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诗
1、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2、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3、他就在这里,即使雷电轰鸣
4、2020中国襄阳·孟浩然田园(山水)诗词论坛||张金英:当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点与审美期待
5、更向槽坊求几个,酒中大枣味偏浓。
6、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7、英子评诗微刊第199期||张金英:潇湘行吟20首
8、远方的端午,犹如梵高的抽象画
9、责任编辑:玉玲珑、孙通
10、《题朱审寺壁山水画》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阊门即事》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应制为宫嫔咏》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应制贺边军支春衣》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11、雄黄酒涂儿额际,大书王字如虎状,耳端亦涂雄黄酒,谓能辟恶,此俗迄今犹然。(冯慕罔月令广义云,五月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余酒染额胸手心,无虺蛇之患,以酒涂额当本此意。)
12、抵得上一个现代人的体重
13、庚子冬观看汨罗江之夜歌舞晚会
14、午日饮雄黄酒佐以红烧之菜五簋称为五红,而黄鱼咸蛋为必備之品,或備菜十二件则称十二红,一家畅饮谓之赏午。
15、《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16、辛丑“端午诗会”律诗选评
17、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1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3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4冤。注释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屈原:中国早的浪漫主义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18、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19、端午(唐•李隆基)
20、②食鲋鱼以清蒸为宜,清蒸鲋鱼配料以鲜笋为宜,郑燮画作有题诗作:“扬州鲜笋趁鲋鱼,烂煮春风二月初。吩咐厨人休砍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二、端午诗词朗诵内容
1、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2、《五日(选一)》(明•陈子龙)
3、《端午集吴郎中峻伯宅得山字》(明·谢榛)令节方牢落,招携慰旅颜。彩丝忆儿女,蒲酒话乡关。楚俗千年后,燕歌一醉间。坐看新月色,犹自傍西山。
4、《浣溪沙乙丑端午夕俄公园夜坐》(清·梁启超)饱听官蛙闹曲池。那更鸣砌露虫悲。错撩人是月如眉。坐久漏声催倦夜,归来长簟梦佳期。不缘无益废相思。
5、鸟儿挥舞着翅翼,把辽阔的天空洞穿
6、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而此刻多好,跪在你的面前
9、《早起观雨》(宋·张耒)雨叶风枝日夜长,东园秾密欲生光。可怜积雨过初暑,更转余寒入晓凉。蚕事已成家媪喜,麦畦初泼老农忙。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
10、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11、活动当天将邀请六位读者,两人一组进行朗诵。
12、(英子点评)第37辑:2021元旦专刊作品选评||英子评诗微刊第204期
13、原文: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4、《水调歌头端午》(元·王旭)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己喜酒尊冽,更觉粽盘丰。
15、鲋鱼截网①失波涛,节近端阳索价高。
16、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1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8、解粽、泛雄黄、菖蒲、火酒、食腊味,男女佩丹符,系五色丝于臂,簪花插艾,与他处大同小异。
19、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20、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三、端午诗词名句
1、兴亡岂必关人意,生死何须倩尔怜。
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3、①捕捉鲋鱼时,把丝网挂在江水之中,鲋鱼一触到网,就头顶鱼网,不再后退,一动不动,束手就擒,大概它十分爱惜鱼鳞,怕鱼鳞擦掉,所以苏东坡又称它为“惜鳞鱼”。
4、投到江心回首望,云烟已锁故乡台。
5、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6、欲吃明朝馊粽子,妈妈快快赠车钿。
7、此诗表明,在泰州端午文化中,纪念的名贤是屈原,而非伍子胥等其他名贤。
8、被一声神鸟的吟哦,而唤醒的孤独而伟岸的魂魄
9、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10、深院花吐,画帘开、練衣纨扇,午风清暑。
1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12、(钟馗像前,例供小炉,烧紫降香。)
13、有多少因幸福而震颤的花叶
14、划开的水面归复平静,白帆点点飞鸟追逐自由几千年前纵身一跃,跌碎了一个故国的文明。诗篇如一朵朵白云擦洗着汨罗江上天空一片片湛蓝泼下来
15、每年黄花开遍山野,便有
16、世俗贪婪皆竞进,民生太息尚劬劳。
17、《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18、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9、喂养群山、星宿,喂养童话、河水里的鱼
20、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四、端午诗
1、端午节,赠与我了一枝艾草,老朋友不在身边,新知己远在千里之外,一心为国家尽忠的人啊,已经白发苍苍。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江米粽子让满嘴津液生香
4、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人们怕河里的鱼儿咬烂他的尸体,所以做粽子扔到河里给鱼儿吃,鱼儿就不咬他的尸体了!
5、世间,或许会有这样一个女子,蛰居于山水静庐,青梅花间,读书听曲、种花养梅内、绘画赋诗,用一容支素简的笔,在文字里修行,为清素时光描摹刻意,为花鸟虫草结绳造句,为赏过的花邂逅的人句读遣词。于山水间流连,于日月里清净,这样的和婉女子,心素如简、宠辱不惊,在清浅的禅意里,深情的活着!
6、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制黄酒可驱邪。
7、竞渡的夺得锦标,人人争相羡慕,泰坝衙署的门前站满了大小官员。
8、紫苑黄鱼佐酒浆,钟馗跳舞闹端阳。
9、犯颜多是离骚辈,但教诗魂振国魂。
10、《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宋王圭)后苑寻青趁午前,归来竞斗玉兰边。袖中独有香芸草,留与君王辟蠹编。
11、阿婆角黍裹尖尖,火腿丁儿定暗添。
12、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盼望端午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使人浮想联翩。忽然想起唐人殷尧藩关于端午的那首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诗人的意境,不经岁月沧桑的洗礼,恐怕是很难体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