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元代诗人(精选文案68句)

一、元代诗人

1、元代诗人王冕写的《墨梅》就是咏物言志诗。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作品原文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公元1306年。

3、1杨载(1271—1323),字仲弘,浦城(今属福建)人。元代诗人。与虞集、范椁、揭傒斯合称“元诗四大家”,以骨力遒劲著称。(介绍及代表作)

4、“一夜湘君白发多”,这一句古诗显然写的是诗人自己慨叹年华逝去的悲凉,不过却也结合了有关湘君的历史传说。湘君和舜帝本为佳偶,闻听舜帝死于苍梧之野,湘君悲切万分,以至于一夜间头发全白了。在这里诗人以历史传说寓意自己年华逝去,再结合历史阶段的特定时期,也不难理解诗人为何有如此心境了。

5、戴良是元代著名诗人,今浙江省人。年轻时戴良曾经在元朝做官,当过中书省儒学提举。后来农民起义军反叛元朝,他来到吴中,投靠张士诚。元代灭亡后一度隐居,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想让他做官,但当时他年老多病,只好推辞了。但朱元璋却很生气,将他投入狱中,不久便死去。

6、元代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若热歌》就有:“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拂晓行军诗》朱元璋山中居住早丢鞭,回首归程印迹边。喝过凄风和苦雨,换来心地与舒天。茅斋笔拙书私语,陋室糟糠呼入眠。淡饭粗茶迎旭日,夕阳横竖在眉前。《天净沙夏》元白朴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7、元代壁画比较兴盛,分布地区也很广。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从实物遗存和文献记载来看,有佛教寺庙壁画、道教宫观壁画、墓室壁画、皇家宫殿和达官贵人府邸厅堂壁画。寺庙、宫观壁画的题材内容以佛道人物为主,殿堂壁画大都描画山水、竹石花鸟,墓室壁画主要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有人物,也有山水、竹石、花鸟等。参加创作的作者,大多数为民间画工。也有一部分文人士大夫画家。寺、观、墓室壁画多出民间画工之手,宫殿及府邸壁画以文人士大夫画家为主。山水、竹石、花鸟等题材的增多,是元代壁画的显著特点之这与文人画的兴盛和当时艺术风尚及审美爱好有密切关系。

8、1王庭筠(1156—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又号黄华老人。(介绍及代表作)

9、1萨都剌(1272—?),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元代文学家。官至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介绍及代表作)

10、1黄庚(1260—1328),字星甫,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宋元之际诗人。宋亡不仕,以教馆为业。诗以近体见长,清丽纤巧。(介绍及代表作)

11、但這種旅遊寫景抒懷工作,並非真正可以代表盧琦的詩歌。

12、杨载 元 (1271~1323)

13、1倪瓒(1301—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元林,无锡(今属江苏)人。元代画家,与黄公望、吴镇、王蒙称“元末四大家”。其诗清旷萧散。(介绍及代表作)

14、盧琦也是一個興趣超然,有優美情懷的詩人,且錄他的《漁樵共話圖》為例:

15、贾云华,是元代著名才女。她尚未出生时便被父母指腹为婚,成年后,嫁给了魏鹏。丈夫也是著名文人,后来曾考中进士。贾云华虽是女流之辈,做的诗歌却朗朗上口,代表作有《题魏鹏卧屏》《永别·相见时难别亦难》《魏鹏负期醉卧戏题练裙》《永别·倚栏无语倍伤情》。贾云华堪称元代十大著名诗人。

16、上天何不呼六丁,驅之海外休甲兵。

17、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

18、縣帖昨夜下,羈靡成行列。鄰里爭遁逃,妻兒各分別。

19、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已经无据可查,但是根据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应该是某个秋夜唐温如辗转漂泊在湘北路过青草湖所作。

20、包拯(公元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中国北宋官员,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龙图阁学士,人称包龙图;又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卒谥孝肃,赠吏部尚书。而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

二、元代诗人

1、《中國文學史》稱盧琦與劉固、方回、張翥四人是元代詩人的代表,《惠安縣誌》論盧琦的詩:“元詩三十大家選,公詩淡遠,意興絕高,出三十大家上,蓋韋孟之詩也”的稱譽。時人還將他與陳旅、林以順、林泉生並稱為“閩中名士”。

2、张枢,字子长,是今天浙江杭州人。张枢小的时候便喜欢读书,并且写得一手好文章。长大后,张枢还曾写过不少著名的诗歌。后来元朝政府曾两次征召他做官,都被回绝了,可以说是一位有气节的诗人。他的诗歌被收入《全宋词》中。

3、倪瓒。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

4、元代的词,比较宋词,颇为逊色。元词可以约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的词人大体上包括由金入元、由南宋入元的词人和在蒙古王朝统治下的北方词人三个部分。这时候的词作中写得比较动人的是表现故国之思的作品。第二时期的词作家大抵出生在忽必烈改元之后。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张翥、萨都和虞集等。虞集的《风入松》,萨都的《满江红》《金陵怀古》,脍炙人口。而张翥的词清丽细腻,尤具特色。

5、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是元末明初诗人唐珙。关于这个诗人,历史上没有任何有关其生平的记载。即便是文学史上收录了他这首诗歌,但也不过是告诉我们这是他传世的作品而已。其余的一切都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再想找出谈何容易!

6、揭傒斯(1274—1344),元中期文学家。字曼硕,富州(今江西丰城)人。著有《揭文安公全集》十四卷,为其门人燮理溥化校录。另有《补遗》一卷、《诗法正宗》一卷,《诗宗正法眼藏》一卷。

7、杨载(1271—1323),元代著名文学家。字仲宏,浦城人,后徙杭州。在虞、杨、范、揭四家中,杨诗流传下来少,散文也已丧失殆尽,因杨死时其子尚幼,残稿流落,无人编次。今传诗集《杨仲弘集》八卷,另有《诗法家数》一卷。

8、这首诗首句写的是诗人所见之景。只见西风瑟瑟吹过洞庭湖,荡起层层波浪,水汽升腾,让整个湖面看起来茫茫然一片。这和春夏时候,碧水涛涛,映日荷花的洞庭湖明显不同,虽然诗人没有描写春夏时节的洞庭湖,但是“老”之一字其实已经写出了这种时间变换景象变化的意思。而且这里看似写的是洞庭湖,但实际上写的也是诗人自己,自己天涯飘零,已然满身沧桑迟暮。所谓寄情于景莫过于此,由此也奠定了全文悲秋的凄凉基调。

9、元仁宗即位后,皇庆二年(1313年)末,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元代地方一级考试沿用金朝“乡试”之名,于八月举行。其科目,蒙古、色目人试二场。第一场经问五条;第二场策一道。至正时改经问五条为三条,另增本经义一道。汉、南人试三场。第一场明经;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至正时改古赋外于诏诘、章表内又科一道;第三场策问一道。答题时《四书》、《诗经》采朱熹注,《周易》主程颐、朱熹之说,《尚书》用朱熹门人蔡沈之说,《春秋》用程颐、弘淑、胡安国作的传。这样,除《礼记》尚用古注疏,《春秋》许用左传、公羊、谷梁三传外,其他儒家经典一律以程朱理学的学术观点为本。

10、1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元之际有成就的诗人。其诗风格沉雄,豪放超迈。(介绍及代表作)

11、元代巴蜀作家,影响较大者不多。真正在全国享有盛名,受到朝野广泛尊崇者,首推虞集。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四川仁寿)。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虞汲,曾任黄冈尉

12、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13、马致远是元朝著名诗人,他著名的诗词便是那首“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歌牵动了很多游子的心,至今被世人所推崇。马致远堪称元代十大著名世人之首。

14、揭傒斯诗长于古乐府选体,七律清婉丽密,有“三日新妇”、“美女簪花”之喻。较之元诗四家中的其他三家,他的诗歌内容更为丰富,风格也不尽一致。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称道其古诗“擅有左思之风力,发以明远之警挺,卓落为杰”,律诗绝句“亦婉秀顿挫,绰有笔意,不仅风神独绝”。《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被认为是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代表性七言律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新可爱的水墨图,平淡中泛漾着浓郁的水乡气息。

15、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16、1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诗人。古诗学陶、柳,近体学唐,以感情深挚著称。(介绍及代表作)

17、杨载讲究诗法,推崇汉、魏、盛唐诗歌,认为学诗应由此入门,提倡“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各体诗中均有佳作,为人传诵的是七律《宗阳宫望月》,被人称为杨诗中的“绝唱”。

18、我裏百餘家,家家盡磨滅。休論富與貧,官事何由徹。

19、元朝白朴写了《天净沙·秋》。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公元1306年。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简称《东墙记》)、《天净沙·秋》等。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天開曉,虎豹臥,石鼓雷擊雲雷張。

三、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

1、關門鑄鐵半空倚,古來幾度戰士死。

2、魏初。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3、当时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来相迎。画船吹笛弄《渌水》,何意芳洲遗旧名。唐祠芜没知何代?惟有东流水长在。黎侯独起梁栋之,仿佛云中昔轩盖。南飞越鸟北飞鸿,今古悠悠去住同。富贵何如一杯酒,愁来无地酹西风。大别山高几千尺,隔城正与祠相值。青猿夜抱月光啼,挂在东湖之石壁。黎侯本在斗南家,枕戈犹自忆烟霞。只拟将身报天子,不负胸中书五车。昨者相逢玉阙下,别来几日秋潇洒。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系著青骢马。君今归去钓晴湖,我亦明年辞帝都。若过湖边定相见,为问仙人安稳无。(《题李白郎官湖》)

4、自唐代杜甫、白居易以降,如此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並不多見。從詩中看,盧琦不僅體恤百姓所受的苦難,而且揭示了造成這種苦難的根源在於官府的逼迫壓榨,在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殘暴統治。為逃避苛政,“鄰里爭遁逃,妻兒各分別”,生不如死的人間悲劇,就在他的面前,訴之於他的筆下。宋、元之際,薊、燕戰亂連連,殘酷的戰爭,帶給人民深重的災難,青壯征戰,白骨露野,翁嫗耕鋤,田地荒蕪。盧琦的《有事居庸關》,鞭撻戰爭,表達了希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的強烈願望。這種洋溢著熱愛人民,反映社會苦難,描繪人民血淚時代的詩歌,不亞於杜甫的“三吏”。詩曰:

5、夜來鑰豆得戈鐵,雨融風吹失顏色。

6、大家都知道王冕,他画的梅花堪称一绝。王冕是浙江绍兴市人,他出身贫寒人家,小的时候曾经帮大户人家放牛,完全靠自学成才,可以说励志。今天他有不少视作传世,可以说是元末十大著名诗人之一了。

7、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8、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9、咏芙蓉拼音版注音:作者:沈约wēifēngyáozǐyè,qīnglùfúzhūfáng。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zhōngchísuǒyǐlǜ,dàiwǒfànhóngguāng。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10、前年又複鐵門開,貔貅萬灶如雲頓。

11、居庸關,天蒼蒼,關南多暑關北涼。

12、元代惠安圭峰盧琦(1306——1362)不但是一個勤政愛民的著名良吏,而且也是一個著名的詩人。

13、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高启为“元朝伟大的诗人”元朝蒙古族大诗人萨都拉王冕是我国元朝末年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这些事有名的。还有马致远,关汉卿,完颜……等等。

14、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5、其实从唐温如的这首诗我们就可以看出,写诗其实是很讲究灵感的一件事,当兴之所至便能写出惊艳世人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往往比那些刻意推敲字眼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

16、这首古诗给我们勾勒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使得我们的内心充满喜悦之情,更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时代,烽烟四起到处一片狼藉,而诗人却可以在洞庭湖之上酒醉泛舟,摒弃世上一切的烦忧,颇有出世的境界,倒也别致。

17、但恨身不死,抑鬱腸中熱。南州無杜鵑,訴下空啼血。

18、不过出现不了李杜这样的诗人,并不代表出现不了能够媲美他们作品的诗歌。就像宋代杨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也有不知名诗人的“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等。其实这些诗作在水平上并不输给李杜的诗歌,毕竟写诗这种事,有些时候就是灵光乍现生妙笔。李杜之所以能够成为是诗人的“天花板”,主要还是在于他们的整体水平。

19、元代大儒,有姚枢(金人)、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等。宋之遗儒有马端临及金履祥二人,马端临字贵与,江西乐平人,著《文献通考》;金履祥字吉父,兰溪人,为朱子婿黄幹之再传弟子,隐于金华山中,后迁于仁山之下讲学,故世称仁山先生。南方有吴澄出:澄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人,为黄干之三传弟子,著有《五经纂言》、《草庐精语》、《道德真经注》及《吴文正公集》五十三卷。

20、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元代戏曲作家。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四、元代诗人李之仪咏苍髯

1、范梈(1271—1330)字梈父,一字德机,湖广清江(今属江西)人。所著诗文多传于世,有《范德机诗集》七卷,另有署名为范梈的诗法著作《木天禁语》、《诗学禁脔》。

2、但是,在元代也并非就没有优秀之作。比如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古诗,虽然是这个元代诗人的传世之作,但是却精彩,其在诗境中塑造的梦境般的意境让人沉醉,没入选语文教材有点可惜。且看:

3、赞美梅花的诗,梅花由于其不畏严寒的特性,被古人誉为“万花之王”,因此这里的万花就是说梅花。整句的意思是:梅花敢于在纷飞的大雪中凌寒开放,纷纷落落满树的梅花比其他花儿都更早的迎接春的到来

4、元代大儒,有姚枢(金人)、郝经(字伯常,陵川人)、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刘因(字梦吉,4静修,容城人)等。宋之遗儒有马端临及金履祥二人,马端临贵与,江西乐平人,著《文献通考》;金履祥字吉父,兰溪人,为朱子婿黄幹之再传弟子,隐于金华山中,后迁于仁山之下讲:,故世称仁山先生。南方有吴澄出:澄字幼清,号草庐,抚州It人,为黄干之三传弟子,著有《五经纂言》、《草庐精语》、《道德真经注》及《吴文正公集》五十三卷。

5、张弘范知名作品:《木兰花慢·功名归堕甑》《木兰花慢·混鱼龙人海》《满江红·奔驿南来》《清平乐·关河南北》。

6、王冕,代表作《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7、草根白骨棄不收,冷風悲雨器山鬼。

8、“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是元代诗人白朴所作的《天净沙.秋》白朴〔元代〕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共四首,这是第三首,主要写秋景。是作者于宋亡后寓居金陵(今南京)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描绘秋景,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一个题材,为表现它而不惜笔墨的诗人骚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但许多作品易于流入俗套。白朴却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在作品中,层次分明的描写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虽然,在开始时,有些许的萧瑟之意,然而后来以缤纷的色彩作结,终究是赏心悦目韵味无穷的。

上一篇上一篇:李白古诗大全古朗月行(精选文案7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