李商隐的诗歌中虽有着浓重的绝望和深沉的悲哀,却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却仍对这个世界“保留着爱、同情、了解的期待和信赖,……始终有一种滋润的诗意,即使面对悲苦,也仍能保有一份欣赏的余裕。”
四、
1、蓬山:海上仙山蓬莱山。
2、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3、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鹅黄。
4、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我们何时才能再相见呢?
5、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6、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睡回!
7、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8、义山诗以其精深幽微、绮密瑰妍为特色,尤其他的无题诗,始终便是诗家研究的重点,被称喻为有着朦胧美的朦胧诗。义山有意使诗意模糊,于是唤出其中的暧昧晦涩和多义多解——正因无题,才含蓄婉曲,意蕴丰厚;正因无题,才摇曳生姿,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就以本诗为例,若仅就字面诗意而论,无疑是一首的爱情诗。
9、这首诗写什么呢?写虚幻的生命,带来的不虚幻的心怯和胆寒。中两联,四个意象,只是“色”、“空”二字,末一联看似一言说破,其实是变本加厉。第一联上句是全诗总要。锦瑟二十五弦,怎么看上去有五十弦呢?是因为琴码,把二十五弦折成了五十弦?这情状,让人隐隐心折,很痛。这锦瑟弹出的音色,就像悲伤的人的思念,美得难以经受。
10、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11、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12、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13、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14、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
15、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16、这首诗写一种思念。第一联,上一句是穿透所有人心的实在话,因为通透,所以是诗。就像水墨,因为好,就有了五色,对人心来说,是五味。下句是说出现这个想法的时节和景色。让这水墨有了着落,有了拖累和质感。
17、译文: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18、这首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19、《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七言诗。无题,是诗歌的一个类别。在中国诗歌中,传统诗词是汉语文学文化的精华,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20、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五、
1、这首诗以少女怀春之幽怨苦闷,喻少年才士渴求仕进遇合之心情。
2、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4、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5、首联表达的是作者在与情人分别后,对情人的期盼,以及不能相见的惆恨。颔联写因为相思梦见了情人,只是在梦中也依然是离别的场面,让人悲伤不已,止不住哭泣。颈联则是从案头笔墨转向房间中其他事物,一个是在灶光中若隐若现的翡翠鸟帷帐,一个是散发着淡淡麝香香气的芙蓉花被褥。后一段是幻觉消失,回归现实。
6、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7、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8、《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作者不是也说过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想想看,这相思得思到什么程度?一寸相思就烧尽一寸す之灰,每一寸的灰里边都隐含着作者对对方的执着的不尽的思念,而且这个“丝方尽”的“丝”也谐音,“思念”的“思”。正是因为有这样执着的至死不渝的思念,才会有后边蜡炬成灰这样近乎绝望的坚持而又不想放弃希望的这种追寻,使得男女的主人公都有一种特别的体验。
10、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11、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12、八岁小姑娘喜欢偷偷地照镜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画成长眉了。十岁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十二岁开始学弹筝,套在手指上的银甲一直没脱下来。
13、《瑶池》陈鹏举作品秦汉胡同宝藏
14、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
15、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16、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7、似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应博学宏词科遭谗落选,心中郁闷难平。该诗从一美貌而有才情的新婚女子遭冷落事入笔,抒发其内心的愤懑之情。
18、首联以“细雨”、“轻雷”描绘了一幅凄迷的画面,以“芙蓉塘”暗示与爱情的关系。颔联以女子孤寂单调的生活牵动情思,用谐音手法力求深曲,同时将户外景物转入庭院深深的环境。颈联以贾氏、宓妃的故事传达生与死对爱情的不懈追求,隐约透露出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并以韩寿、曹植暗示所爱的人年少多才。尾联破解三联之势,将内心的郁结凸现出来,在貌似绝望中迸发出火样的“春心”,表达对爱情不懈追求的意愿。此诗把失意的爱情写得如此浓烈,结合诗人的身世之感来看,就难怪有人说其中隐有政治寄托了。
19、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扩展资料作品赏析
20、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六、无题李商隐
1、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2、喜欢本文就给我点个赞吧!
3、秦汉胡同出品让世界柔软
4、莫近弹碁局,中心不平。
5、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6、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7、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