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李凭箜篌引原文(精选文案52句)

一、李凭

1、辽宁省第三届篆隶楷展

2、这位正在和老人交谈的就是李凭老师,和他说话的老人叫张秀华,今年已经92岁,李凭每次来到村子里,必定会去看望她,而每次和李凭聊天,老人都会笑逐颜开。

3、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4、谈感受之前,还是先把这首诗给简单过一遍:

5、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凭弹奏的乐器箜篌,是由吴地的丝线和蜀地的桐木制作而成,“吴丝蜀桐”都是名贵的材料。“张高秋”,铺设在深秋的天地之间。看到此情此景,空山上的白云都被吸引过来,驻足脚步,不肯再流动。

7、小蝌蚪找妈妈•方惠珍、盛璐德

8、然后高潮来了,突然来了朴素的一句:李凭中国弹箜篌。

9、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10、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辛弃疾

11、吴刚拿着斧子在月宫里砍桂花树,听到李凭的音乐,他停下斧子,忘了睡觉,靠在桂花树上,侧耳倾听。月宫里的玉兔,也乖乖地趴在那儿听到忘形,露水打湿了它,它也一动不动。

1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13、歌行体的篇幅可短可长,句式也比较灵活,以七言为主,也有穿插了三言五言的句子,这并没有严格的标准。

14、课内篇目(按作品音序排列)

15、这首李凭箜篌引,和传统的七言绝句其实还是有些差别的,“引”属于歌行体中的一种,而歌行体又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6、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17、我们的节日·中秋·湛江朗诵艺术沙龙102期活动纪实

18、松山,一个悲壮的名字·晓音

19、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20、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二、李凭箜篌引原文

1、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几句都能表现出来。

2、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3、(扬武镇赵米克小学老师李凭:在乡村里,我见到了好多老人,有的老人老有所依,而有的老人老来无所依。看到他们一张张苍白而憔悴的脸,于是,我把感恩的心,带到了社会,带到了我所见到的这些老人身边。有空的时候,我经常和这些老人谈谈心。交流思想感情,从这些老人身边,我发现社会需要有爱心的人来关注。)

4、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这乐声美妙的,就像是梦幻中进入了神山,向仙女传授这弹奏的技艺。老鱼兴奋的在水波中跳跃,瘦蛟也在翩翩起舞。

5、相比樂器本身,箜篌這個詞語在詩中並非是希見。但與樂器本身有直接關係的卻很少。或取樂府古題之名,或用提壺狂夫之事,總之在這些詩裏,好像把箜篌換成琴瑟,也不妨害於理解。但在《李憑箜篌引》顯然不能這樣。

6、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7、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8、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9、有賴於中學課本的暴力推廣,《李憑箜篌引》這樣的詩也能爲大眾所熟記。但似乎被李賀牛鬼蛇神語句纏繞太過,很多基本的問題都已經在眼花撩亂中被忽視了。

10、————————————————————————————————

11、反复吟诵,除了能够感受到张力之外,更佩服诗人李贺瑰丽的想象,在时间和空间中来回穿梭,在现实和想象中肆意纵横,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可能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浪漫吧。

12、这乐声美妙得,像是在梦幻中进入了神山,神仙也想学啊,水中的老鱼和蛟龙都跳跃舞蹈啊。

13、积累的语言,交流的魅力——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记录·邱娇

1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

15、短短四句诗,这里面藏了多少张力。空间上的张力、时间上的张力、巨大时空和此时此地的情绪之间的张力,流动和肃然的张力。

16、李凭箜篌引里的李凭是男的。

17、归园田居·其陶渊明

18、论文、活动(按文章、活动音序排列)

19、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传说中的仙女江娥和素女都忍不住啼哭忧愁,这是因为乐工李凭在长安城中弹奏箜篌。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三、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

1、《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2、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4、李凭箜篌引,是以形象描摹声音的一首诗,其中的意象大量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极言箜篌声音的美妙动听。

5、巧妙设计阅读方法,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6、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7、读罢这首诗,我仿佛从诗人的文字中听到了箜篌发出的美妙乐声,看到了听者那如痴如醉的状态。我感觉到诗人李贺其实就是一个大导演,把他所感受到的影响和声音,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给我们。

8、李凭是唐宪宗时期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大约生活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9、近日,李凭还获得了云南省第八届“云岭十大孝星”提名奖。

10、龙腾盛世,霞光满天·陈骏

1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2、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

上一篇上一篇:江南古诗带拼音原文(精选文案105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