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2、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3、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79)紫萸香慢·近重阳
6、值此2019年重阳节来临之际,现精选100首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7、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8、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9、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10、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11、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12、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3、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14、(95)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5、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16、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17、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18、宜登高,宜望远,宜忆人
19、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35)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二、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二句
1、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
2、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3、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4、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
5、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6、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九日齐山登高》
7、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8、中国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院
9、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重阳席上赋白菊》
10、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11、江南秋色满梧桐,回首青山万事空。
12、(73)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
13、胡适、徐志摩……民国美10首情诗
14、(75)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5、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16、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怀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17、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18、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19、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20、下楼时,我与面容陡峭者言语
三、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0首
1、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7、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8、(87)满庭芳·客中九日
9、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10、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11、(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12、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13、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14、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15、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16、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17、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18、(34)九日与友人登高
19、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20、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四、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有哪些
1、(65)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2、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杪。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3、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5、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6、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
7、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8、读了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63)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10、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11、宣传:刘远亭雒红梅田建中赵燕
1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重阳席上赋白菊》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蜀中九日/九日登高》朝代:唐代作者: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原州九日》朝代:明代作者:赵时春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九日登高处
14、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15、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16、(66)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7、(18)九日五首·其一
18、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自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19、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
20、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五、关于春节的古诗
1、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2、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3、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4、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5、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6、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8、古人为什么要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呢?
9、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10、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11、(8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2、另外,重阳节因为是九月九日,“九九”音同“久久”,寓意着长寿,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老人节”。1989年,中国政府正式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13、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14、而今天重点介绍的是诗仙李白的几首关于描写重阳节的诗。
15、(53)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6、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17、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18、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19、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20、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六、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
2、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
3、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4、(65)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5、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插菊花、茱萸的风俗,故又有“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等不同称谓。
6、(68)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66)少年游·重阳过后
9、风吹过远方的山顶想念的人头插这辈子不要再去想登高的事如你们所见九月九日,这阵冷风从山顶吹下来后背着凉人间越来越低
10、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11、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12、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3、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4、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更:再。举觞(shāng):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15、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16、东风路,天衢路,长河公园
17、(76)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8、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19、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咏菊等典故。
20、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2、(74)扫花游·九日怀归
3、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
4、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5、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6、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
9、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10、公元699年,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的《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同一年,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是年秋,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
11、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12、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13、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1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15、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隐泣云泉。
16、(27)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18、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19、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20、重阳未见一枝菊,它日菊开生我愁。
1、(67)少年游·重阳过后
2、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
3、(63)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4、重阳节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幼儿园老师们贴心组织了孩子们和已退休老师们互动。
5、胜似春光,寥廓江天霜。
6、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7、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