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2、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3、(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5、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6、我们来欣赏第二首诗,崔液的《上元夜》:
7、还没完噢,还有一位才子的诗要献给大家,这首诗的诗名就叫《元宵》,是我们所熟知的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唐寅的作品。他不仅画画得好,诗文风格也是独具一格~
8、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9、据说如果不把小泡加星标,
1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1、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
12、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13、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14、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作者:符曾
1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7、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18、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19、描写元宵节的诗句主要有:
20、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二、描写元宵节的诗句七言
1、去年送君春已过,花落莺啼蓟门路。今年仍作远游人,风雪还家岁行暮。
2、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4、我身虽悠闲却看不见中兴的胜景,羞愧自己只能在乡下随着乡人祭祀侧神紫姑。
5、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6、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7、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8、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匆,很快成为记忆。如果说上片是回忆去年元宵节的话,下片就是在写今年的元宵节了。词的下片,词人笔锋一转,把主人公的情思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0、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11、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12、到家应近元宵节,细柳营边新草发。刀斗无声清夜长,旌旗有影蛮烟绝。
13、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14、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15、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作者:江雪涛
16、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7、万事俱凭酒破除,独醒吾亦笑当初。
18、生查子(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9、《生查子·元夕》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年,元夜、灯光、月亮、人等字面互相关照。两片文义并列,但词意稍有变化。
20、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六年级下册
1、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句诗是符曾《上元竹枝词》中的一句,意思是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很好吃,趁着花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3、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4、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5、今天是正月元宵节,小泡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带孩子们度过一个充满诗意的元宵佳节~
6、平原君敬待宾客,不像高阳酒徒无礼傲慢,坐在客人一起,宽和从容地陪伴客人谈笑。客人中有个富于感情,为了珍惜主人待客的殷勤拚着醉倒在地而尽兴喝酒。
7、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8、《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全诗如下: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这首诗通俗易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在宋代,元宵节时候的热闹场景,同时,吃汤圆是中国悠久的元宵节习俗。
9、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10、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
11、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李梦阳
14、这一种写法像极了《诗经·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所营造出的氛围。情侣约会的甜情蜜意是溢于言表的,这也在情侣心中会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15、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1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1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词牌名解释《生查子》,词牌名,“查”读音为“zhā”。《生查子》初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陌上桑》、《绿罗裙》,敦煌曲子词也用这个调子。根据历代词话记载,唐代韦应物曾写有这首词,可惜散迭。
18、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这句诗是李商隐《观灯乐行》中的一句,意思是我虽然有限却看不见中兴的热闹场景,羞愧自己远在他乡只能跟乡人祭祀侧身紫姑。
19、如果你有其他元宵节的诗词,或者对诗词有自己的见解,欢迎留言给我们,我们一起在元宵佳节的欢笑中学习进步~
20、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四、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1、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2、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3、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5、说到关于元宵的古诗词,就不能不提到豪放的南宋词人「辛弃疾」了,《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就是他正直元宵佳节之时写下的景象,一起来“摇头晃脑”读一读吧~
6、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
7、《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明)杨慎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古蟾宫·元宵》(明)王磐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上林春慢(宋)晁冲之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8、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9、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10、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
11、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2、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13、东风初起的京城解除宵禁之时,我伴着貌如秾李、步生莲花的美人归去。
14、(唐)李商隐的《观灯乐行》: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15、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
16、翻译: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17、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18、怎么样,是不是把正月十五的夜景写得十分炫彩动人呢!
19、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20、你若喜欢,别忘了加关注点在看哦
五、辛弃疾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1、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2、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4、《永遇乐·落日熔金》,全词如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5、《元夜踏灯》(清)董舜民
6、我们来欣赏第五首诗,元好问的《京都元夕》:
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9、“谁家”、“何处”,这四个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10、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11、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12、(明)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13、“双调”的词有重头与换头的分别;“重头”的词中上下片字句调式完全相同。《生查子》就属于“重头”词。词人欧阳修根据歌词的特点采取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就形成了章节的重复,歌词反复一遍,词意也有回旋往复的韵致。《生查子·元夕》对后世词作的影响这首词对后世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如南宋词人王迈《南歌子》:
14、文义循序递进、回旋往复的音节对于简朴的歌词有增强表情的功用。
1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作者:卢照邻
16、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看着灯火玩闹嬉戏。
17、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8、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一作:镕金)
19、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20、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六、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1、无题二首作者:李商隐(唐代)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2、再比如在南宋词人吕本中的词作《采桑子》中上片写“恨君不似江楼月”,下片写“恨君却似江楼月”;辛弃疾《采桑子》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识尽愁滋味”。都明显有欧阳修《生查子》的“重头”写法的影子。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元宵节青年男女相会。